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懷:這是“台獨”分子心中永遠的痛

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9CaKrnKoRUo

周志懷:這是“台獨”分子心中永遠的痛


來源:環球時報作者:周志懷

2020-01-14


蔡英文在贏得連任後發表勝選講話,妄稱要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重啟兩岸互動,重談要求大陸“放棄對台灣武力威脅”和“台灣前途要由2300萬人決定”的陳詞濫調。如此挑戰大陸,真可謂是“票”令智昏。

蔡英文連任必會繼續戕害台灣。民進黨治下的台灣已經傷痕累累,再給蔡英文4年不僅會深刻影響未來台海地區穩定,影響台灣與外部的關係,更會嚴重損害台灣民眾福祉。蔡英文在選舉中強打“主權牌”,肆意挑動兩岸民意對立。而島內選民並未意識到選舉結果對自身生活、特別是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深刻影響,沒意識到危害要比他們所預見的大得多。

政黨惡鬥、輪流坐莊、自外於大陸與世界的台灣,在經濟起飛後經歷了從富裕到逐漸邊緣化的過程,與大陸綜合實力的差距不斷擴大。現在的連任使蔡英文塑造“台獨”政治話語、阻礙甚至切斷兩岸民間交流的能量進一步增加。從所謂“國安五法”的修訂到“反滲透法”出台,從王立強“共諜案”到台大教授被警調部門查辦,再到“主張統一就是叛國論”,綠色恐怖已在島內蔓延。民進黨雖機關算盡,但“反中抗中”只能是玩火自焚,最終被自己播撒的仇恨火種反噬。

“被統一”正在加速,台灣社會準備好了嗎?民進黨繼續執政無疑會加速兩岸統一進程。蔡英文聲稱“拒絕任何被統一的過渡性安排”,但拒絕“被統一”絕非“台獨”政權能力和實力所能及。台灣實現“法理台獨”究竟有多大現實性?早已問過自己答案的何止民進黨執政者,島內社會大眾對此也無不心知肚明。台灣根本無法脫離中國,這是“台獨”分裂勢力永遠的痛,是民進黨當局的悲哀,更是再真切不過的現實。

因此,台灣現在的選擇以及民進黨當局未來能做什麼,與他們對台灣前途的單向思維或一廂情願關聯不大。相反,民進黨的持續執政正導致兩岸統一方式發生裂變,從過去的共議統一、協商統一,走向台灣“被統一”。美國熟諳中國事務的專家黎安友表示,理想狀態下,台灣的未來應由台灣人決定,但現實上卻不可能。台灣社會當下雖未意識到這一點,更未做好應有的準備,但台灣民眾對此心理預期越大、適應越早,由此獲得的自由空間也就相對要大得多。

台灣會否出現新的政治轉型值得觀察。台灣二元政治會否遭遇挑戰?長期以來,鼓吹島內多黨政治、第三勢力崛起的聲音不斷,但目前“兩大多小”的政治格局依然如故。新成立的台灣民眾黨雖在不分區中得票11.22%,取得“立法院”5個席位成為第三大黨,但在國、民兩大黨夾殺下,民眾黨能走多遠仍是疑問。如果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政治力量共治台灣的狀況,島內政局發展將更加混亂不堪。

另外,選後國民黨如何轉型更是引人關注。韓國瑜選前表示,如當選“保證會徹底改革國民黨,讓國民黨更貼近民意、苦民所苦、與時俱進”。國民黨改革的啟動,勢必會與黨內高層權力重組、兩岸路線、世代交替等密切相關。誰會主導此次改革,改革過程中會動誰的“奶酪”,百年老店如何浴火重生,由此帶來的島內政治格局連環變化,將會引起各利益攸關方之間的角逐。

兩岸關係仍將處於緊繃與對立對抗局面。蔡英文連任後在兩岸關係上面臨多種選擇:一是接受“九二共識”,停止兩岸對抗,以實際行動逐步放棄“台獨”分裂活動,以期恢復兩岸接觸與對話協商。這將降低台海風險、避免兩岸直接對撞,也是唯一一條光明大道。二是兩岸政策更僵化、更強硬。蔡英文會否走上“激進台獨”道路,不再使用諸如“中華民國台灣”這樣羞羞答答的定位?她與民進黨準備在分裂道路上走多遠?這些都是關係未來台海局勢的重要變量。三是在所謂維持現狀政策幌子下,以拖待變,繼續推行“漸進台獨”。

概而言之,蔡當局現行的兩岸政策如不能改弦易轍,兩岸關係將會持續緊繃,也不能排除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制度博弈將是未來兩岸雙方較量的焦點。在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後,大陸在兩岸制度博弈的謀篇佈局中已取得先手。去年以來所凸顯的兩岸制度博弈過程充分錶明,大陸對台灣的影響力已悄悄越過經濟主軸,轉進到政治影響力逐漸彰顯的新階段。從過去兩岸實現全面“三通”、開啟政治對話與談判以及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實踐看,大陸每每率先提出新的兩岸關係政治訴求,無不受到台灣種種抵制與反對,但最終大陸又無不成功引領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始終成為主導力量。

