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HA與GOGORO的合作,為何狗粉歡欣鼓舞?

為何光陽三陽悶不吭聲沒下一步動作。
魯拉拉拉 wrote:
目前簽約的是在台灣上...(恕刪)

魯拉拉拉 wrote:
目前簽約的是在台灣...(恕刪)

新創公司要賺錢
首先要把市場規模做大
有市場規模
要獲利就不是問題
水管、臉書...很多公司都是這要在撈錢

山葉不管背後企圖如何
他的宣示代表換電市場規格更加統一
其他廠商的加入,發展初期的費用就愈低
這就是政府跟睿能要的結果
也就是"統規"
光陽不加入統規
硬體建置成本就會非常嚇人
光陽當然也知道
所以才會需要政府的金援
而光陽的共享電池的構想
能不能在台灣盛行,真的沒有人知道
但是
在商言商
山葉的加入,就是踩在睿能的肩膀往上爬
就如同睿能當初說的
歡迎各家來談免費授權
山葉跟睿能已經談妥授權,日本人是笨蛋嗎??
三陽也可以跟睿能談授權,不用出一塊錢,馬上就有換電站可以用
又不用怕光陽吃三陽的市場

魯大~~~
算盤大家都會算
大公司後面還有很多智囊在評估、盤算
這關係著國際企業經營策略與形象
您只是敲敲鍵盤就對這些大企業說三道四
真不知道您的立場在哪裡!!!!

賺錢、賠錢
關你甚麼事!!!!
台灣機車市場就這麼大,照目前趨勢電車會持續吃掉油車的市場,但也不可能完全吃掉,比如一塊大餅,若電車市佔持續攀升到50%,意謂著其他三大廠會持續萎縮,只能吃剩餘的50%,但若油車廠商有發展電車,這樣他才有機會維持住目前的市佔率,油車電車都賣,Yamaha應該也有考慮到這趨勢,對Y牌有喜好或信任的客戶仍舊可以從油車換到電車,市佔及利潤仍可維持
目前簽約的是在台灣上市的電動機車,使用換電系統,這代表家大業大的YAMAHA的想法只是試試水溫,看看新的電動機車反應如何,使用換電系統的利潤好不好,就這麼簡單;如果市場反應不好,YAMAHA隨時可以收手,退出合約,反正一兩款賣不好就算了...
又不是說YAMAHA準備支持GOGORO佈建全世界的點,或是以後的全球電動車生產都給GOGORO

合作後,需要解決問題的還是在睿能,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在於換電系統能否永續走下去,換電系統能否走出台灣,不是嗎? 
幫YAMAHA多做一台車,會解決換電系統的虧損? 我懷疑

幫備份,是gogoro提早破產解散,或提早損益兩平,一年後應該就大勢已定,
最有價值的是電池使用大數據,再看看最後會如何運用,這才是gogoro的營運核心,
日本大公司謹慎的很,才不會這樣試水溫的。
如果已經賣一款車一兩年,即使只在台灣賣,少說也有幾萬輛,不玩了要怎麼交待??

Yamaha 採用,代表換電在台灣已成電車主流,同樣的系統在已開發國家的大城市也是可以成功的。

台灣人對自己人信心不足,要靠日本人、美國人來認可才能接受!Yamaha的加入,會讓電車在台灣的普及更快,Gogoro的車主也會有更多車型可選擇。當然樂見其成。

Gogoro在換電機車是領先全球的,佈下的專利也是很完整的(公開資訊,上專利局查很容易),Honda都不一定繞得過,Yamaha選擇合作也不奇怪的!

電車取代油車是全世界的趨勢,現在才剛開始,強強聯手是最快的策略。
當有大廠靠向某個陣營的時候
其他小廠也會逐漸靠攏
我覺得市場根本沒有選擇
靠睿能也是市場考量
除非電池突然變成100元一顆
不然換電還是會主宰電車市場一些時間

當然也希望其他陣營可以推出夠力又有競爭力的產品
這樣才能回歸市場機制
否則我怎麼看都是一廠獨大而已
我愛一條柴 wrote:
當有大廠靠向某個陣營...(恕刪)


一廠獨大才養得出商業巨獸,才是王道啊,

你想要台灣出好多個納智捷,還是要出一個高通呢?

vayayana wrote:
一廠獨大才養得出商...(恕刪)

我個人反對一廠獨大
但是其他廠卻不爭氣
所以我只好買了一台ggr2
魯拉拉拉 wrote:
目前簽約的是在台灣上...(恕刪)

什麼Yamaha可以隨時退出合約?特助你們公司都是這樣毀約的嗎?

davidlin1212 wrote:
YAMAHA隨時可以收手,退出合約,反正一兩款賣不好就算了...
又不是說YAMAHA準備支持GOGORO佈建全世界的點,或是以後的全球電動車生產都給GOGORO...(恕刪)


D大專業分析推一個

就跟德國買個幾百台來蒐集大數據一樣

難道早上要喝鮮奶

自己家就要開牧場逆...qp...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