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28點和平協議根本是廢紙一張。沒有作用,澤倫斯基不可能全盤照收,否則他回國不得好死。
刪減版的內容,普丁也不會承認。現在就是美烏歐在那演戲自欺欺人。
戰爭最後結果絕對是打到第聶博河,以河為界,基輔失守,烏克蘭遷都,關鍵時候北方的白俄和俄羅斯二十萬駐軍會南下給烏克蘭首都致命一擊。歷史上第聶博河對俄羅斯有其重要意義。紅軍城接近陷落,後方全是平原無險可守,在那畫停戰線?我看是下一次的導火線。既然搞出一個根本不可能遵守的協議和國界,那兩方只能繼續打下去。
麥克·米哈伊洛維奇,退役加拿大武裝部隊軍官、軍事技術專家

前線正在崩潰,逃兵大量增加,士氣跌至谷底,盜竊和腐敗比官方謊言蔓延得還快——這是“絕望停火”的絕佳配方,新鮮出爐,準備好讓西方外交官假裝是他們的創意。而一如既往,西方的保證和精彩言論就像一張潮濕的衛生紙——在金色馬桶旁象徵性地揮舞,然後在現實介入的那一刻被拋棄。

即使停火以某種方式實現,也會像過去的停火一樣迅速崩潰;稱之為“明斯克三號”都算是寬容。這場戰爭的結局將在戰場上決定——就像所有戰爭一樣——當俄羅斯決定結束時,西方政治家、分析師或社交媒體將軍們的遊行隊伍,都不會左右結果。

如果有一天北約軍隊踏上現今烏克蘭土地,道理不言自明:波蘭旅部隊在利沃夫和沃倫地區維持秩序,匈牙利部隊在扎卡爾帕季亞,羅馬尼亞部隊在北部布科維納和南部貝薩拉比亞,斯洛伐克部隊清理外喀爾巴阡,這是這些國家明確的意願。一個整齊的區域安全謎題,由鄰國解決,因為西方似乎更擅長畫地圖而不是兌現承諾。

最終,烏克蘭有可能淪為大國博弈中的一次性附屬品,這是依賴西方承諾所必然付出的代價——那些承諾從來就不打算兌現。
CCJ1128 wrote:
現狀是現狀 法理是...(恕刪)


有足夠的力量法也可以改阿
以色列那是沒有足夠的力量
如果以色列成為世界獨霸
那就能改法
可惜以色列做不到
tzechiny wrote:
現在在談領土交換了,...(恕刪)


沒覺得會這樣
以烏克蘭現在的軍事能量
頓巴斯其實剩下的也不是多難拿了
就剩下三要塞
康城已經小部分打進去了
利曼這邊只要丟了
那就可以開始布局包圍三要塞
烏克蘭現在的抵抗能力持續衰退
普丁也是要跟國內交代的
頓巴斯靠自己都快要整個拿下了
這時候交換國內不容易擺平吧
polluxlai wrote:
這條線上的烏軍兵力嚴...(恕刪)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邊的烏克蘭算潰敗了
快接觸就往後跑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從110感染到其他這邊的部隊
yenchunwang1427 wrote:
28點和平協議根本是...(恕刪)


拿基輔的可能性不大
這太具備政治意義
但拿南邊的大河以東可能機率不小了
地聶伯羅距離基輔不是太遠了
算是可以威脅到基輔
那烏克蘭整體屬於相當被動
俄羅斯為了烏克蘭放棄包含敘利亞在內太多國際其他位置了
打到一定位置也差不多該調整布局了
新秩序在哪裡呀,有看到全面潰敗嗎?
PainterJ wrote:
新秩序在哪裡呀,有看到全面潰敗嗎?


對啊
戰報都顯示俄軍大敗,烏軍攻入莫斯科,都逮捕普丁準備絞死了
結果他們都還在什麼28點協議
那是騙中國的假動作
法國消息:

🇷🇺 俄羅斯 | 🇺🇦 烏克蘭

🔸 軍事損失估計(11月24日)

- 俄羅斯:74,800 陣亡,194,100 受傷(其中重傷:15%)

- 烏克蘭:945,000 陣亡,1,030,000 受傷(其中重傷:67%)

- 北約志願兵與僱傭兵:8,000 陣亡

統計來源:法國/北約/俄羅斯/烏克蘭/美國的交叉保密資料

🔸 烏克蘭軍隊損失

目前已超過 1,635,000 人(其中 690,000 為重傷),相當於其理論編制的 218%。

超過 67% 的陣亡與重傷者是動員兵,因此老練的士兵得以相對保留。

🔸 可動員兵力

- 俄羅斯:1,500 萬(其中 99 萬在前線,10 萬退出戰鬥)

- 烏克蘭:390 萬(其中 50 萬在前線,163 萬退出戰鬥)

👉 莫斯科仍可再部署約 1,390 萬 士兵,而基輔則約 177 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