其實,不少島內精英也意識到,兩岸關係已進入發展模式、制度與價值競爭的新階段。兩岸雖然制度不同,存在意識形態與價值差異,但現實政治績效、法治落實、經濟現代化等各方面表現,定會對民族認同和政治整合產生結構性影響。無論如何,大陸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不會停止。民進黨如果繼續抱著“台獨”浮木不放,最終只能被歷史大潮吞沒。(作者是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這種論調從2016以來, 都看到膩了. 有甚麼招就快點放出來吧, 沒有真正影響台灣人生活, 都沒有用.
支持樓主。
但台灣是不理性的,
必須建立強大空軍,用更通俗的語言,
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真相。
bboykatsu wrote:
這種論調從2016以(恕刪)


共產黨有什麼招,我不清楚。

但是可以講件事情,

蔣介石總統剛來台灣的那幾年,

中華民國也就是台灣地區的國家預算百分之九十都用在軍事開支,

換句話說,

其他部分的國家行政經費只有百分之十。

配套措施有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相對應的法律法規,各種行政命令。

真的有在作的,很嚴謹與嚴密的執行。

如果要跟共產黨攤牌的話,就要作出上面這些事情的準備。

非常同意政府這樣作,譬如重新恢復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或者作個反中共統一法,

很同意。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bboykatsu wrote:
這種論調從2016以來, 都看到膩了. 有甚麼招就快點放出來吧, 沒有真正影響台灣人生活, 都沒有用.

中共用的是溫水煮青蛙、比氣長的慢招,所以台灣大多數人要有感,還要等10幾20年吧。
你覺得 民進黨有在推動 "台灣獨立" 這一件事情嗎 ? 經過多年的爭論與改變 ! 現在的民進黨 已經漸漸的接受 中華民國 在台灣 ,中華民國 本來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何需要獨立呢 ? 現在的執政黨 民進黨也沒有 在提出想要修改 國號的問題。 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是普遍被台灣人接受的。


現在擔心的反而是 國民黨 逐漸的偏向於 對岸中國,難道 台灣人想要讓 中華民國 變成一個共產制度的國家嗎 ?如果中華民國 接受統一,中華民國的國號將不復存在,接受一國兩制 將會跟香港一樣,哪一天 習大大一句話,就可以改變現狀,變成一國一制。 台灣人可接受嗎 ?
台灣雖然是一個實質的獨立"國家",國名目前就是中華民國,但是國際社會卻在無奈的狀況下不得不"否認"這個國家,台灣多數人不能認同被對岸統一更不想接受一國兩制,在艱難的國際情勢下,能做的真的不多,改國旗改國號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是撕裂台灣的不能說不能做的事實,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團結,只有團結台灣才能真正地做到又安全又有錢,新聞上有提到國民黨有在討論拿掉中國兩個字,我猜應該過不了關,這牽涉太多問題,但是有此想法表示國民黨至少開始自我檢討,這是好事!其實建議國民黨應該將黨徽捐給國家,讓國旗真正屬於國家的,讓國旗跟國民黨完全脫鉤,(雖然很多人不愛這面旗幟,但是一大部分人也是認為他根本不是國旗而是黨旗),要團結真的很難。但是總要有個開始!
gadgetgo wrote:
你覺得 民進黨有在推動 "台灣獨立" 這一件事情嗎 ? 經過多年的爭論與改變 ! 現在的民進黨 已經漸漸的接受 中華民國 在台灣 ,中華民國 本來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何需要獨立呢 ? 現在的執政黨 民進黨也沒有 在提出想要修改 國號的問題。 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是普遍被台灣人接受的。


現在擔心的反而是 國民黨 逐漸的偏向於 對岸中國,難道 台灣人想要讓 中華民國 變成一個共產制度的國家嗎 ?如果中華民國 接受統一,中華民國的國號將不復存在,接受一國兩制 將會跟香港一樣,哪一天 習大大一句話,就可以改變現狀,變成一國一制。 台灣人可接受嗎 ?

你講的只對一半,除了民進黨接受中華民國,從獨的一端往統獨光譜的中間走以外,國民黨也是從統的一端往中間走,國民黨並沒有逐漸往中國的方向走,即使他想這麼做,但實際上在美中拉扯與民意壓力下,國民黨的統也只是不和中共撕破臉的表面功夫,根本不接受一國兩制,其實也是獨,這一點,我相信中共比台灣人更有感。

現在的基本格局是,中共會一直用力把台灣拉過去,美國則會用力把台灣固定在不統不獨的"維持現狀",這兩股外力都不是台灣內部政黨可以抗衡的,任何政黨想往不同方向走,都會被拉回這兩股外力的平衡點上,而目前這個平衡點就是"中華民國台灣"。
想不想聽聽年輕人的心聲??
統一=被別人管
獨立=自己管自己
各位會選擇哪種答案呢?
當然我認為獨立是假議題
民進黨想獨立但是明知不可為,但是又不能背離當初創始的初衷,所以只能含糊帶過,就用中華民國早就是個獨立國家來安慰自己,講明白點就是借殼上市。國民黨想統一,想的統一是國民黨統一中國,但是心中早知已經不可能,被統一呢?其實有一部分人是想的,只是嘴巴不敢說,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個一直被喊下架的將軍級不分區立委,只剩黃安之流的背骨者樂在其中,想統一不是因為中國的好,而是中國強,但是卻又不捨台灣的好,偏偏台灣只有好並不強,不然統派者早就飛去當真正的中國人了!10幾億人都是同溫層,何苦在此跟非我族類大小聲?無論是獨是維持現狀或是統派者,放下心中的定見,攜手共同打拼,別老是罵獨派要打仗你先當先鋒去吧!更別指著統派滾回中國去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