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若先前有讀過我文章的版友們應該知道小弟上一台GX502因無線網卡一直無法修好進出了幾趟皇家,而最後的解決方案是華碩很有誠意地退了我GX502的原價,也就是當初我在P家購入的$60900,其中廠商當然考量了這台機子至少進廠5次以上,前後更換過主機板、散熱模組、喇叭、外殼CD件一直到最近一次的AC-9560網卡,估計顧客的耐心大概已經到了極限…。

  結束我的皇家奇幻旅程後的一個月中,我考慮了ROG M16、MSI Z16(無PD充電)、RAZER Blade14(無雷電3 or 4外加記憶體on board焊死)、原已請店家下訂3070版本的M16,但缺貨嚴重,加上Reddit論壇上M16一直出現災情,小弟心裡不禁隱憂著爾後的日子裡我再被教召回皇家的畫面,經幾番內心折騰後決定先闔上敗家之眼,轉陣營,來吧~蛇蛇!

小弟最終選擇的機型是Razer去年的15吋機皇:
RAZER BLADE 15 i7-10875/RTX2080S MAX-Q/300hz IPS/1TB SSD/(8G+8G 2933)。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小弟原使用的機型西風S15
ROG GX502GV i7-9750/RTX2060 MAX-P/240hz IPS/(16G 2666)/1TB SSD/16G。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先說說主要選BLADE 15這台的幾個原因:
  1. 辦公室兩個同事都用雷蛇筆電推薦,摸過他們機子覺得質感真的很好。
  2. 原價10萬多,P家先殺到69k,隨後又殺到54k,加上Pi錢包5%另加網站活動6% P幣回饋,我的入手價來到了$48861,再送兩支巴塞利蛇滑鼠。
  3. 品牌形象,雷蛇是除了敗家之眼外我的第二信仰。
  4. 90w的2080 Super Max-Q效能釋放在laptop media的GPU排名約為第20名,高於3060離3070也不會太遠(以上皆為100w)。(附連結)
  5. 以一台電競筆電來說真的很薄,然後外觀經典不退潮。
< A面比較>
  不得不說,GX502藍銀色+髮絲紋的外觀還是很令人眷戀,機身也算薄,這也是當初會購買它的原因,但如果與Blade 15放在一起,會發現Blade 15整整比GX502再小了一個size,更薄了一些,而一體成型的鋁合金外殼設計,結構穩固性也較好,這兩項差異光是徒手拿著就很有感,不過體積並沒有替Blade 15減少太多重量,Blade 15大概接近2.2kg,拿起來較GX502沉一些,至於上蓋白光敗家之眼vs綠光信仰蛇,我是都還蠻買單的。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厚度上差異, GX502為1.99mm/Blade15為1.78mm>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 B面比較>
  240hz vs 300hz面板老實說,我還真的看不出來,使用感受都是滑順到不行,小弟玩的遊戲以3A為主,其實沒幾款幀數能超過200張,所以更新率這塊比較看不出差異,但個人認為GX502在色彩上的表現較好一些,畢竟有Pantone認證,色彩呈現比較飽滿,不過以上未經儀器測試,純屬個人觀感,然而兩塊屏幕我覺得在亮度上都還有待提升,官方數據應該都是300多尼特,室外使用或是明亮的咖啡廳背光的話就有點吃力了。然後屏幕設計上有個大下巴打上ZEPHYRUS跟RAZER的字樣應該是19-20筆電的共同設計吧…,21年產品已經往16:10盡量無下巴的屏幕邁進了,但對我來說1920*1080的素材及影視資源較多,遊戲顯卡也較能負荷,就先不追高了。

