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 殖利率平均每年都超過4.5%以上的股票 (當初買是因為銀行利息太低)
賣掉的話 以後就沒有股息可領了 因為存很久了 成本價都很低 想要再遇到這種跳樓大拍賣的低價機會 微乎其微
不賣掉的話 一旦遇到大回檔或小空頭 股價下跌太多又很心痛 當然趁此機會也可以盡量掃貨
想請問各位前輩都是如何處置呢? 謝謝
unl7911 wrote:
針對 殖利率平均每年(恕刪)
1.市場基本面是否有改變
( 不是指財報營收下降,而是企業分到的蛋糕變小了,競爭力出問題,夕陽產業?,龍頭地位不保...等)
財報固然重要,但財報最多像成績單
例如中華電信是台灣的電信業老大哥,論資本與競爭力,都不是其他三雄能比的,
更重要的是百姓瘋狂抱怨太貴,但服務商還是用中華電信,這就是競爭力。
只要這個現像沒改變 中華電信就不貴~
但如果比殖利率與營收,每股權益,其他電信三雄的殖利率不會輸中華。
2.本身是否缺錢
(你是否要用錢)
3.要是賣了有沒有更好的投資標的可以轉換
因為比起賣掉後,認為未來會跌,等未來買回來,這種操作
不如找同類型或更好的標的換股。
假設以上三點沒半個成立,高殖利率股票我是不會考慮賣的
1.想要高賣低買
( 未來是不確定的,市場供需也是不確定的,可能看對暴跌,可能看錯暴漲,但更有可能是上下10%波動盤整 )
2.怕公司變爛
( 你在當初買這種類型的公司時,考慮的是啥?,或許公司只是一時財報不好,但實際上市場地位沒有被撼動)
3.最後用刪去法
如果沒有更好的投資標的轉換,又不需要用錢,為什麼要賣股票?
唯一的原因就是擔心之後會跌,那這個問題又來了~
沒人可以100%確定未來短期內(一周甚至半年) 的漲跌,既然不知道的事情就別瞎猜,因為按歷史經驗,除非是"飛天"像台灣目前的航運,不然大部分股票漲跌幅都維持在10%-15%左右大幅盤整~
一年過去可能實際只漲了15%~但看過去一年的震盪可能上下15%
以長線持股來說(5-10年以上)
我只這樣考慮
短線則是另一套心法
小弟本身是長短線分倉操作,不像某些高手短線能變價值投資,長線能瘋狂買賣,混合雙打。
以上為個人考慮方是僅供你參考
那假設原本100$買的股票殖利率有6%一年配6$ 現在漲到200$ 殖利率剩3%一年配6$ 你問我會不會賣
假設市場上有100殖利率5%的股票~我或許會賣一半或全部 把資金拿去投在5%的股票
賣一半是因為我這100是成本拿回來了~剩下的100是利潤投在裡面或許之後基本面上來殖利率又到6%
全部賣掉換股是因為我想要拿到更高的股息率 這樣子我增值的200$可以得到股息10$一年=5%
但如果看我原本投資的成本100$ 變成股息率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