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國際自由貿易港
「外國勢力」客人來自五湖四海
本地寸金尺土,「硬」資源貧乏
一直以來靠的就是做這些國際生意
才不會管是不是美國佬搞
才不會管什麼中港一家親
港人只是在普通常識之下
選擇對經濟利大於弊的制度
只要經濟好,就能讓大部分港人乖乖地安在家中
其實要嬌生慣養的香港人走出來是很難的
然而,這次的修例可能將香港賴以維生的制度擊潰
香港即將一步一步變得與內地其他城市無異
得天獨厚的營商環境可能不再
外資撒離,經濟下滑是必然的
只是程度有多大的問題
這是港人最大的憂慮
(逃犯)條例修過之後,相信所有銀行、金融機構都會離開!
幾乎所有國際企業總部,都從香港移到新加坡,
原因,不脫來自中國的政治風險:現在,外商擔心投資香港的錢,會因中國政治因素而拿不回來;未來,一旦《逃犯條例》通過,可能連「人」都出不來。
港人憂心忡忡,深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再。
不少大陸富豪選擇居港,就是看中香港的自由和安全保障,因為在大陸做生意風險很大,如果香港和大陸一樣,他們唯有離開。「有的大陸富豪已經部署撤離,移民到外國。」比如,最近不少朋友組團投資移民新加坡;也有的在辦理小國移民等。同時將資金調離香港,第一步就是賣樓,「如果《逃犯條例》通過,香港樓價一定會大跌。」
高銀金融集團寧可2,500萬元按金被港府沒收,也要放棄發展剛投得的啟德4C區4號商業地王。高銀5月中用超過111.2億元投得該地,項目總投資180億元。
全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規模達24.27兆港元(約新台幣97兆元,2017年截止),這比台灣股市總市值(31.7兆)的三倍都還大,即使只有1%的移動,都是高達新台幣近兆元的天文數字。
雖然停泊在香港的資金大多應來自中國,新加坡可能也是主要受惠者,但這影響將有漣漪效應,台灣有機會雨露均霑。
其次,「台商回流」的效應逐漸發酵。製造業方面,根據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統計,截至6月13日截止,已有73家通過審查,總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 3750 億元,預估可創造3.4萬個就業機會。
====================================
只要一過~香港經濟崩盤,房價腰斬,中資外資大逃殺
逃到台灣跟新加坡
台灣發大財~~~房地產再度井噴!
孫文 曾在演講中解釋平均地權以及漲價歸公的概念,「比方地主有地價值兩千,就算那地將來因交通發達價漲至一萬,地主應得兩千,已屬有益無損;營利八千,當歸國家。這於國計民生皆有大益。少數富人把持壟斷的弊端自然永絕,這是最簡便易行之法。」
孫文更進一步主張地價稅應為國家唯一之稅收來源,對私人徵收的苛稅全面廢止:「中國行了社會革命之後,私人永遠不用納稅,但收地租一項,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國。
我看到香港回歸後,中國並未實施土地改革,仍然馬照跑舞照跳,但換來的就是一群努力工作買不起房的人,實在令人想問問北京政府,為什麼港人要活得這麼慘,當初為什麼不把土地所有權收回國家??
因為中國不實施三民主義,台灣理應實施吧?但有嗎?現況台灣在搞什麼?
反送中是沒道理,反中才是真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