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中這些超級大國, 必定不會直接開戰. 因為承受不起代價. 任何大國衝突都在小國打代理戰爭(Proxy war)解決. 南北韓, 烏克蘭, 中東都是代理戰場, 受傷的都是小國平民.
上次中美代理戰爭1950年發生在南北韓, 以致韓國一直努力避免代理戰爭再次發生在自己國土.
比如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 韓國努力在中美夾縫間求存, 不得不裝, 又不得不求原諒. 避免惹禍上身.
隨著中美進入全面競爭, 利益衝突越來越多, 打代理戰爭來解決是遲早的事, 而下個最可能的戰場就是台灣本土.
可台灣朝野都沒有任何憂患意識去避免台灣成為戰場. 一直沉醉於島內政治, 這不應該是不分黨派都要關注的問題嗎? 大家都在躲大火, 台灣卻往火堆跳.
不過我覺得從這些貌似很蠢的義和團雜音裡還是可以過濾出背後真正的主成份
台灣和韓國的差別就在於台灣有被中國統一的陰影,而台灣人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面對中國日益強大的危機感,任何中國的負面消息就會被台灣人一箱情願的無限放大,並堅定地相信美國會義無反顧地幫助台灣.因為除了這麼想,沒有什麼其它東西可以消除這種的危機感
對政黨而言,面對每四年的大選,政治人物不會追求台灣未來的最佳算法,執行的永遠是貪婪算法,我們就看看國民黨會不會修正路線
其實對中國而言,從2020年大選他們大概能確定一件事就是和統無望.未來十年武統會正式成為進行式.我想中國內部是一直評估武統的負面效益.目前台灣的重要性沒這麼重要,除非台美聯手跨越了紅線,否則中國沒必要這時進行武統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條紅線是一直在變化的,不再是單純台灣有沒有宣布台獨.一旦武統的負面效益能夠承受,甚至成為了中美利益交換的籌碼,台灣的命運自然就被決定,我們的命運確實是被掌握在這兩國手中,和我們的主政者關係並不大
美國當然是希望台灣保持現狀,一來可以出售武器和農產品.二來可以擾亂中國的區域勢力. 對美國是不虧本的生意. 美國同時也在控制著台灣當局,避免失控,畢竟這張牌出掉了就沒了.中國當然曉得這點,也一直在忍受,看看現在連桑德斯都放話支持台灣,中國能忍到什麼時侯,我們拭目以待吧
1. 在東亞還沒拿到絕對的軍事優勢, 也就是還沒有打局部戰爭完勝的實力與信心, 還在積極建軍中.
2. 對台灣還有些技術需求, 例如台積電的高階晶片製造技術, 留著台灣人才慢慢挖, 還在等待自己技術壯大到不會受美國勒斃的威脅.
3. 對自己的建設尚未完成, 2020小康, 2025中國製造等, 發動戰爭將延遲自己的建設.
4. 目前與美全面撕破臉, 原油等基本物資尚未完成安全網, 怕馬六甲海峽與太平洋航道被美封鎖, 讓自己陷入戰略被動, 當年日本就是被美國斷供, 才不得不去發動太平洋戰爭.
5. 打下台灣易, 但管理龐大人口煩, 現在不像中古時代, 可以搞屠城那套, 美國就因此才搞阿富汗都搞掉幾兆美金都還沒搞定, 一個連水電食物經濟都靠大陸的小香港也是因此敢活蹦亂跳.
所以現在中國還是選擇廣積糧, 緩稱王, 但高築牆已經打破了, 現在積極拉攏俄日韓與東南亞非洲, 搞一帶一路.
因為顯然時間在中國這邊, 美國繼續窮兵黷武, 霸凌全世界, 終究債越來越高, 朋友越來越少, 內部貧富與種族矛盾越來越深, 經濟越來越脫離基礎建設與製造實業, 追逐金融保險與軍事產業, 根本不用中國出手, 美國遲早自己搞垮自己.
等美國垮了, 還需煩惱台灣鬧獨立問題? 怕要改煩惱台灣鬧回歸問題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