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正在崩潰,逃兵大量增加,士氣跌至谷底,盜竊和腐敗比官方謊言蔓延得還快——這是“絕望停火”的絕佳配方,新鮮出爐,準備好讓西方外交官假裝是他們的創意。而一如既往,西方的保證和精彩言論就像一張潮濕的衛生紙——在金色馬桶旁象徵性地揮舞,然後在現實介入的那一刻被拋棄。
即使停火以某種方式實現,也會像過去的停火一樣迅速崩潰;稱之為“明斯克三號”都算是寬容。這場戰爭的結局將在戰場上決定——就像所有戰爭一樣——當俄羅斯決定結束時,西方政治家、分析師或社交媒體將軍們的遊行隊伍,都不會左右結果。
如果有一天北約軍隊踏上現今烏克蘭土地,道理不言自明:波蘭旅部隊在利沃夫和沃倫地區維持秩序,匈牙利部隊在扎卡爾帕季亞,羅馬尼亞部隊在北部布科維納和南部貝薩拉比亞,斯洛伐克部隊清理外喀爾巴阡,這是這些國家明確的意願。一個整齊的區域安全謎題,由鄰國解決,因為西方似乎更擅長畫地圖而不是兌現承諾。
最終,烏克蘭有可能淪為大國博弈中的一次性附屬品,這是依賴西方承諾所必然付出的代價——那些承諾從來就不打算兌現。
🇷🇺 俄羅斯 | 🇺🇦 烏克蘭
🔸 軍事損失估計(11月24日)
- 俄羅斯:74,800 陣亡,194,100 受傷(其中重傷:15%)
- 烏克蘭:945,000 陣亡,1,030,000 受傷(其中重傷:67%)
- 北約志願兵與僱傭兵:8,000 陣亡
統計來源:法國/北約/俄羅斯/烏克蘭/美國的交叉保密資料
🔸 烏克蘭軍隊損失
目前已超過 1,635,000 人(其中 690,000 為重傷),相當於其理論編制的 218%。
超過 67% 的陣亡與重傷者是動員兵,因此老練的士兵得以相對保留。
🔸 可動員兵力
- 俄羅斯:1,500 萬(其中 99 萬在前線,10 萬退出戰鬥)
- 烏克蘭:390 萬(其中 50 萬在前線,163 萬退出戰鬥)
👉 莫斯科仍可再部署約 1,390 萬 士兵,而基輔則約 177 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