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政:加薪,是企業最傷感情,股票馬上下跌,員工沒有創新,薪水別想好

通常公司不賺錢,都是決策高層的問題,方向走錯,或用自我喜好去作決定
往往都是失敗收場比較多,怪誰呢?!
>>民國89年-99年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電子化事業群副總經理

原來紅雞被搞爛他也有參一咖
哈哈哈
看來張官人很會搞關係
科技部長
準備要來個科技炒地皮搞重劃嗎

創新,要老闆肯燒錢成立研發中心,小小工程師如何有能力創新?員工要求合理的薪水是權利,沒必要用沒創新沒資格要求加薪來欺壓員工,張部長是典型慣老闆的打手!站在資方的立場想事情,台灣勞工薪水那麼慘完全是那些CEO搞出來!自己領那麼多卻看不見勞工在哀號!創新是CEO的責任不是勞工的責任!
pigfly888 wrote:
>>民國...(恕刪)


99年是2010年,當時宏碁的股價是90元。責任歸屬應該要分清楚。
宏碁跟htc會敗,原因差不多,ceo薪水太高,沒人捨得下台,所以有功就搶,過錯就推給別人,制度不良,就無力反省,為了佔好位置,只能自吹自擂,久了就變自大,自大就不知環境變遷,只會用過去成功的那一招,一直重復用,用到被趕下台為主,兩家的ceo,很像很像。
近年最明顯的例子就是「NOKIA」!
他們公司產品在2003至2006年達到高峰,全球市佔率高達四成以上。
以設計多款式、簡約風潮深受大眾喜愛。
尤其人性化的使用介面,以及穩定的系統操控,獲得相當多的死忠消費者。
但是2006年之後收益就開始下滑,直到現在賣給微軟!
當初NOKIA 始終將焦點集中在通話等基礎功能,卻忽視了由掌上電腦作業系統的特色。
如多媒體優勢、使用者介面的自由度、觸控操作的方便性、行動上網高度整合性和商務應用等等。
等到想要急起直追時,已落後甚多了!

是他們公司的員工能力不好,沒有創新能力嗎?
還是公司的高層政策保守,沒有創新發展?
如果張先生去芬蘭當部長的話。
他大概會說前者。

bb123dd wrote:
張善政:加薪,是企業...(恕刪)


依據經建會以英文出版的「2012台灣統計手冊」,2010企業獲利近1兆8千
億元,比2003年增加了37%

企業獲利是增加的啊 相對的員工薪資增加幅度?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做決策的都是分紅費用化前領到大把股票的人
現在分紅費用化後公司不願意拿錢出來分 甚至去壓低新人薪資
以壓榨出更多的淨利 來撐住這些人的股價

Asus去年竟然在平板賣到營收突破近年新高的情況下
告訴員工要共體時艱少拿分紅 真是見識到了

毫無創意的公務人員都可以加薪3%了,
為什麼一般勞工不能加薪?
 

獲利需要擴充工程師而找不到優秀工程師的公司,自然會加薪,台塑加,台積電加。
華碩,廣達高薪工程師也不少。
薪水是供需的問題。
有創造力的工程師,還是難求啊,今天新聞不是宏達電到處被人高薪挖角。
為何被人挖角的那個人不是你?

實在想不透,張善政那里說錯。
敢講真話,不怕挨罵的官員,少見了。
另外一個敢講話的內政部長已經下台了。
 

當一個員工,或當一個主管,或當一個股東,考量事情是要全面性的。
不能單單從員工的角度來思考,要考慮整体的競爭力,加薪,能加就加,該加就加,勉強為之,員工爽了,公司不賺了,最後也是死。

找一個只會討好一般受薪階級勞工的官員,那真的太簡單了,滿地都是,跟本不用找。
這是跟昨天巴菲特的發言呼應嗎??
巴菲特:提高最低工資會打擊就業,政府應該通過提高所得稅退稅方式來幫助窮人
rexone777 wrote:
這是跟昨天巴菲特的發...(恕刪)


調高最低工資本來就是難講好壞。
問題是社會福利制度要這麼搞,搞到大家不想開公司,或開公司不賺錢,那也很無奈。

德國沒什麼最低工資這回事的。
實施奧地利經濟學派最徹底的德國,反而全球競爭力最好,這個值得深思。
德國政府的錢,都拿去幫助小資企業發揮創造力去了。
你只要有想法,有人材,就可以申請政府資助,創業天堂轉到德國去了,一個沒有最低工資的國家。


最低工資調整,薪水漲了,但工作機會會變少,好壞是很難說的。不是保障就是好事。

忘掉最低工資跟富人稅吧~台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