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中國已非世界經濟引擎 以商圍政沒用了

悽悽慘慘慼戚...
知名投資銀行認證,某共諜國家在世界各地以商逼政不可取....

大摩:中國已非世界經濟引擎 以商圍政沒用了

大摩:中國已非世界經濟引擎 以商圍政沒用了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師Ruchir Sharma 表示,2022年有10大經濟趨勢需要留意,包括中國雖在2021年佔全球 GDP 增長的4分之1,卻因少子化、債務增加和政府突襲式的監管政策,市場光環褪色,不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另外高通膨、高政府債務以及資產泡沫破裂等問題,也都值得投資人留心。

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師Ruchir Sharma於《金融時報》撰文稱,中國在 2021 年佔全球 GDP 增長的4分之1,已經低於疫情大流行前的3分之1。如今,中國推出自力更生的貿易戰略,形同與其他經濟體脫鉤。

與此同時,中國還面臨少子化、債務增加和政府強力監管措施,令中國經濟光環褪色,昔日扮演世界經濟成長引擎的角色,恐怕已經達到頂峰。

Ruchir Sharma也對高政府債務提出示警,全球債務已經持續4年走升,疫情流行期間增長更為快速。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 25 個國家債務總額超過 GDP 的 300%,而 1990 年代中期則為零。中央銀行大印鈔繼續使金融市場膨脹,並加深債務陷阱。

此外,出生率下降導致勞動力降低、高通膨、資產泡沫化等等問題,都是2022年值得關注的經濟議題。
大摩分析的內容,哪來的「以商圍政沒用了」這句?

1450 死性不改!
中國=台灣?
這算台灣新聞嗎?
還是在樓主心中
兩岸已經統一了!
斯里蘭卡的債務危機:中國「一帶一路」的全球陷阱

深陷中共「一帶一路」債務陷阱的斯里蘭卡,近期外匯存底即將用鑿,國家信用評等也被列入垃圾等級,食物、藥品等民生必需物資短缺,經濟瀕臨崩潰,並恐爆發人道危機。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今年7月斯里蘭卡償付十億美元的債券之後,外匯存底剩下28億美元,只夠兩個月的進口外匯需求,雪上加霜的是明年還有15億美元外債到期,斯里蘭卡財政部長坦承已經面臨嚴重外匯危機。

斯里蘭卡除了食物與藥品短缺,甚至連瓦斯、煤油等能源也無法滿足民眾需求,該國已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斯里蘭卡深陷債務陷阱瀕臨崩潰

諷刺的是,斯里蘭卡總統戈塔巴雅(Gotabaya Rajapaksa)認為,面臨如此困境除了自救,也許只能仰賴「全天候的好朋友」中國以及「好鄰居」印度幫忙。然而反對黨則直言「他們只會將我們踢開」。

由於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援助斯里蘭卡迄今興趣缺缺,一般分析認為走投無路的斯里蘭卡恐怕還是會去找中國借錢。中國持有斯里蘭卡15%外債,是斯里蘭卡主要外國投資人以及最大債權人。

斯里蘭卡自由黨籍的斯里蘭卡前總統馬辛達(Mahinda Rajapaksa)在位約十年(2005年11月至2015年1月),曾經得到中國資金協助「推動基礎建設」。2017年同黨籍總理拉尼爾(Ranil Wickremesinghe)聲稱難以償還中國鉅額貸款,同意將南方深水港漢班托塔(Hambantota port)以11億美元的代價「租借」給中國招商局港口控股公司長達99年。

斯里蘭卡將漢班托塔「租借」給中國之舉,已被國際視為中共一帶一路債務陷阱典型案例,即使國際輿論關注,上屆的斯里蘭卡政府又因拖欠中國債務,再度被增加租借期99年,合計198年——其荒謬程度引發現任政府(斯里蘭卡人民陣線主政)強烈不滿,現任外交部長狄涅許(Dinesh Gunawardena)急得跳腳,批評前朝政府大錯特錯。

斯里蘭卡港口管理局主席、退役陸軍司令達雅(Daya Ratnayake)曾於今年2月表示斯里蘭卡總統重新考慮漢班托塔協議,並且要將海軍基地從中國控制地區遷出。

漢班托塔位居印度洋重要位置,為中歐交通要衝,是中共一帶一路計畫之地緣戰略要點,斯里蘭卡多次提出重新談判均遭中共嚴詞拒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直言,漢班托塔的港口交易是在雙方「平等自願的基礎上」談定的。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自2013年開始倡議「一帶一路」計畫,其中備受詬病的是,中共針對許多窮國贊助與借貸鉅資、輸出技術與基礎建設,表面上是藉以讓該國政府與政客推動建設展現政績,以贏得選票與延續政權,實則藉此掐住該國命脈、攏絡政權。

中共看準債務國政府還不出錢,只能賤價租借國土或港口,甚至讓售天然資源,迄今一帶一路之「棋局」,已經讓許多國家深陷中共所佈下的債務陷阱。

今年7月中旬英國《太陽報》曾經報導,中國積極鼓動歐亞非較貧窮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卻讓其陷入債務陷阱,例如:斯里蘭卡、蒙特內哥羅、哈薩克、肯亞、寮國等國皆傳噩耗。

