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電子科技大用大數據偷偷給困難生打錢:這樣孩子沒負擔
嚴珊珊
2019-09-22 11:52:17
據陝西《都市快報》9月21日報導,最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3名學生的飯卡里,突然憑空多出720元,收到短信提醒後學生們一度以為是“詐騙短信”。
原來,這筆錢是學校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生2018年在學校刷飯卡的記錄,給每月在食堂吃飯60次以上、每天吃飯花銷低於平均值8塊錢的學生髮放的助學金。
此事被報導後,網友們紛紛出來點贊,認為這樣的方式“既保護了學生的尊嚴,又使資助落到了實處”。





同樣的“暖新聞”其他學校也在上演。
南京理工大學,研究孩子飯卡,如果一個孩子,一個月在食堂吃60頓飯,平均一頓都不到7塊錢,就給孩子飯卡打錢,保證孩子每頓飯能吃飽。
鄭州大學,同樣是研究孩子的一卡通消費,通過這個,學校挖掘出很多不願意拿補助的孩子,靠主食就免費菜湯拼命唸書,鄭州大學決定,對於每個月消費不到120的孩子,學校往他們卡上打錢。
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有一套專門的系統,只負責去找“隱形貧困”的孩子。這套系統,記錄了學生各類在校消費,比如說,吃飯花多少錢,買水果花多少錢,超市零食花多少,日用品花多少,每個學期坐幾趟學校班車等等等等,非常詳細。再結合學生勤工儉學,獎學金情況,家庭經濟等等進行綜合分析,最後計算機會給出一份名單,告訴學校應該補助誰。
有類似舉動的學校還有很多很多,每個學校的方法也許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共通的,整個過程,不用孩子申請,錢是偷偷打到孩子卡里,只有學校和孩子知道。
這樣的“隱形補助”,無疑為貧困生的扶助工作帶來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