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拉拉拉 wrote:
目前簽約的是在台灣上...(恕刪)
魯拉拉拉 wrote:
目前簽約的是在台灣...(恕刪)
新創公司要賺錢
首先要把市場規模做大
有市場規模
要獲利就不是問題
水管、臉書...很多公司都是這要在撈錢
山葉不管背後企圖如何
他的宣示代表換電市場規格更加統一
其他廠商的加入,發展初期的費用就愈低
這就是政府跟睿能要的結果
也就是"統規"
光陽不加入統規
硬體建置成本就會非常嚇人
光陽當然也知道
所以才會需要政府的金援
而光陽的共享電池的構想
能不能在台灣盛行,真的沒有人知道
但是
在商言商
山葉的加入,就是踩在睿能的肩膀往上爬
就如同睿能當初說的
歡迎各家來談免費授權
山葉跟睿能已經談妥授權,日本人是笨蛋嗎??
三陽也可以跟睿能談授權,不用出一塊錢,馬上就有換電站可以用
又不用怕光陽吃三陽的市場
魯大~~~
算盤大家都會算
大公司後面還有很多智囊在評估、盤算
這關係著國際企業經營策略與形象
您只是敲敲鍵盤就對這些大企業說三道四
真不知道您的立場在哪裡!!!!
賺錢、賠錢
關你甚麼事!!!!
又不是說YAMAHA準備支持GOGORO佈建全世界的點,或是以後的全球電動車生產都給GOGORO
合作後,需要解決問題的還是在睿能,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在於換電系統能否永續走下去,換電系統能否走出台灣,不是嗎?
幫YAMAHA多做一台車,會解決換電系統的虧損? 我懷疑
幫備份,是gogoro提早破產解散,或提早損益兩平,一年後應該就大勢已定,
最有價值的是電池使用大數據,再看看最後會如何運用,這才是gogoro的營運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