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最富城市 - 新竹市,人均所得超過 30萬RMB
新竹縣/竹北僅臨新竹市,腹地廣大,是新竹科技人員居住首選

因土地私有,打死不賣,祖傳 50年透天厝是台灣特色
看看發展的對比,依序是火車站 - 高速公路 - 高鐵
1)竹北火車站,最早開發的城區 - 土地打死不賣,就這副德行
台灣城建地貌解說
大陸視頻介紹的台灣城建,多半為此樣貌

2)竹北交流道,原為廣大農地,得以拆遷改建,規劃的新都心
台灣城建地貌解說
有高所得族群支撐,居民,商業大樓遍地開花

3)竹北高鐵站,同上,農地拆遷改建,定位科技精英區,大樓建築更具特色,綠地規劃更多
台灣城建地貌解說

畢節望族後裔
地主又不缺钱,为什么要卖?
内地把钱投到房地产,造成一堆烂尾楼,挤压到一般的消费,
城建好看归好看,老百姓都被掏空了!论富有,当然比不上
新竹人,人家是把钱用到科技产业。

台灣城建罩門 - 全台約 600 萬戶
1)佔據六都主要街道兩旁的 10萬戶,臨路屋主
因土地私有,高人流的路邊店面乃維生工具 ....等因素
台灣多數城建地貌即為打死不賣,祖傳店面矮舊透天厝
2)具備農田腹地+高所得居民的縣市,有機會都更改造,如竹北
兩者缺一不可,台北市缺前者,但多數縣市缺後者,形成財團大量囤地待售

宅爸歸納大陸城建優勢
1.GDP 為行政單位最高 KPI,城建+基建必然成為 GDP 火車頭
2.政府大面積拆遷,美化市容,歷經 1985-2015 黃金 30 年
但房價漲到高點時,無以為繼
3.無政黨輪替,無議會監督,城建方針統一,行政權獨大
缺點 : 弊端漏洞也會沿續
4.建商在推案封頂後即可取回 70% 貸款,以案養案,加速城建
5.大市場,大資金,吸引國內外頂尖建築,設計人才投入,建築美學效應疊加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3)若台灣沿續威權體制,政府強勢拆遷改建舊城區為高大上
就算給予拆遷補償,財團與執政當局將成為土地利益壟斷者
所幸此事未發生



時間點在 1990 前後,台灣一躍成為亞洲暴發戶,資金氾濫

巧逢中國改革開放,台灣產業大舉西進掏金
一來產業逐漸空心化 & 二來薪資停滯
原都會區大面積拆遷改建的剛性需求消失
解嚴後,民選政府無法為所欲為,持續領先共產黨二十年

威權政府+財團藉土改之名掏金夢碎,之後再無機會
但房價仍節節上升,房價/所得比僅次於中國&香港,青年居住正義受到挑戰
畢節望族後裔

兩岸最富有的都市,人均所得超過 30萬RMB
號稱台灣矽谷 - 新竹/竹北,猜猜新開幕的保時捷 4S 店在哪一區 ?

1)10年內高大上的高鐵區
2)20年內高速公路出口的新都心
3)50年火車站附近老舊城區 - 台灣打死不賣,祖傳透天厝街道特色區

大陸人士猜對了,表示你了解台灣 !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發現寶了 !!!
老鄉石頭以底層的角度走拍中國各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註 : Google 制裁華為 ! 非華為之錯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長年居住兩岸最富裕的小小縣城 - 新竹市,人均所得 30萬人民幣
以城建來說,相當於家鄉的五線小縣城
城建海放新竹市的北/上/廣/深等中國一線都市,人均收入不及新竹市 1/3

新竹市 vs 家鄉有強烈的既視感
相似處 - 沿路建築屋齡,機車普及,傳統菜市場 .....etc
相異處 - 居民組成不同,貴州是農民工,退休族為主
新竹是高科技工程師混合在地人為主,外來人口佔比極多,每逢春節,長假變空城
通英文的菲籍勞工也不少,假日聚集在北大教堂,火車站

先看一下新竹市舊舊的城建
+ 科技新貴群聚的全台最富里,人均所得高達 70萬人民幣,中位數亦有 60萬RMB
代表沒被張忠謀拉高平均值
畢節望族後裔

石頭大叔拍得小縣城建風貌 ........... 街道建築既視感像新竹市
畢節望族後裔

最讓宅爸震驚的,女王的故鄉 - 鎮遠
她於 90年代陪岳父返鄉探親,去過這座城市兩次
當時沒有影片裡的觀光商店街,一切是原始居民樓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最讓宅爸震驚的,女王...(恕刪)


去年劳动节才去镇远游玩。

最近只在贵阳郊区玩

羊肉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