人口約六十二萬、位於巴爾幹半島西南部的蒙特內哥羅,曾經與中國路橋工程公司簽約興建長達165公里的公路,中方承諾負責首期工程41公里路段,並且提供蒙國十億歐元貸款(約合台幣三百四十億元)。蒙國無力償還貸款,債務持續累積,公路工程延宕多時,終向歐盟求助借貸以債養債。此外,肯亞已經積欠中國90億美元(約合台幣兩千五百億元),中方承諾興建的四百公里鐵路建設被迫停工,形同廢墟。

中共此類藉由一帶一路大放「高利貸」,設下全球多國難以承擔的債務陷阱以及高額隱性債務,近期因為一項大型長期研究披露,再度備受議論。

全文詳聯合報
larry-han
原來斯里蘭卡跟蒙特內哥羅也算台灣新聞!
陷入債務紛擾的烏干達:中國如何藉「一帶一路」契約細節擴大影響力

國基於國家主席習近平標誌性的「一帶一路」倡議發放的貸款,讓諸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生了改變。如今,隨著烏干達等地的帳單陸續到期,人們正轉而關注中國政府將以多大的力度敦促債務國履行契約義務。中國政府有時會允許相關還款期延長。

中國此前為烏干達恩德培國際機場(Entebbe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升級改造提供了資金,最近,圍繞相關融資爆發了一場爭議,讓外界注意到中國政府可能如何通過契約細節對借款國施加影響力。
烏干達政府大約六年前簽署了一份2億美元的機場建設契約,其中一項最近才曝光的條款已在當地引發政治動蕩,因為按照此項條款,一家中國國有銀行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對恩德培國際機場實行財務方面的控制。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分析人士和反對派政治人物表示,雖然該銀行不持有恩德培國際機場的股權,也沒有跡象表明中國政府會影響該機場的運營,但一家外國信貸機構通常並不會對一個項目的財務具有這種管理權。

全文詳新新聞
一帶一路受挫於巴基斯坦海港 專家:與麻六甲困境有關

紐約政治風險諮詢公司Vizier Consulting總裁拉菲格(Arif Rafiq),14日投書《外交政策》。文中直指原本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計畫,打算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納為中巴經濟走廊關鍵節點;然而,從巴國的角度來看,由於誤判北京對麻六甲困境的想法、忽略兩國政治體制根本的不同、不適當的戰略、錯估瓜達爾優勢,這些因素讓瓜達爾無緣成為南亞新加坡。

為何「一帶一路」無法改變瓜達爾,反而因更大的期望帶來更大的失望;作者認為,失利的責任歸咎於巴基斯坦政府。巴國政府採取根本不適合瓜達爾,且有缺陷的戰略;更糟的是,這項戰略建立在一連串錯誤的假設之上。

※誤判瓜達爾能減低北京麻六甲困境

全文詳中國時報
10幾年前就聽過的中國崩潰論
到現在都沒發生
我好失望~~~

現在又來一個不知道哪年哪月會實現
onbaby wrote:
10幾年前就聽過的中國崩潰論
到現在都沒發生
我好失望~~~

現在又來一個不知道哪年哪月會實現


當初看他們的春晚覺得很陽春,一堆不認識的

等到現在變成台灣全部的綜藝都很陽春,一堆不認識的
瘋狂就是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卻期待著有所變化。 這就是瘋狂。
一帶一路帶衰 中寮鐵路恐使寮國墜入債務危機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寮國(中國稱老撾)本月3日開通造價約60億美元(約1683億台幣)的中寮鐵路,但分析師警告,寮國開心的時間不會維持太久,因為這個東南亞窮國可能即將面臨龐大的債務危機。

中寮鐵路連接寮國首都永珍和中國雲南省省會昆明,全長1035公里,雲南境內計613公里,寮國境內420公里,是寮國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環。寮國還有更遠大的計畫,打算打造行經泰國和馬來西亞、通往新加坡的高速鐵路。

寮國政府希望中寮鐵路能在2027年前開始獲利,但分析師認為,寮國無法償還中國向這條鐵路和其他基礎建設計畫所提供的貸款。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ADBI)一份報告的作者雷恩(Jonathan A. Lane)表示,寮國人口僅700萬,國內市場很小,興建一條連接昆明的「昂貴鐵路」,欠缺商業邏輯;這條鐵路對寮國的潛在利益,似乎不會大於風險。

中寮鐵路耗資約60億美元,由兩國合資成立的中寮鐵路公司,中方佔70%股份,寮國佔股30%,貸款佔總經費的60%,即35.4億美元。據此,寮國的債務負擔達10.6億美元,還不包括隱藏性負債。而在2018年至2019年間,寮國還與中國簽署總額達50億美元的十幾筆基礎建設貸款。

寮國目前的整體債務已攀升至133億美元(約3730億台幣),佔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約4分之3,專家擔憂寮國可能面臨違約風險,並進一步遭到中國箝制。中國佔寮國貸款總額的47%。
讓全世界欠中國錢,是中國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之一。

當一個國家欠中國錢,就必須想辦法賺人民幣來還,這就會促進人民幣接受程度。時日一久,該國人民對持有人民幣接受度提高,就不必再以美元當中介了!

當人民幣取代美國成為國際貨幣之後,就是美立堅帝國崩潰的開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