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歷史正確的壹邊
——告臺灣情治部門書
近期,媒體公開報道了我國家安全機關組織實施“迅雷—2020”專項行動的有關情況。從披露內容看,這是繼“2018—雷霆行動”之後,國家安全機關針對臺灣當局及其間諜情報機關的又壹次重拳出擊。此次專項行動,共破獲數百起臺灣間諜竊密案件,抓獲壹批臺灣間諜及運用人員,打掉多個臺灣間諜情報機關針對祖國大陸布建的間諜情報網絡。從2018年的百余起到2020年的數百起,案件數字的攀升,背後折射出的是臺灣當局及其間諜情報機關困獸猶鬥,近乎瘋狂地對祖國大陸實施各類情報滲透破壞活動。
無風不起浪。壹個時期以來,在國際大氣候和臺灣島內小氣候影響下,蔡英文當局愈加挾洋自重,加緊與外部反華勢力勾連聚合,頻頻制造事端,嚴重危害兩岸和平和臺海局勢穩定。根據國際危機組織觀察,臺灣海峽已被列入“重大形勢惡化地區”。將心比心,兩岸人民都不願兵戎相見。但如不幸戰事爆發,罪魁禍首必是“臺獨”。更須值得警惕的是,戰事未發,情報先行。臺灣情治部門不僅長期把祖國大陸當成攻擊目標開展情報活動,近年來更淪為蔡英文當局黨同伐異、鏟除異己、推動“臺獨”路線的工具。對內,借助修訂“國安五法”、出臺“反滲透法”,大搞“綠色恐怖”,嚴密監控島內民眾,限縮兩岸交流交往。對外,奉行“金錢外交”“情報外交”,甘當棋子,不惜出賣國家主權和臺灣人民切身利益,換取美西方的庇護。
在蔡英文當局指使下,臺灣情治部門積極充當“臺獨”分裂勢力的“馬前卒”“急先鋒”,大搞不義之舉,大行忤逆之道,弊案叢生,亂象紛呈。去年“私煙案”壹出,臺灣民眾大開眼界,原來綜理島內情治系統的臺灣“國安局”竟然是最大的走私販子,“總統”專機居然成了最高效的走私工具。公器私用,大肆斂財。為全面推動“綠化”,“外行領導內行”也是臺灣情治部門飽受詬病的頑疾。近年來,島內情治系統元老多次公開表態,臺灣情治部門頻頻出現“情報關系被抓,情報人員出醜,情報工作受挫”的局面,根源就是“臺獨”惡瘤上身,兩黨內鬥不休。情治部門首腦如同把頭埋在沙子裏的鴕鳥,只知壹味“崇蔡媚上”,以“非綠即藍”劃分陣營,不顧情報工作規律、不管情報人員死活。這種環境下,臺灣情治部門軍心渙散、人心分離、士氣低落,各為其主、各自為戰,賣官鬻爵者有之,欺上瞞下者有之,貪墨經費者有之,坑蒙拐騙者有之,情報造假者有之,壹派窮途末路亂象。饒是如此,臺灣情治部門個別人物還叫囂著要協助臺軍構建所謂“不對稱戰力”,妄圖以壹螳之臂阻擋歷史前進的滾滾車輪。
歷史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願意為和平統壹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壹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幹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臺灣同胞。我們願意以最大誠意與廣大臺灣同胞共享和平,共謀發展,但對“臺獨”分裂勢力謀“獨”拒統、破壞和平的種種逆行,我們也必將依法嚴懲不貸。
我們奉勸臺灣情治部門,不要被“臺獨”的“末路戰車”所綁架,這輛“末路戰車”的狂奔只有壹個結局,就是粉身碎骨、身敗名裂。蔡英文當局只有壹己政黨之私利,完全不顧兩岸同胞利益福祉,更遑論壹線情報人員的死活。希望臺灣情治部門能夠看到民族大義與歷史正道,立即停止對祖國大陸的情報滲透破壞活動,尤其不要繼續充當蔡英文當局的鷹犬和走狗,為“臺獨”分裂勢力背書,繼續向美西方出賣國家主權和中華民族核心利益。否則,我國家安全機關有堅定的意誌、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對臺灣情治部門任何滲透破壞活動依法予以堅決打擊和嚴正懲戒。
我們正告臺灣情治部門中抱守“臺獨”立場的頑固分子,玩火自焚只有死路壹條,棄暗投明才是人間正道。對冥頑不化、死不悔改、繼續從事“臺獨”分裂活動,危害祖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死硬分子,我國家安全機關會堅決運用反分裂國家法、反間諜法等法律武器,緊盯不放、窮追務獲、壹追到底。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希望這些頑固分子盡早認清形勢,早早收手,回頭是岸,莫要眷戀窮城,徘徊歧途,自尋絕路。勿謂言之不預也。
我們歡迎臺灣情治部門中擁護祖國統壹的有識之士,有機會多到祖國大陸走壹走、看壹看,徹底摒棄蔡英文當局背宗忘祖的“臺獨”意識和狹隘的“島民”心態,親身感受大陸巨大的發展變化,共同分享祖國蓬勃的發展機遇。血濃於水,守望相助。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祖國大陸與妳們溝通交流的大門永遠敞開著,歡迎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方式、各種渠道來開展各方面合作。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壹笑泯恩仇。希望我們攜手壹道,遏“臺獨”、反分裂、促和平,共築抵禦外侮、捍衛國家主權的隱蔽防線,共繪中華團圓的美好明天。
歷史若鏡,歲月淘沙。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壹,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完成這壹歷史大業,必須依靠兩岸同胞的和衷共濟、共同奮鬥。我們相信,只要兩岸同胞共擔民族大義,勠力同心,相向而行,必能共享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來源:人民日報)
from :
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201012-%E6%88%90%E5%90%89%E6%80%9D%E6%B1%97%E8%88%87%E8%92%99%E5%8F%A4%E5%B8%9D%E5%9C%8B%E5%B1%95-%E4%B8%8D%E6%BB%BF%E6%96%BD%E5%A3%93%E6%B3%95%E5%9C%8B%E5%8D%9A%E7%89%A9%E9%A4%A8%E5%8F%96%E6%B6%88%E8%88%87%E4%B8%AD%E6%96%B9%E5%90%88%E4%BD%9C%E8%A8%88%E7%95%AB
這一展覽原定於10月17日開幕,但因新冠疫情肆虐,推遲到明年後半年。
南特博物館表示,“現在我們被迫把這一展覽推遲到2024年十月。”博物館列舉了來自中方的壓力包括:北京當局要求不再出現一些關鍵字眼,比如“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然後又要求修改展出內容,同時要求對博物館的產品進行控制,包括文字,書法,簡介以及公關資料。
但是,中國文化遺產管理局向南特博物館提供的新的展出文字及說明完全對最初的計畫進行了修改和刪節,南特博物館指中方改寫歷史,企圖讓獨特的蒙古文明和歷史消失,以符合“國家敘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