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海(2317)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日前一口氣解除質押鴻海股票高達25.72萬張,引發市場熱議紛紛。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披露,郭台銘於上一個星期五(2022年1月7日)的時候申報,他將設質在瑞士銀行台北分公司、國泰世華銀行館前分行、中信商銀城東分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金控總部分行以及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建北分行等這五家銀行的鴻海股票進行解質;依序分別各解質了6.1萬張、2.2萬張、2.4萬張、5萬張與10.02萬張。若是以解除質押當日鴻海股價的收盤價103.5元來做計算,市值高達約新台幣266億元。而鴻海股價在次個交易日也受到此利空消息拖累影響,應聲走跌下挫。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顯示,郭台銘在2021年11月份時公告的鴻海質押張數仍達到111萬7286張,而在經過今年元月份4日解質25萬7286張之後,質押的鴻海股票張數仍餘86萬張,若以其手中持股134萬2198張來做換算,質押比約為六成四左右。
而此消息在市場傳開之後引發各方關注,投資人憂心,郭台銘解質股票是為賣股預作準備,許多股民憂心忡忡表示,「完蛋了,股價要開始跌了」、「大戶都調節了…」、「壓倒散戶的最後一根稻草」,驚呼這樣是不是不太妙了。別急,在擔心之前,先來了解一下,所謂的解質就是公司內部人向銀行贖回股票;而設質則為內部人將公司股票抵押給銀行用以借錢。法人指出,大規模解除質押,代表大股東的財務狀況好轉,或者是大股東覺得股價不錯想賣出了,但是由於大股東賣股票有一定的程序、必須得要先申報,因此股民們也不用在第一時間感到害怕。
業內人士分析,過往大股東解質賣股票,多是在公司股價處於相對高檔位置的時候,然而正值台股加權指數衝到歷史新高點位之際,鴻海過去一年以來的股價表現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在動」,郭台銘完全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把股票賣掉來套現。再加上,郭台銘先前曾經公開宣示過,他不會賣掉鴻海的股票,即便是鴻海股價創新高,他也不會賣掉。事實上,郭台銘過往的的確確是沒有賣鴻海股票的習慣,他都是持續增持鴻海股票的。
外界的解讀多半為,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這樣的一個舉動應是為了提前準備信託財產,或者是五月份時候的報稅。另外一方面,永齡基金會的高層人士也對此做出回應表示,這是創辦人郭台銘私人的事情,基金會沒有立場特別回應,創辦人股票解質,此舉是屬於郭台銘個人的理財規劃行為。
圖片來源/翻攝自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