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也不缺戰機軍艦晶片了!中芯國際已經量產7nm晶片

大家怎麼看?
過去中國軍艦戰機和飛彈因為沒有晶片而被卡脖子
現在中國已經量產7nm晶片了,快趕上台灣了。(還是在美國制裁的情況下)



加拿大產業研究機構TechInsights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最大半導體公司中芯國際技術上獲得真正的突破,其7nm技術是真正意義上的7nm技術,實現與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匹敵的7nm技術突破。而且中芯國際從14nm到7nm只花了2年時間,比起台積電的3年、三星的5年在速度上都更快,何況還是在被美國制裁限制進口EUV光刻機的情況下達成的。w



中芯國際7奈米晶片已量產長達一年,「超英趕美」無視美國制裁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98299-smic-low-key-shipment-of-7nm-chips-to-grab-the-wafer-foundry


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去年才傳出14奈米製程良率升95%,已經追上台積電,並且產能滿載排至2022年。不過,現在看來抬面下中芯國際也在偷偷發展技術,甚至即使面臨美國制裁,他也似乎已經開始交付7奈米製程晶片,逼近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的地位。

其實在2020年,中芯國際當時的CEO梁孟松曾經提到,中芯國際28nm、14nm、12nm及n+1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已完成,該年4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5nm和3nm的最關鍵、也是最艱巨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 只待EUV曝光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不過,後來就發生了美國禁令。這些先進製程的技術外面認為應該也已經停擺。

不過,現在看來先前梁孟松講的話並沒有落空。因為根據逆向工程分析公司TechInsights指出,他們從礦機公司MinerVa旗下的SoC晶片中當中,發現了用中芯國際的7奈米製程製造的晶片。
纯洁的男人 wrote:
大家怎麼看?過去中國...(恕刪)

恭喜! 現在還在提7nm跟14nm。。。

何時要稱霸世界?(偷笑!)
funland
哈哈哈 蛙仔何时反攻大陆,一统台湾西,重铸党国荣光?
愛。回。家 wrote:
恭喜! 現在還在提7nm...(恕刪)


不要忘了中國是在被美國制裁的情況下搞的7nm

而且晶片也快到物理極限了,再往後晶片製程的增加和成本也不符了
yoyochou
再吹吧
john65537
如果台灣也被美國如此制裁,可能只能做出90奈米的。
有沒有量產7nm晶片跟軍用晶片沒什麼關係,只有手機這類比較追求空間極致跟能耗極致的才需要比較高階制程的晶片,像汽車,飛機,軍艦,飛彈,火箭這類都不需要高階制程晶片,100nm都夠用
你說的對
所以老美卡你們是正確的,讓中國好好發展100nm[笑到噴淚]
stanley1995
所以F35用高階晶片是傻了?
纯洁的男人 wrote:
不要忘了中國是在被美...(恕刪)

在馬克斯 恩格斯 列寧以及毛臘肉的庇佑下,馬列子孫突破物理極限是指日可待的。。。

一定可以超英趕美。。。。統治全宇宙!
ufo9137
從征途星辰大海變成只有台灣海峽,終於認清自己了
纯洁的男人 wrote:
再往後晶片製程的增加和成本也不符了

原來你也知道有成本這回事喔?在良率這麼差的情況下,不知道中芯做7奈米一片的成本多少?

以台積電一片12吋晶圓可以生產600晶片來說,中芯可能只有200個晶片能用吧。

台積電一片7nm 生產600晶片的晶圓如果賣1萬美元,可以賺5000美元,中芯要生產600個可用的晶片成本要15000美元,結果只能賣9000美元。

賣一片倒虧6000美元,厲害了。。。。沒關係啦,反正有韭菜們的稅金補助嘛
我就是愛拍照
一樓傻逼,40%是含韭菜的稅金補助。而且不含任何7奈米營收
jianchan88
軍用不用考慮成本
用 DUV 跟 EUV 生產 7nm 差很大,EUV 被限制出口中國,接下有可能EDA DUV 半導體相關材料 。
一個被制裁
一個被要保護費

美方得利
miaomiaoZeta
繳保護費就平衡一下貿易順差,還拿到一些堪用武器,被制裁準備倒店,能比的嗎?
bbvvccjojotv
中國以外的倒的比大陸還多,都是兩敗俱傷,沒有贏家。
纯洁的男人 wrote:
大家怎麼看?過去中國...(恕刪)
中國最近清算多少搞晶片的,龜龜知道嗎?

大基金的主管都快被抓光了

趙偉國呢?

龜龜還是少來丟中國的臉了
神氣保
基金主管被抓光跟7奈米晶片量產有個毛關係?
人家好不容易有7nm可以炫耀

就讓人家好好炫耀一下又不會怎樣

他們說不缺就不缺囉~
陽炎級驅逐艦-雪風
買糧??? 你是說每次要抽查糧倉就是會自動失火????[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BigMac4Diet
中芯出7nm 晶片並沒有對外宣傳,而是被專業媒體挖出來的。故事的起源是那家IC專業媒體很好奇,發現為什麼有一顆新挖礦機晶片是委託中芯製造的,因為挖礦機考慮效能和發熱,通常只會使用最高製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