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4月10日訊】
中共共青團中央日前宣布,為落實「鄉村振興規劃」,要在三年內組織超過1000萬人次的大中專學生暑期「志願下鄉」,輿論驚呼又一次「上山下鄉運動」要來了。
據陸媒4月9日報導,中共共青團中央3月22日印發《關於深入開展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的意見》,宣示要讓「習近平思想」在廣大青年中「入腦入心見行動」。
《意見》列出一系列截止到2022年的三年計劃,聲稱要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青年工作隊伍」,帶領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貢獻青春力量」。
《意見》列出的重點項目包括:「鄉村人文環境提升工程」,動員10萬名青年;農村青年創業「領頭雁」計劃,培養20萬名帶頭人;「青年農村電商培育工程」,培養1萬名青年電商;外出青年返鄉創業「燕歸巢」工程,「服務」10萬返鄉青年;在外學子「返家鄉」活動,動員1萬名在外學生兼職家鄉基層團幹部。
其中動員人數最多的是所謂大中專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聲稱要引領學生深入農村,特別是所謂「革命老區」、深度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力爭組織超過1000萬人次。
消息發布後,中國大陸網民擔心,是不是又要來一次「上山下鄉」運動。許多網友質疑,現在農村沒錢賺,鄉下青年都進城打工,再讓青年下鄉創什麼業?也有家長擔心,所謂的「志願下鄉」可能變成強制,比如不下鄉不給畢業證、不能考公務員等等。
也有網友嘲諷道:「領導子女們也都從國外回來吧」;「為什麼不動員去一帶一路?折騰世界才是強國之道!」;「就怕『動員』變成『強迫』」。
-------------------------------------------------------
這活動一開始應該是不會強迫,如果人數不如預期,可能就會開始用強迫的了!
mindcry wrote:
文革的時候為啥要下...(恕刪)
1、因為三年災害,讓毛澤東覺得文官、技術人員常識缺乏,脫離群眾,所以要求所有大學生(官僚、專家儲備)下鄉接受社會教育。(考慮到當時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毛澤東認為農村才是社會並無差錯)
2、建國初,中國農村地區幾乎全是文盲,儘管掃盲運動持續,但毛澤東覺得速度遠遠不夠,他認為讓知識分子下鄉交流有助於提高鄉村地區文化水平。
3、建國一段時間后,城鄉經濟差距逐步拉大,幾乎有階級分化的趨勢,這對致力於打破階級的毛來說不可接受,他試圖讓兩個世界融合。毛是真心想要城市反哺農村。關於這點,事實證明思路沒有問題,略微操之過急。當時中國的城市還不夠強,反哺農村略早。工業進一步強化后,反哺農村會更輕鬆也更有效率。
上山下鄉政策的名聲非常臭,原因無非是知識分子掌握話語權,任何讓他們奉獻吃苦的政策都會被罵到臭頭。雍正名聲也很臭,但你去了解一下雍正的政策,就會震驚于文人顛倒是非的能力。
我爹也是下過鄉的知青,但我爹是毛的絕對支持者。
Roc.au wrote:
这是动员年轻人回家...(恕刪)
其實這是為了培育新一代的梁家河大學士
藉由上山下鄉2.0尋找能扛200斤麥子走十里山路不換肩的人才
如今连农村青年进城都拦不住还想搞上山下乡?
痴人说梦
.............................................................
靠制造更大问题来解决现在问题,始终是共产党这帮泥腿子的思路
人口多了是问题
搞独生子女政策,弄出未富先老,性别失衡。
地方债太多
搞个P2P骗老百姓血汗钱
暴雷后,弄出各地老百姓游行示威起义
现在失业多了
搞个上山下乡2.0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好忽悠了
城市化是大趋势
你反其道而行
要强迫在城市年轻人下乡
这帮孑然一身
无可失去的年轻人,肯定能给你整个大新闻
人人都下鄉.中國有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