<240hz IPS/上方無視訊鏡頭>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300hz IPS/720p視訊鏡頭支援紅外線Windows Hello登入>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 C面比較>
  鍵盤配置一覽,這方面就要給GX502加些分數了,不開RGB的狀況下,視覺上真的比較帥氣,上面有設計敗家之眼快捷鍵,此設計一直延續到現在的M16,鍵程也較深,打起來回饋感很夠 ; Blade 15外觀上就比較中規中矩,雖說鍵盤的回饋力道不亞於GX502,但因鍵程較短,打起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而上面的function鍵還是有一種向Mac致敬的感覺。觸控板部分,兩台的使用體驗都很好,不過Blade 15又更大了些,操作順暢度的確有提升。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RGB燈效比拚:
  兩台都是單鍵RGB自訂,但這裡我必須誠實地說,Blade 15大勝,以亮度跟鮮豔度來說,都優於GX502,來到有點光汙染的等級,GX502在較明亮的環境下,RGB就沒那麼明顯了。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這張可看得出GX502的鍵程較深>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滿滿的光汙染>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 D面比較>
  可以看到GX502底部是完全沒有進氣口的,AAS設計的優點是膝上使用的話,熱不會直接傳導到D件,畢竟多一層懸空隔開,但缺點就是狹窄的縫隙進氣量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新款的西風會改成Ergolift或是進化成”AAS+”改成上下皆進氣的設計了,GX502在我自己使用的經驗下,有時在辦公室開了2個視頻或是幾個表格,風扇就開始轉動作響提醒同事你買的筆電很貴這樣,而GX502的AAS設計,亦無法靠加裝底部散熱墊來強化散熱。
  反觀Blade 15則是採取散熱腔+傳統雙風扇底部進氣散熱方式,這兩台實際使用的經驗,我必須說Razer的散熱模式是我比較喜歡的,在不做任何風扇的轉速調整前提下,因Blade15的散熱腔設計能將熱能平均並且傳導到鋁合金機身上,所以基本的文書處理或網頁影音瀏覽,風扇都異常的安靜,不過這樣的設計也不是沒有缺點,除了要上散熱膏拆卸散熱腔很麻煩之外、散熱腔的熱傳導到全金屬機身的速度非常之快,使用Blade15畫質開最高進行遊戲的話,我認為手是幾乎沒有辦法放在手托處的,因為真的很熱,GX502則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不過我玩遊戲都是外接2k螢幕+無線機械鍵盤,所以影響不大。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 揚聲器配置比較>
  GX502的喇叭位於D件下方,整體音質表現非常好,音量適中,低音渾厚有力,聽音樂有層次感,看影片有沉浸感,給分! 但喇叭因公差問題,撥放低音時會有明顯料件共振雜音,常使用喇叭聽音樂或影視的話,就會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華碩後來在bios310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將喇叭輸出的功率降低至約剩60%,並且移除低音的聲道,從那一刻起,這組喇叭就沒什麼特別了…,不過後續的G14/15/M16似乎已經根本從硬體上解決這個問題了。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Blade 15喇叭則是在C面的兩側,跟MAC設計是一樣的,這一組喇叭,我只能說聲音 非~常~宏~亮!,真的是大聲到有點讓我嚇到,不過音質表現就普普了,沒有什麼低音共鳴的效果,高音部分又不像Mac聽起來那麼乾淨俐落,大概除了大聲以外沒什麼可圈可點的了,而且網狀設計容易卡灰塵。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 連接埠配置比較>
右側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blade 15有tb3及標準版sd卡槽,給分>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左側
<gx502有rj45網路線孔,給分>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遊戲效能部分比較>
  處理器i7-9750跟i7-10875其實差異並不大,十代僅擠了一點點牙膏出來,如果你是很追求處理器效能的,又多用於影音轉檔工作的話,建議上11代的機子,效能有很大幅度的進步,所以這邊僅針對GPU在遊戲上友站的測試結果給大家參考:
(測試參考網站 Laptop media)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使用心得>

  在購買這台Razer Blade 15以前,版友幾乎清一色推薦我買ROG,不要買RAZER,但小弟經歷了過去2年與華碩滄桑的維修經驗+2度退貨後,這次就是抱著賭人品的心態,想試試看其他品牌,這台BLADE 15,目前使用大概3周,各方面表現都非常穩定,全金屬機殼結構強,外觀各組件公差極小無瑕疵,與我的Mac相仿,這是過去我在擁有兩部華碩產品上所看不到的,除此之外,Blade 15的網卡AX201在我家100MB的wifi竟然可以跑到89MB!對比我之前GX502上AC9560的悲劇,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遊戲效能部分,Blade 15如果以1080p設定來跑,幾乎所有遊戲都可以開到最高畫質維持在60幀以上,如果是設定1440p的話,可能就要降為中高或中等畫質才能維持相同的幀率,但對我來說已綽綽有餘心滿意足 ; 另在辦公室文書處理工作下,單純使用office及會議瀏覽簡報+LINE回訊,螢幕亮度設定50%,RGB燈效開啟,藍芽關閉,使用5小時以後電量約剩下20%,以電競筆電內建80Wh鋰電池來說,這樣的續航算還不錯,而大家最擔心的電池膨脹問題,我就交給時間來驗證吧。

  雖說小弟這次購入的是去年的機型,但我覺得以49K買到去年的機皇,CP值頗高,且筆電這種產品真的追高追不完,當下買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來談談華碩與ROG吧,我認為華碩這幾年在產品的設計與行銷、售服上有很大的進步,每一次的新品發表幾乎都是業界首創,行銷上更不用說了,大概無人能敵,售服這塊雖然常常工程師兩光兩光的,但最終結果大概也不會糟到哪裡去,真的要詬病的莫過於產品的良率與公差...真的需要再提升,這也是為什麼我先前的發文希望得到的是"產品使用者"的意見,有些產品的小毛病如螢幕邊框鬆動、喇叭音效異常、螢幕微彎曲、螢幕漏光、鍵盤波浪狀、bios更新後異常、網路異常...等問題(上述我猜很多ROG玩家遇到)、這些雖然不會直接認定為故障,但長期使用下來絕對會影響消費者的體驗,也容易成為壓倒消費者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此我還是期待華碩的進步,也許等ROG出機械鍵盤的15吋西風時(未看先猜GX703明年縮小為GX503哈哈),屆時再來回歸華碩懷抱吧,這次我就先跳槽了!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致敬逝去的GX502,熄燈。
從西風之神GX502轉陣Razer Blade 15
這家的售後很有名歐~感謝心得分享
現在就是賭人品了,之前選了一間售後特別好的,到頭來還是砍掉重練~
lqc wrote:
這家的售後很有名歐~...(恕刪)
羨慕
羨慕全額退款的部分嗎哈哈?小弟可是兩年內修來修去,修到最後是脾氣修好了。
羅婉青 wrote:
羨慕...(恕刪)
恭喜
謝謝~!
方艾文 wrote:
帥...(恕刪)
謝謝,購入新機也是挺開心的!
朱曉春 wrote:
恭喜...(恕刪)
其實現在10代 3070版的價格折起來可能也跟這台差不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