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更強,四萬!]南韓實質薪資超越日本,達3萬6千美金

BBC一月報導:在受雇員工薪資方面,台灣去年1至11月實質平均薪資為新台幣4萬7377元

47377乘以12個月除以美金30元=1萬8950美金

沒有人發現我們的經過PPP的薪資跟匯率薪資差以倍計嗎

這代表我們的新台幣被低估,用低廉的新台幣去換取出口廠商的利潤

簡單而言,我們的勞動力被國際低估,被政府控制,被廠商壓榨

但是新台幣升值聽政府專家說又會造成出口經濟衰退

所以如果真要說甚麼PPP薪資的好處,就是關在島內可以快樂的吃很多大麥克米腸麵線鹹酥雞

進口的消費產品呢? 別想了就是18950美金
你的解釋好像有點模糊
ppp 高跟台幣匯率好像沒有直接關係,跟稅,物價,(租)房價,油電水瓦斯價關係比較大。
當然台幣匯率是越高越好,這沒問題


涮涮鍋 wrote:
沒有人發現我們的經過PPP的薪資跟匯率薪資差以倍計嗎
這代表我們的新台幣被低估,用低廉的新台幣去換取出口廠商的利潤
簡單而言,我們的勞動力被國際低估,被政府控制,被廠商壓榨
但是新台幣升值聽政府專家說又會造成出口經濟衰退
所以如果真要說甚麼PPP薪資的好處,就是關在島內可以快樂的吃很多大麥克米腸麵線鹹酥雞
進口的消費產品呢? 別想了就是18950美金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您說的不無道理, 但...(恕刪)


嚷我換個方式問您好了

花一樣的錢 請問你是不是希望買到更好的品質跟安全?

再換一種說法好了

如果在台灣 加價10% 甚至 20%, 能確保你買的食物或商品的品質與安全(並沒有黑心油或商品)給你, 或是你的家人跟孩子, 請問你願意嗎?

我相信大家都是願意的 對嗎?

再試問, 你喝的咖啡 跟很多商品的原料 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因為台灣不是原料出口國

請問我們購買的價格會因為台灣人薪資低而比較便宜?

答案很明顯 不會!

所以 就8:2法則來看 大眾跟小眾法則

沒錯 你說的麥當勞跟便利商店是比較便宜 但是 這畢竟不是廣泛的日常的民生必需品 (小眾)

我想討論的更是 天天會碰到的 外食 餐廳 用品 原料 市場 食用油 食物 等等 更不用說星巴克 西餐 日式 料理等好的用餐環境

台灣是比較低價 但我們常常妥協了品質跟安全

你看看菜市場的品質 小吃店 漁獲 青菜 商店 ...ETC

在台灣哪一個可以讓您自豪的信任 品質跟安全?

我想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低價是買不到品質跟安全的 這是一個自然法則與人性 特別是這個全球化的世界



涮涮鍋 wrote:
BBC一月報導:在受...(恕刪)


所謂的"購買力"
其中有一大部分叫作"勞動力"的購買力
當一個國家內
"購買一個人為你勞動一輩子"的價格很低很低的時候

這個國家的購買力平價不高也很難

同樣的例子也出現在印度
在印度,300塊美金就可以買一個處女或者一個壯漢回家

但是,人家的PPP,高居全球第三高





s927471 wrote:
嚷我換個方式問您好了...(恕刪)




台灣的服務與服務品質不比美日差,
但費用卻低很多,至少這點您應該同意吧。

至於台灣的食品確實存在您所說的品質問題
但最近也抓出來,正在改善中。
日本十來年前也發生過類似問題

但您所提到這些,成本增加有限,影響的購買力也是有限的,
(似乎您說的才是小眾)

台灣的外食仍是相當便宜,
池上,7-11的便當,還是55-80搞定


當然 如果您一定要星巴客的咖啡,不去7-11,85度C, 那當然貴
就如吃水果,在台灣您不吃香蕉橘子,要吃外來的美國櫻桃,紐西蘭奇異果,價格當然高

再說,
很多東西都有替代方案,
您一定要用高價的外國貨,當然價格高

但如石油 天然氣,沒得取代的
那就全世界都差不多了

即便如此,台灣ppp人均GDP 還是高於日韓
u82232016 wrote:
同樣的例子也出現在印度
在印度,300塊美金就可以買一個處女或者一個壯漢回家

但是,人家的PPP,高居全球第三高...(恕刪)



您可能看錯資料了

2013年,印度的〝ppp〞 人均GDP只有 3991美元,不到台灣十分之一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您可能看錯資料了20...(恕刪)


我說的是總額
印度的平均PPP不高,接近6K美,不是3.9K
同時間看它的GDP,大概才1.5K , 兩者一比接近四倍
這個現象在工資較低的國家非常普遍
工資越低PPP和GDP的差異越明顯
菲律賓,印尼這些人口紅利較高,工資卻低的國家是代表


購買力重點是相對不是絕對,東南亞各國勞動力都比我們低廉,但是 ppp 都比我們低。

u82232016 wrote:
當一個國家內
"購買一個人為你勞動一輩子"的價格很低很低的時候
這個國家的購買力平價不高也很難


所以這代表 GDP 不能完全反映生活水準,才加入了 PPP 這數據讓經濟學家參考。

u82232016 wrote:
這個現象在工資較低的國家非常普遍
工資越低PPP和GDP的差異越明顯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台灣的服務與服務品質...(恕刪)


s927471大大說的是要較好的生活品質,台灣購買力就不見的比較好,你說的是能活著最基本的需求而已。
PPP有個很大的問題是,沒有考慮到生活品質,且購買力只有評估在國內消費。
所以,在台灣要生存真的很容易,因為有10元滷肉飯、50元便當、25元飲料....,但這些廉價的東西背後不是因為台灣物價便宜,是犧牲掉品質。但在台灣要過好品質的生活,以收入來說負擔就很大了,甚至負擔不起。
你覺得可以喝85度C,為什麼一定要喝星巴克? 但如果大家都不想讓生活變更好,世界就不會進步。如果我可以吃紐澳進口的牛肉,我幹嘛吃台灣的灌水牛。台灣即便PPP比日本高,但生活品質就是比日本差,就像你說的香蕉橘子,是的,台灣PPP的確高,但只能吃起香蕉橘子,日本PPP低,但卻吃得起櫻桃而且還可以去不同國家玩。
Roadstar wrote:
s927471大大說...(恕刪)


呵呵
吃櫻桃就是有生活品質?
那吃蓮霧算不算有生活品質?

在台灣吃櫻桃叫有生活品質
那在美國吃蓮霧應該也算有生活品質吧
在美國 台灣蓮霧可比櫻桃貴呢
在日本,台灣蕉應該比櫻桃貴吧?(有誤請指正)
------------

生活品質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啦

否則那些用精品的,拿LV, 戴勞力士的,生活品質就很高了?
用iPhone的生活品質就很高? 拿紅米,zenfone5的生活品質低?
現在還在用iphone4的,就比用iPhone 6, 6plus的生活品質低?
-----------

還有呢
東京的日本人,房子比台北市的還小,所以日本人的生活品質低?
-----------

其實您說的不無道理
人均PPP是不容易看出生活水準,但人均GDP一樣不容易看出生活品質

對居多數的中下階層,人均PPP卻可以用來評斷生活好不好過
您說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