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說中國火星探測器在火星發現了水~

奇怪,美國上去這麼多年都沒發現
中國怎麼一上去就發現了?
又在吹牛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网站5月12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洋研究员团队利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与地形相机数据,在着陆区发现了岩化的板状硬壳层,通过分析光谱数据发现,这些类似沉积岩的板状硬壳层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研究团队推断,这些富含硫酸盐的硬壳层可能是由地下水涌溢或者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了火星土壤后经岩化作用形成,这也标志着祝融号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

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位于经历了重塑事件的年轻亚马逊纪地层上,已有的研究认为火星在亚马逊纪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液态水活动的范围和程度极其有限。祝融号在地质年代较为年轻的着陆区发现水活动的迹象表明,亚马逊纪时期的火星水圈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加活跃。这一发现对理解火星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于5月1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Science Advances上。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乌托邦平原南部(北纬25.066°、东经109.925°)区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印记。截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北部低地的乌托邦平原区域行驶1年,累计行驶近2千米 ,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已有的撞击坑定年工作显示,着陆区位于经过了后期重塑事件的亚马逊纪地层,是火星地质年代几个主要阶段(前诺亚纪、诺亚纪、西方纪和亚马逊纪)的末期,气候已经从以前的暖湿变为以寒冷干旱为主。轨道遥感数据分析显示,着陆点周围分布的多种地貌特征(图1)指示乌托邦平原曾经可能存在大量的挥发分。但受限于空间分辨率和覆盖率,轨道遥感数据并没有在着陆区附近发现含水矿物,这为此类地貌的形成机制和该地区水活动的性质带来了诸多疑问。

刘洋研究员和合作者通过对祝融号火星表面成分探测器(MarSCoDe)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与地形相机(NaTeCam)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一种形貌上类似沉积岩的岩石类型——板状的亮色岩石。这些板状岩石通常部分被灰尘和土壤覆盖,显示出剥落的表面,表明受到热应力和风成作用的物理风化。研究人员利用短波红外光谱在这些亮色板状岩石中探测到了之前轨道数据在该区域没有识别到的含水矿物,这些光谱具有~1.9μm和~2.2μm吸收特征,推测其为含水硅或含水硫酸盐(图2)。



图2.导航相机全景图(A)sol 32、(B)sol 43和(C)sol 45。白色箭头指示短波红外光谱观测目标岩石的位置。(D)光谱测量岩石的放大图像。(E)短波红外光谱与实验室光谱的比较。上图显示平滑的短波红外光谱(粗实线)叠加在原始光谱(细实线)。(Liu et al., 2022, Science Advances)

研究团队认为,这些亮色岩石与海盗一号火星着陆器原位观察到的破碎岩石在形貌上相似,是一层本地发育的硬壳(duricrust)。但海盗一号着陆区的硬壳层相对脆薄,可能是由大气中的水汽长期和火星表面土壤相互作用胶结形成。祝融号着陆点的硬壳似乎更耐侵蚀,并在周围松散的土壤中形成厚层(图3),这需要大量的液态水,而单靠大气中的水蒸气无法形成。同时研究发现着陆区不存在明显的地表径流或河道留下的痕迹,而且巡视路线周围并未发现由水体蒸发形成的蓬松松脆的表面和盐霜残留物,从而排除了表面大规模水体活动的可能。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形成机制是,沉积期前的土壤风化层在富含盐类的地下水上升或渗透期间经历了胶结和岩化作用,形成了观察到的板状岩石。盐类胶结物从毛细孔隙或靠近潜水面的地下水中沉淀,发生活跃的蒸发和聚集。地下水位的间歇性波动可能会使硬壳进一步增厚,并形成层状结构。随后覆盖在硬壳上的表土受到侵蚀作用流失,使得抗侵蚀的硬壳层暴露了出来(图3)。

祝融号火星车的发现表明,火星在亚马逊纪时期的水活动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加活跃。祝融号着陆区(以及火星北部平原的广泛区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可供未来载人火星探测的原位资源利用。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刘洋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B类先导专项(XDB41000000)、民用航空航天技术预研项目(D020102 和D02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2337)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攀登计划”等的支持。
地球也很多地方沒水阿
美國去火星哪你知道啊?

又沒有要賣你火星礦泉水
慚愧豆沙包
估計他以為火星上面都是火,水星上面全是水。
專打吹牛 wrote:
奇怪,美國上去這麼多年都沒發現

你家網路撥接的嗎?

美國早就發現了
先是在2015年發現液態水存在的證據
然後在2018年探測到火星南極有地下湖
Jacky Wu
這臉打的好啊
1450水準越來越低劣,連丁點常識也沒有,強烈要求綠黨停發薪金一個月!
BigMac4Diet
沒常識是個1450普遍問題,不該用這理由扣錢;不過搞臭了黨的形象,讓上會大眾誤以為只有蠢蛋才會相信黨,這不處理的話後果可能很嚴重。
專打吹牛 wrote:
奇怪,美國上去這麼多年都沒發現
中國怎麼一上去就發現了?
又在吹牛

很少看見這麼喜歡自己打臉自己的....發文前稍微google很困難嗎?

美國明明也認為火星曾經有水,

研究方法是透過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 (MRO)回傳的(HiRISE)影像,

NASA 2015年發布的研究資料
根據合成後圖像中循環斜坡線和其中的水合鹽推論火星曾有流動水。

NASA 2022年發布的研究資料
根據合成後圖像中隕石坑內的鹽沉積物推論 20 億至 25 億年前火星上有流動水。



而中國這次發表的是使用火星車在地表探測到水合礦物.....
上焉者再無信念,下焉者卑劣滿滿充斥賁張激情。
專打吹牛 wrote: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刘洋研究员。


認為人家是吹牛,就去該期刊投稿一篇論文打臉老共啊,有很難嗎??
專打吹牛 wrote:
奇怪,美國上去這麼多(恕刪)


哀~~真是知識低下

連批評都懶了

上面都說了
專打吹牛 wrote:
奇怪,美國上去這麼多...(恕刪)

這個腦超棒的
哈哈哈
上次不是說要離開了

你是畜生嗎?
樓主棄樓了嗎?
台灣連自主發射衛星都做不到,有什麼資格嘴砲
中國在火星探險成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