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YouTube影片只是基輔的愛國者+各家防空飛彈滿天飛…
------
本串另一篇俄文 「匕首」摧毀「愛國者」包含成本的細節。
天竺葵自殺無人機0.17馬赫+口徑導彈3馬赫+匕首導彈10馬赫+沒寫型號的反雷達導彈?
匕首成本在3000萬至7000萬盧布之間(1500-3500萬台幣),取決於配置。
一枚愛國者導彈價值約400萬美元(1.2億台幣)。(奧地利媒體估500萬美元較貴)
-----
-------
2023 年 5 月 17 日 00:01
美國愛國者防空系統是如何被「匕首」摧毀的
https://iz.ru/1513841/aleksei-ramm-bogdan-stepovoi-roman-kretcul/kinzhalnaia-bol-kak-byl7-unichtozhen-amerikanskii-zrk-ratriot
俄羅斯武裝部隊用高超音速導彈“匕首”摧毀了基輔的美國愛國者防空系統。在襲擊中,烏克蘭防空系統使用了數十枚愛國者(美)、SAMP-T(法/意)、IRIS(意/德)、NASAMS(挪威/美) 和 S-300(蘇聯) 導彈,但未能阻止俄羅斯的襲擊。除了愛國者師外,其他防空系統的幾個陣地也被摧毀。專家指出,RF 武裝部隊使用了對抗美國防空系統的戰術,這些戰術早在 90 年代就已發展起來。時隔多年,在戰場上證明了它的有效性。
「匕首」攻擊
俄羅斯國防部稱, 5月16日晚,在基輔,一架美製“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遭到“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高精度打擊。
知情人士告訴《消息報》,在空襲期間,烏克蘭高射砲手用掉了數十枚愛國者、SAMP-T、IRIS-T、NASAMS 和 S-300 系統導彈。這無助於烏克蘭防空系統擊退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的聯合導彈襲擊。除了愛國者地對空導彈師外,其他防空系統的幾個陣地也被擊中。
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告訴《消息報》:“運往烏克蘭的愛國者是首批使用半掛車運輸的版本之一。 它的特點是佔用大約兩公里乘兩公里的特定位置區域。另一個特點是它有八個發射器,儘管通常每個模組有兩個或三個。然後我們看到愛國者拼命擊落飛向「匕首」,他們已用完了所有的彈藥,32枚導彈飛走了,沒有命中。結果,「匕首」摧毀了這輛愛國者的心臟—雷達和控制中心。而他變得毫無用處。
專家指出,俄羅斯武裝部隊使用的戰術早在 90 年代就為人所知。
我不會透露細節,但他們強迫愛國者投入戰鬥, 他解釋道。於是,發現了愛國者所在的陣地,對「匕首」進行攻擊。這證明愛國者雷達無法確定匕首的接近。直到清楚「匕首」已經向他們襲來時,他們才開始反擊。但是愛國者無法擊落匕首,32枚導彈是一個非常大的開銷。這表明愛國者相對於高超音速系統的無能為力。
阿列克謝·列昂科夫認為,愛國者號不僅看不見「匕首」,而且無法對其提供指導。
“發射 32 枚火箭是絕望的表現,而不是專業人士的行為, ”他總結道。
也是當晚,俄羅斯武裝部隊對烏克蘭軍隊駐紮地、西方國家運來的軍事裝備和彈藥發動了集中攻擊。
為了摧毀目標,使用了高精度遠程空基和海基武器。
- 目標達成。俄羅斯國防部官方代表伊戈爾·科納申科夫中將說,所有指定的目標都被擊中。
======
基輔的防空系統有好幾種…
這基輔監視器拍的靜悄悄影片,才符合摧毀愛國者防空系統的特徵,YouTube找不到影片,避免美國騙不了肥羊…
https://m.vk.com/video-50332460_456388873?list=0023ccc7805081dc8e
1.愛國者防空系統設在2平方公里範圍
2.有2組導彈車從2個方向以40度角發射
3.彈藥耗盡後,冒煙,愛國者防空系統的雷達和控制中心被摧毀
4.阿列克謝.列昂科夫這段:我不會透露細節,但他們強迫愛國者投入戰鬥…
各家防空系統/愛國者都半掛車或自走炮,可打了就落跑!應該是先發射不到3馬赫的口徑導彈讓防空系統擊落,確認愛國者防空系統雷達和控制中心位置,在還來不及落跑前,以「匕首」攻擊。
https://rusvesna.su/news/1684230439
更可能是匕首擊毀基輔愛國者防空系統的鏡頭
https://t.me/RVvoenkor/45114
▪️顯然,俄羅斯軍隊能夠擊中美國的防空系統。
▪️昨晚,愛國者發射了數十枚導彈,試圖阻止對基輔目標的大規模導彈襲擊。
▪️基輔的攝像機捕捉到了防空陣地的工作,愛國者導彈的發射(與大多數其他導彈不同,它們不是直角,而是 40 度角,如視頻所示)。
▪️視頻清楚地顯示了在火箭耗盡後,如何在 35 秒內發生爆炸,然後升起濃煙。
個人積分:771分
文章編號:87475427
個人積分:2073分
文章編號:87475465
個人積分:3048分
文章編號:87475819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