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製電動車起火多發生6至8月 碰撞並非主因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8045942?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中製電動車起火多發生6至8月 碰撞並非主因

中製電動車起火多發生6至8月 碰撞並非主因
2024-06-21 14:05 世界日報/ 記者
陳湘瑾
/綜合報導
電動汽車一旦失火,千萬不要嘗試自行滅火。因為從車輛外部見到明火,到駕駛室起火,只有64秒。(取材自央視新聞)
電動汽車一旦失火,千萬不要嘗試自行滅火。因為從車輛外部見到明火,到駕駛室起火,只有64秒。(取材自央視新聞)


一般人對電動汽車的疑慮之一是容易起火燃燒。央視新聞指出,根據過去六年企業報告的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分布,可以看到,歷年6至8月均為明顯高發期。這是由於高溫高濕,包括雨季,都會帶來相應的危險因素。

但近三年的數據顯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起火率其實已低於燃油車。

央視報導統計近三年中國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火災數量後發現,新能源汽車的火災發生率已從2021年的萬分之1.85,降至2023年的萬分之0.96,而燃油車的起火率都在萬分之1.5左右。

至於電動車起火原因,在中國去年公開報導的270多起新能源汽車起火案例中,撞後發生火災的比例約10%,在充電或靜置狀態下起火的比例則超過50%。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梁軍指出,碰撞間隔5、6天後,車子還是可能發生復燃。特別是在滅火、水噴上去後,因為有水作為導體,反而更容易發生短路。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與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共同成立汽車火災安全聯合研究實驗室,針對過去幾年中國發生的新能源汽車火災事件深入分析後指出,除了交通事故、底部碰撞等情況,與電池相關性最大的起火誘因,是電池熱失控(Thermal runaway)。

熱失控是指當電池損壞時,電池溫度和壓力迅速上升,伴隨可燃氣體的釋放而起火,這個過程會發生在構成電動汽車電池包(Pack)的單一電池芯(Cell)中。

汽車火災安全研究聯合實驗室副主任鮑歡歡表示,動力電池熱失控是在使用過程中溫度上升的不可控現象,因為一些不當充電行為,包括在使用過程中底部磨損,或是長時間泡水,都可能觸發動力電池熱失控。

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員張良提醒,除了平常要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檢測,充電時也不要出現過充情況。而一旦發生火災,務必第一時間逃離車輛,不要嘗試自行滅火。

據統計,從車輛外部見到明火,到駕駛室起火,平均間隔時間只有64秒。
這麼擔心歐 歐洲 澳洲都沒擔心
AMD Radeon
樓主新聞連發到愛支病者口不能言,生活不能自理[笑到噴淚]
yichen8173
現在台灣網軍也參與抗中電車陣營了嗎?? 要不要連特斯拉一起抗下去....笑綠樓主不敢..
天熱小心

可見這波n7加mg4對油車同業有多壓迫。
笑死 感覺樓主放空中國電車股票 所以很怕他大賣
樓主不知道再擔心啥, 反正中國電車又沒在台灣賣. 它賣最好的地區是中國國內, 如果它在歐洲美國常出火燒車問題, 自然當地政府會大幅報導.
總而言之, 別人國家的事, 樓主再擔心啥?
hakama99
來國際版要求不能貼他國新聞 什麼腦袋講什麼話[笑到噴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