berry.chen wrote:
烏克蘭革命是訴求推翻...(恕刪)
人們改造自然的重大變革,有技術革命、產業革命等;人們改造社會之重大變革,即社會革命[1]:5291。一般而言,是指由下而上對當前制度進行根本上的變革。社會革命是歷史發展之火車頭;它最深刻之根源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矛盾[1]:5291。相對於改革,則是由上而下的變革。例如在政治層面上,由下而上以暴力推翻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制,稱之為革命,但也有和平革命。當現存之生產關係成為生產力繼續發展之嚴重障礙時,就要求通過革命,改變舊生產關係以及維護這種舊生產關係之舊上層建築,即改變社會制度,解放被束縛之生產力,推動社會進一步向前發展[1]:5291-5292。相反,由上而下從帝制推行君主立憲制,成立民主議會,稱之為改革。通常革命較激進劇烈,改革則較保守溫和。在階級社會裡,社會革命是階級鬥爭之必然趨勢和集中表現,通常要使用暴力[1]:5292。
在工業層面上的重大革新,稱之為工業革命。通常是指對當前工業或生產模式進行變革,即以新的機器例如蒸汽機取代舊有的人力,提升生產效率。
一般而言,「革命」這個詞表示一個政治制度的改變。[2][3][4] 而在許多社會科學,特別是社會學,政治學和歷史學方面,社會經濟革命和政治革命受同等程度的研究。
這種是什麼安全套式革命 ???
下次想起來時,才生生孩子??
...................................................................
「黃背心」抗爭成功政府讓步 過程暴力「7成民眾支持」
2018年12月5日 01:04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法國「黃背心」運動反對調漲燃油稅,連續3週上街抗議,部分參與者行動漸趨暴力,但是黃背心卻聲勢不減,甚至讓農民、勞工也想加入抗議行列,為免騷動擴大,政府宣布暫緩調漲燃油稅,儘管暴力的抗爭過程已經造成412人被捕,133人受傷,但是民調顯示確有70%民眾支持黃背心訴求。
黃背心運動於11月17日、24日、12月1日連續進行全國串聯抗議及封路行動,過程一次比一次暴力,逐漸升級成部分群眾暴力傷人、燒車、砸店的態勢,甚至連國家古蹟凱旋門都遭破壞,可能影響巴黎形象,不利於餐飲及觀光業,但媒體民調顯示,仍有7成左右的受訪者支持黃背心的訴求,黃背心運動引燃社會中壓抑的憤怒,其他產業也開始加入抗議行列。
法國政府原訂2019年元旦起調漲汽油稅及柴油稅,許多人認為購買力沒有明顯提升,且政府取消「富人稅」(ISF),卻對升斗小民加稅,並不公平,於是自發上街抗議,以螢光黃背心為識別,稱為黃背心運動。
3日清晨,數百輛救護車在巴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及國民議會前集結,要求取消針對救護運輸系統的改革。
根據新規,救護運輸的部分資金來源從健保支付改為醫院及診所負責,有些業者及勞工擔心這項措施會讓醫院傾向與價格較具競爭力的大型救護運輸公司合作,影響中小型公司的生計,因此集結抗議,許多救護車窗上寫著白色大字「罷工」,路面還有焚燒過的灰燼和焦痕。
對政府措施不滿的還有農民。全國農民總聯盟(FNSEA)正籌備於下週動員,要政府停止加稅,不要再增加農民的負擔。
此外,法國總工會(CGT)號召於14日大舉行動,要求立刻提高勞工薪資、津貼及社會保險保障。
在黃背心聲勢不減、其他民怨又火上澆油之際,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今天試圖平息眾怒,宣布暫緩調漲燃油稅6個月,並於冬季期間暫緩調漲電費及瓦斯費。菲力普說,「沒有任何稅值得置國家團結於危險之中。」他昨天在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指示下,與國會各黨團代表交換意見;黃背心運動代表原本定於今天與菲力普會面,但臨時取消。
(一)非常態政治:指的是不同於當前政治度所能接受的政治行為,甚而脫離一般運作方式的政治過程。其間涉及到暴力行為及戰爭,即視為非常態政治。
(二)政治暴力定義:指的是用強制力量逼人就範,威脅、使用武力本身也是種暴力行為。
(三)政治暴力的種類:
1、恐怖主義:依韋氏大字典的定義:「恐怖主義是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製造混亂、進行恐嚇、壓迫,以此作為政治武器或政策。」,另一學者指出:「恐怖主義就是以攻擊無辜民眾達到政治目的之暴力行動」。因此,它有以下特徵:
(1)恐怖主義以抗爭為方法及策略,以達特定的目的。
(2)恐怖主義為達其目的,必須製造可能被犠牲的民眾之恐慌,進而激起政府鎮制的行動。
(3)恐怖主義本質上是殘酷,就一般人道標準,其行動也是無法令人接受的。
(4)恐怖主義的策略,就藉其行動以達公眾知曉其主張為最重要因素。
2、政變:政府若干官員,以軍事、非法和違憲的手段推翻現有政權,通常都有使用暴力,但程度並未擴大到整個政治社會,衝突往往限於中央政府高層內。
3、判亂:以非法方式對統治者或政府的權威性和主宰性展開反抗,叛亂或是反對黨人士動員民眾對抗當局,或以游擊隊攻擊政府軍,其目的都是要推翻現有政權,判變擴大變成內戰或革命。
4、革命:指涉著重大的變遷,以導致現有政府及社會結構性的改變現象,在政治範圍內,革命或則來自「政變」或則來自激進社會運動。其特徵:
(1)革命是用武力方式,經由流血、暴力達成政治的目的。
(2)革命是結構性的政變,即以意識型態為主導,對政治、社會、經濟做全面的變革。
(3)革合是激進式的改變,即相對於改革而言,革命的廣度及深度不僅大,而且變的速度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