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在大陸優勢不再 台灣品牌大撤退

海水退潮了..................
連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撤出中國了........
台商只能靠當地政府有釋出利多要糖吃才能生存
不過人走…錢留下

台商在大陸優勢不再 台灣品牌大撤退

2017-12-16 00:14經濟日報 記者戴瑞芬/台北報導

圖為達芙妮女鞋在上海的門市部 報系資料照
圖為達芙妮女鞋在上海的門市部 報系資料照

大陸經濟向全球擴張,台商在大陸布局節節敗退;持續18年調查台商在大陸投資風險的教授呂鴻德指出,台灣品牌近年在大陸布局大撤退!達芙妮關店、歐迪芬、鹿港小鎮賣給陸商,甚至永慶房屋收攤退出。

電電公會昨(15)日舉辦大陸台商負責人聯誼座談會,中原大學企管系教授呂鴻德是電電公會從2000年迄今,進行「中國大陸投資環境力與投資風險度」調查的計畫主持人。

呂鴻德指出,台商過去擅長的成本導向策略,容易落入惡性競爭的紅海市場,也因透過成本而取得的優勢有局限性,台商應尋求下一個「蜜與奶之地」,要從過往的「中國唯一」,轉變到「中國加一」,哪邊有機會就往哪邊布局。


台灣品牌近年在大陸布局大撤退,康師傅一年之內一千億元市值垮掉,「大陸外賣新模式如火如荼,而台商竟然沒有知覺,醒來時已經無力回天。」

業績慘跌的還有台南紡織,2015年在大陸已經停產,出清存貨;連文創龍頭法藍瓷連兩年虧損,被迫縮編25%。

原本稱霸中國女鞋的達芙妮,兩年來關店逾兩成;而兩岸最大的3C通路商神腦,如今只剩上海23家店。不願關店,乾脆賣掉的歐迪芬曾是內衣大王,被陸企都市麗人接手;台菜連鎖店鹿港小鎮,賣給大陸英聯集團,金錢豹也兩度轉手。更慘的是中國KTV的始祖錢櫃今年收掉最後三間店,退出中國大陸;展圓國際、東京著衣、胖達人也都收攤。

呂鴻德指出,90年代後的大陸新世代對所謂「台灣品牌」已經無感,認為阿里山、日月潭只是爺爺爸爸輩的事,年輕人更在意國際品牌。台商在大陸習慣拿舊產品打新市場,如果「舒服到忘了轉型升級」,最後就只能被市場淘汰。

呂鴻德說,兩岸產業優勢互補的差距逐漸縮小,大陸正開始發展「核高機」,也就是核心科技、高端技術、基礎軟件,而台灣還欠缺產業發展的政策方向,在原地踏步,只能被後來居上。






ebola01 wrote:
台商在大陸優勢不再 台灣品牌大撤退

海水退潮了..................
連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撤出中國了........
台商只能靠當地政府有釋出利多要糖吃才能生存
不過人走錢留下

台商在大陸優勢不再 台灣品牌大撤退

2017-12-16 00:14經濟日報 記者戴瑞芬/台北報導

圖為達芙妮女鞋在上海的門市部 報系資料照
圖為達芙妮女鞋在上海的門市部 報系資料照

大陸經濟向全球擴張,台商在大陸布局節節敗退;持續18年調查台商在大陸投資風險的教授呂鴻德指出,台灣品牌近年在大陸布局大撤退!達芙妮關店、歐迪芬、鹿港小鎮賣給陸商,甚至永慶房屋收攤退出。

電電公會昨(15)日舉辦大陸台商負責人聯誼座談會,中原大學企管系教授呂鴻德是電電公會從2000年迄今,進行「中國大陸投資環境力與投資風險度」調查的計畫主持人。

呂鴻德指出,台商過去擅長的成本導向策略,容易落入惡性競爭的紅海市場,也因透過成本而取得的優勢有局限性,台商應尋求下一個「蜜與奶之地」,要從過往的「中國唯一」,轉變到「中國加一」,哪邊有機會就往哪邊布局。


