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學生說沒錢,吃飯都是問題~~ 我就想說幫幫看,了解原因幫她做理財建議。問了後:她說是想學英文跟電腦,一直被業務反覆游說,突然腦筋打結,就簽了分期付款買 英文課程和電腦課程,花了10萬。
我一直以為分期付款是信用卡(真是無知),上網才知道不是信用卡是,最新的無卡分期。 新聞如下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1118/3761943/
無卡分期遭詐騙誰來管?顧立雄:不可能像保護BABY一樣
總之,看起來政府是無作為......
我是想建議她不要還也不要理,因為她剛成年名下也無財產。 不過擔心有後遺症,想問
1. 私人公司的借貸(非銀行單位)欠錢不還,會影響學生未來的信用嗎?
2. 有人有經驗嗎? 或直接不還錢的可能後遺症為何?
我猜接下來會跟以前的信用卡討債手法一樣。先是電話恐嚇,然後又外包給某討債集團,學生嚇都嚇死。 對我們社會人事來說很簡單報警就好,反正討債公司也不敢怎樣或為了10萬就怎樣,但學生心臟小啊,先讓她知道後續演進,好安心。
denislin wrote:
網路上有學生說沒錢,(恕刪)
別懷疑,這不是詐騙
但很惡劣
這種方式已經行之有年(至少5~6年前就已經有這種方式分期)
我自己遇過一次,而且是知名的補習班"巨匠"
會讓你用這種分期的方式去支付補習費用
即使我表明可以一次付清,他還是讓我用分期的方式付款
就是要確保費用可以收取無誤(不曉得他們的人員是不是也有拉分期業務的壓力)
反正你繳不出錢,是銀行跟你的問題
銀行也很乾脆,就把債權轉賣給清算公司(講得比較好聽,其實就是討債公司)
我遇到的另一個例子是房客,有輕度智能障礙
也是簽下這種分期,課只上個幾次就沒再去了(因為除了智能上有問題,另外根本就不是本學科,完全聽不懂)
當然的討債公司就找上門
最後房客搬走,他媽媽出面處裡找市府出面協商解決(應該是解決了,但是怎麼解決我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