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张衡《归田赋》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奈良时代)《万叶集》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明治維新後的幾十年裡,日本學校不再教漢方醫學。到20世紀70年代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中日建交也大大加強了中日文化交流,中國中醫藥的大量成果再度被介紹到日本。
日本政府也給予了大量支持。根據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個處方受到普遍應用。1976年,厚生省正式將漢方藥列入健康保險,把主要的210個有效方劑及140種生藥列為醫療用藥,可以進入醫療保險,這樣患者個人就只需要承擔10%—30%的費用,大大鼓勵了漢方藥的應用。
隨即,中醫在日本實現復興,特別是漢方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日本漢方藥廠有200家左右,漢方製劑多達2000多種。89%的日本醫生會開漢方藥處方,處方用漢方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
目前日本6萬家藥店中,經營漢方製劑的達80%以上,在藥局、藥妝店的顯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漢方藥。
日本民眾也非常認可漢方藥,近80%的日本人認為,漢方醫藥治療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認為漢方藥能促進健康。
日本「帝國製藥」(日本一家製藥公司:編者注)生產的貼敷劑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膏體1.8萬噸,相當於12億貼,連接起來可以繞地4.2圈,產量居世界第一。
日本人為什麼走在了前面?
據說,日本醫學權威大肪敬節在彌留之際曾激勵弟子們:現在我們向中國學習中醫,十年後讓中國向我們學習。
核心期刊《中草藥》於2016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日本漢方藥佔據了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