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基觀點》大陸高教「鎖國」 自斷經脈、自廢武功、自碎中國夢
新頭殼newtalk 文/楊宏基
發布 2021.08.23 | 13:10
習近平主打「中國夢」,卻自斷經脈切斷高等教育國際合作。 圖:翻攝新華網(資料照片)
習近平主打「中國夢」,卻自斷經脈切斷高等教育國際合作。 圖:翻攝新華網(資料照片)
中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台於8月14日發布已批准終止辦學的本科及以上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名單,共涉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286個。而這是自2018年終止234項「合作項目」之後第二次「下重手」,等於這3年內中國教育部一口氣停止520個高等教育科系的國際合作。其實筆者以為此舉無異「自斷經脈」、自廢武功。
今年286個遭停辦合作項目的院校,多數為內地學術水平最高的「985院校」,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為了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世界著名高水準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教育計劃,或稍次的「211」計畫高校,涉及的專業有經濟、工程、藝術、語言、社會科學等門類。但「合作國家」就非常有意思,其中「已收回」的香港所屬港大、中大、理大共18學系列入停辦名單,英、美著名大學校系「進榜」,而近年「交惡」的澳洲則多達48所大學榜上有名。
中國官方理由冠冕堂皇,說是「審核課程內容、辦學方須承諾不會出現不符合社會公共利益、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內容,以及承諾與當地的教育發展目標」「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進行規劃、優化,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發展、提質增效」。但總結用兩個字可以形容這件事,就是「鎖國」!
外籍教授在中國大學授課。 圖:翻攝中國吉林大學網頁
外籍教授在中國大學授課。 圖:翻攝中國吉林大學網頁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擺著石頭過河」
中國國務院在2003年頒布《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允許海外高等教育大學與中國合作辦學。中國「鋪天蓋地」掀起一場「超常規」的改革。打破原有學校體系限制,仿照鄧小平搞經濟特區的狠勁,中國大陸啟動「教育特區」的創造性做法,打造出全球高等教育難以想像的爆發力。
中國砸大錢、開巧門向全球搶人才。2018年台灣有則新聞,當年立法院法制局提出報告指出,大陸教授最高薪資約50萬人民幣,換算成台幣約250萬,台灣教授級最高月薪則為11萬6825元,「差距22倍」。而這方式至今都仍延用。2021年6月底,北京清華宣布,曾獲得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Caucher Birkar)正式入職清華;一個禮拜後,南京大學現代生物研究院官宣,全球細胞信號傳導以及新型藥物研發領域頂級學者帥克,辭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終身正教授教職,加入南京大學。
曾獲得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Caucher Birkar)2021年6月正式入職北京清華大學。 圖:翻攝搜狗百科
曾獲得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Caucher Birkar)2021年6月正式入職北京清華大學。 圖:翻攝搜狗百科
中國用「超常規」的方式重新改造中國的高等教育,為的是符合中國喊出的幾個目標:2020創新型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30年前鄧小平時代摸著石頭過河、漫無方法的摸索不同,中國大陸的高教現在是「擺著石頭過河」,有清楚的戰略目標、具體的作戰方法。藉由國家的力量,「磁吸」人才,建設強大的教師隊伍,帶領大學生、研究生、科學研究「做起來」。
過去的20年,的確看到中國快速崛起進步,不再是「逆向工程」的土方法,除了大量的「海歸」幫助了中國成長,這些「拔尖」的研究人才,確確實實也讓中國脫胎換骨。但「一體兩面」地,這些喝過洋墨水的中國人、外國人,在科學之外的人文、見識卻可能直接得罪「習近平政權」。
中國大陸留學海外歸國者,統稱「海歸派」。曾經是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 圖:翻攝互聯網
中國大陸留學海外歸國者,統稱「海歸派」。曾經是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 圖:翻攝互聯網
高校「姓黨」只能為黨服務
2018年7月,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自2016年起即擔任浙江「寧波諾丁漢大學」英國籍副校長的司馬輝(Stephen Morgan),因為在該校線上雜誌《亞洲對話》(Asia Dialogue)發表了一篇名為《十九大和中國的悲哀》,批評19大通過的修憲案(刪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是「悲哀」,被校方免除管理委員會職務。
同樣在2018年7月,原本以為只要在中國不談「4個T」(台灣Taiwan、西藏Tibet、天安門事件Tiananmen和中國共產黨The Party)就不會有危險的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美國籍副教授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發表博文,指「在共產黨的統治下工作,你不會不知道風險」「中國已經到了這樣一個狀況:作為一個教授,甚至連討論經濟、商業和金融市場也感到不安全。」最後被迫離開中國。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美國籍副教授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因言論批評中國,遭北京大學解聘。 圖:翻攝Christopher Balding推特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美國籍副教授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因言論批評中國,遭北京大學解聘。 圖:翻攝Christopher Balding推特
另外,中國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因為批評習近平出訪中東與非洲提供大量金錢援助的「撒幣外交」,被視為是對習近平「一帶一路」政策的批評,2018年8月遭公安闖進宿舍「帶走」,「被消失」12天後送回濟南老家看管軟禁,社群帳號全遭封鎖。
這些都是「個案」,但也都是「通例」。中國政府給予這些教授極優渥的待遇,但並沒有任何的「尊重」,一切都只是金錢交易,一切都必須尊從黨意,只要碰觸到與中國國家政策相違背的言論、主張,就不允許「吃中國的飯,砸中國的鍋」。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今年7月發表專文,直指「鎖國主義」正在中國滋長,而且可能較明清時期「更為嚴重」。因為明清時期的「鎖國」,是對海外貿易的各種限制性政策,包括限制通商港口開放等,但實際效用有限。而今日中國的「鎖國」,是意識形態上的鎖國,徹底把人權、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排拒於中國門外,連帶阻礙中國引入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將使中國再次與世界隔絕、脫軌。
中國連高等教育都列入「鎖國」,是一件極不明智的舉措,雖然可能短暫保住了政權,但國家整體長遠的發展、習近平的中國「夢」,終將成為南柯一夢、黃粱一夢,中國躋身世界強國也終將成「夢」。
2021年七月,中國大陸的校外培訓產業遭到毀滅性打擊
中共為什麼要摧毀補習班?