台灣品牌近年在大陸布局大撤退,康師傅一年之內一千億元市值垮掉,「大陸外賣新模式如火如荼,而台商竟然沒有知覺,醒來時已經無力回天。」

業績慘跌的還有台南紡織,2015年在大陸已經停產,出清存貨;連文創龍頭法藍瓷連兩年虧損,被迫縮編25%。

原本稱霸中國女鞋的達芙妮,兩年來關店逾兩成;而兩岸最大的3C通路商神腦,如今只剩上海23家店。不願關店,乾脆賣掉的歐迪芬曾是內衣大王,被陸企都市麗人接手;台菜連鎖店鹿港小鎮,賣給大陸英聯集團,金錢豹也兩度轉手。更慘的是中國KTV的始祖錢櫃今年收掉最後三間店,退出中國大陸;展圓國際、東京著衣、胖達人也都收攤。

呂鴻德指出,90年代後的大陸新世代對所謂「台灣品牌」已經無感,認為阿里山、日月潭只是爺爺爸爸輩的事,年輕人更在意國際品牌。台商在大陸習慣拿舊產品打新市場,如果「舒服到忘了轉型升級」,最後就只能被市場淘汰。

呂鴻德說,兩岸產業優勢互補的差距逐漸縮小,大陸正開始發展「核高機」,也就是核心科技、高端技術、基礎軟件,而台灣還欠缺產業發展的政策方向,在原地踏步,只能被後來居上。

年輕人應該會更在意 ...

1 ) 自己的品牌能不能變成國際品牌?

或者乾脆 ...

2 ) 自己的品牌 ... 乾脆「打包買下」一個國際品牌,好像比較快一點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ebola01 wrote:
海水退潮了.......(恕刪)

這篇說明不進步就被淘汰

一,达芙妮的品控真的有待加强,买一次就不想买第二次,
二,康师傅方便面不是被刘师傅方便面打败的,也不是被马师傅方便面打败的,而且被外卖平台打败的。
三,大陆本土品牌崛起!
纳智捷也快收摊了,
永和豆浆,85℃也快不行了,
捷安特是一个正面例子!
ebola01 wrote:
海水退潮了........(恕刪)

潮起潮落沒什麼大不了的!

ebola01 wrote:
海水退潮了.......(恕刪)


沒競爭力的,自然就下去了

有競爭力的,照樣紅紅火火

台灣人開的呷晡、湊湊、仙芋鮮、COCO等,可是越來越火爆,一家接著一家開
ebola01 wrote:
海水退潮了..................
連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撤出中國了........
台商只能靠當地政府有釋出利多要糖吃才能生存
不過人走錢留下


當你能站上世界,你就能在大陸生存
當你站不上世界,想在大陸生存那可是門都沒有
早幾年我就跟那些台商朋友說過,一些人就是聽不進去
現在走到這樣,完全在意料之內
這種挫敗沒甚麼意外,
當台幹自覺高人一等時,
怎能聽進在地中國年輕人的意見,
用過時的台灣企業管理去管中國人年輕人,
就是自掘墳墓的開始,
而且台幹開始有的只是經歷,
但是中國菁英開始就是亮出高階學歷,
等職場混個3-5年,也有了經歷,
這些台幹唯一的經歷優勢也成屁一樣,
你能鎮住誰,老台幹怕職位沒了就只好趕人,
把人才趕跑了,你公司還不倒嗎~~

現在要在中國成功沒別的方法,
就是把管理權力交給在地人才,
台灣年輕人想要重回以往輝煌,
也就是投入中國職場衝殺,
最後誰能活著,誰就是成功者,
問題是台灣年輕有這股勁嗎?
如果沒有,可預見的將來,
台灣很多跨國企業會有中幹來管理,
這些中幹個個名牌大學海歸,
你想要反抗也要掂掂自己斤兩,
政策的錯誤,毀了年輕世代。
ebola01 wrote:
海水退潮了.......(恕刪)




不知道委員的岳父與母親何時才會大撤退?
崇友電梯當年強勢進軍對岸,大約去年已棄守對岸市場
,默默退回台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