Richard Lau
“我们不是在培训你的孩子就是在培训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这就是资本入住以后培训机构贴满写字楼电梯的广告。TG打击真是大快人心。
Cuzh
我作为一个在大陆有教师资格证的人,我前女友就在在线教育当过一个月班,实习生都给6k人民币,之前的培训也就跟洗脑一样,其实就是销售罢了。然后我看了那个课,能学会才怪了…(我前女友教师资格证三年都没考过但是可以去那里当老师,就知道到底有多水了那个课)
yang gao
最新信息国家已经把义务教育最新的名师教课已经免费放网上了,也就是比这些培训机构更顶级的教师的课程可以免费学习了
James Shi
斩断资本是其中一项,其实还包括了国家教育策略的调整,公办和私立学校之间的不合理竞争,部分优势学校的资源垄断,全社会教育焦虑等一系列的问题是这个政策背后的核心原因。
ranger perng
有在補習班兼課的老師,不會把學校教學當主業,在補習班上課的內容才是其心血投入。
學生要投入更多精力時間,家長要花更多錢,才能令學生得到原本在校就能得到的教學品質。
Didso Van
補習業殘害少年身心、我曾是受害者(專指文理補習班、非才藝補習);我雙手讚成:中國政府嚴打補習業。補習班那些話術、在下都深刻領教過、那是對靈魂深處的鞭撻
yunlai zhu
我就是行业从业者,也感受到了这两年的行业的变化,资本的涌入让我感觉害怕,国家打击一下,我认为很有必要,有些销售太逐利了,甚至诱导家长贷款报课,让一部分贫穷家长和孩子收到双重伤害,难受。
Anesidora chueng
李老师讲的真是精辟无废话
孫廷宇
這集真的很精彩~
Victoria Huang
谢谢李老师,我们缺少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
Jhin Gao
Sigh 大家都知道“题海战术”根本不是“教育”,但谁敢不让自己家孩子上补习班谁一定是没安好心-_-|| 这更像是永远焦虑的中产阶级把焦虑传导给自己孩子,殊不知资本嗅到的就是“焦虑”的血腥味儿~
xun jiang
2 週前
1,补教行业的焦虑营销下,大陆家长已经严重内卷,养孩子的成本剧烈增加,影响了生育意向。2,教育成本增加,几年前已经出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贫富固化。以上两点动摇国本。
Wei
当校外和线上教育从可选成为必选,而这种现象必然会导致家庭教育的成本和耗费精力的大幅提升,从而形成教育壁垒。
而从历史角度来看,教育壁垒的产生必然会导致阶级流动性下降,阻碍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Crying Silence
线上教育补课就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让穷人家的孩子变的更不利。还有就是一些教师正常上课不好好上,到外面捞外快。
zhiying han
天豪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学生家长,谢谢您关注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其实教育产业是一个十分值得玩味的问题,其实教育行业的真正指挥棒是升学制度和考试题目。我建议您可以仔细读一读升学政策和运作方式和真实的试题,从这里面会真正发现教育行业的本质。也会更好的理解相关政策出台的目的。
Heifetz
老师多聊这边的事,听听不同的意见,👍👍
Scalemodel Red orangutan
用课外的时间补课内该学的内容,这件事本身就很滑稽!让课内的归课内,课外的归课外!
MARCELL YEN
這種話術,在哪兒都有,營銷人員都是要求掌握的。高途不是很瞭解,但是很多補習社,都是按照教研、教學、營銷分開的,各司其職。
Ye Tian
李老师像是在各个大陆的补习班都工作过的一针见血,跟保险行业类比,透彻👍
博麗霊夢
说得很好,教育的关键在于耐心陪伴。现在的家长,要么因为工作因素无时间;要么没有耐心,只是"拖"着孩子完成作业,像个脾气暴躁的监工,结果孩子上了大学后无人监管就放开了。
Maple Yan
听了李老师的一番解析,振聋发聩!
Guan Liu
不得不说所谓的“专制独裁”政府有时候也能做出大快人心的事情,效率更高,效果更明显!
Beckman Juliane
深有体会,为了赚钱,教育都拿来资本化,师德何在,打压的好!!
Jiateng Wang
李老师讲得很客观,甚至比国内的许多人说得还对。
車芸
中國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很高,台灣只能望而興嘆
1123
老师这么一分析,看来打击是有必要的,资本太夸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