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各位前輩們
一百萬的存股資金分散在0050 0056 台積電 玉山金 兆豐金 國泰金 台企銀 第一 台泥 華航 中鋼 等等股票 想說可以分散一點風險,也可以規避掉二代健保 請問這樣的做法可以嗎?有什麼可以改進的還是缺點?

另外我個人是想 之後配息下來的金額 優先放在除權息早的股票 等他發放下來的配息再依序放進下一次最先配息的股票 這樣是不是能在放大一點點配息滾雪球的速度呢,還是說哪一張股票配多少就把多少丟進去原本那支股票呢

補充一下
目前以下股票已經定期定額1-3年了
每個月大概扣兩萬初,身上會留10萬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也存在line口袋帳戶、Richard、永豐大戶(活存利息高一點不無小補)

想說以現在的模式大方向不變還是以存股為主,看有沒有更有效率的存股模式,能更快的增加被動收入,希望大大能指引方向,也有借出股票賺取利息(不知道這個有沒有缺點,除了拿不到股東紀念品)

存股意見諮詢
文章關鍵字
andy690690 wrote:
一百萬的存股資金分散在0050 0056 台積電 玉山金 兆豐金 國泰金 台企銀 第一 台泥 華航 中鋼 等等股票 想說可以分散一點風險,也可以規避掉二代健保 請問這樣的做法可以嗎?有什麼可以改進的還是缺點?


1) 可以
2) 缺點就是:如果股價下跌,你就虧錢

股票買賣沒在保本的
andy690690
所以盡量找一些有成長性或是相對穩定的股票
chiyenms
這兩個是完全相反的類型。所以說,你真的還不適合買股。雖說對很多人來說,要真的丟錢下去才有學習的動力,但至少不要一開始就丟太大比率下去。
andy690690 wrote:
另外我個人是想 之後配息下來的金額 優先放在除權息早的股票 等他發放下來的配息再依序放進下一次最先配息的股票 這樣是不是能在放大一點點配息滾雪球的速度呢


你對股票的運作還很不瞭解,操作性格與想法也不對、太急
看起來是個典型看到股票大漲或物價上昇急了就想進場,進場後遇到大虧就受不了的類型

你目前不適合作股票,要投的話頭半年限制在自由可用金額的 20% 內

以股票的漲跌風險波動幅度,就算只投 20%,再怎麼樣你的績效也應該會是
明顯贏過台幣定存利率(半年不到 1%)、或是產生虧損。
andy690690
基本上我已經稍微找一些我認為還不錯的股票,所以下跌太多倒是不擔心,因為下跌的多我存股的成本相對更低。
說明一下好了:

1) 這個問題,看起來是沒進場買過股票的人在問的問題。
有買過股票的,不會問這樣分散買可不可以。

2) 狀況要求:突然冒出個 100 萬整數,但又在這 100 萬內急著現在就進去,
想要一下從沒買過股票,變成整數預算內撐到極限盡快撐到最滿的邊緣。

看起來就是這 100 萬之前不是發問者在管的錢,突然變成自己可以管的預算。

如果之前本來就都是自己的錢,自己有全權的控制。
那不會有個需要嚴守的 100 萬整數金額上限。
andy690690 wrote:

另外我個人是想 之後配息下來的金額 優先放在除權息早的股票 等他發放下來的配息再依序放進下一次最先配息的股票 這樣是不是能在放大一點點配息滾雪球的速度呢,還是說哪一張股票配多少就把多少丟進去原本那支股票呢

想請問各位前輩們一百(恕刪)


〉〉〉

我自己的做法是

領到的股息會投入目前持股中

ROE 較高、第二季獲利正成長的股票

也許是目前持股中、也許是看觀察明單中

搭配股利多寡


我早期資本少時(100-200)

只有買一支心目中,覺得最好的股票

沒有考慮過健保補充保費的問題

因為也許漲高了,就賣出了

何必考慮股利補充保費的問題


中期500w時期

大概分散5-10支股票

基本上選10-30元的股票

配1-2元的股利,長期高殖利率的股票


現在持股大概有20支

但是我還是以擇股為主

沒有考慮過健保補充保費的問題

8-9月是除杈息的旺季

這個月尚未除息的有志豐、新纖、華電、居易等
andy690690
感謝大大,你的發言對我相當有幫助,找roe高或是有成長的股票投入股息這方法好像不錯,但我投資的偏金融股居多,要大漲的機會不多,也有想過要套利賣出,但這樣好像就失去存股的意義了
赤焰蒼龍
跟我差不多的存股概念。
1。
風險有兩種。壓單隻跟指數高低。
買個100家股票確實可以分散風險
但同時買在15000點這個就有的討論了。
至於二代健保的問題。
那真的沒多少錢。
你領個幾次就知道了。
丟個幾百萬以上才有機會看到。

2。
把早拿到的股息放到其他隻去
你應該連資料都還沒run一次吧
試著算一下這麼做三年會發生什麼事情看看???
因為大部分公司除息都是第二第三季。
理論上會卡卡的。
而且除息行情要提早3-5個月進去買啊。
除息前一天才買真的是被人誤導。。。。

3。
買股票要賺比別人多。
最重要的是買在便宜價。
好公司遇到鳥事還是要一直買。
天災人禍有人賣股看病吃藥。
還是要繼續買。
膽量要夠。







再來就是資金要源源不絕
講求的是資金分配的技術跟耐心。
不止投入100萬。
而是一直有100萬可以買。本多終勝。



才能做到最後一點
金槍不倒




我已經把我的心法都打在這裡了
股票短時間大漲人人都股神。
但玩個20年。30年還沒倒的才是最後的贏家。
andy690690
所以想說買0050 878 台積電季配然後除權息旺季領到多少就投入身上所持股 除權息最近的那支股票 然後配股配息有機會超過20000就跳過買最近的下一支
馬的彼
878我有買,上一期領320塊裡面只有20是鼓利,要超過20000元得買1000張!
喔喔喔。我看到你的圖了

目前投入114萬。每個月2萬。身上放10萬。

先問你自己目前15000有國安基金算不算高

覺得高的話。建議一個月扣1萬就好
累積資本。有便宜再撿
覺得低。台股有機會像巴西一樣飆上12萬點
那就多扣一點。
覺得沒差。反正長投領股利。就繼續每個月扣2萬。

目前看起來市場是還蠻有信心的。
rock255
Ok Just Do It ! 要相信你自己 ! 存股才存的久 !
andy690690
謝謝大大
andy690690 wrote:
我是覺得股市只會越來越高,因為有通膨跟越來越多上市櫃公司


這就真的沒什麼好講了,那就上漲當賺錢、下跌當學費吧。

在假設未來股市只會有上漲一途的想法下,
不管你怎麼買、通通買,有買就會有賺。

以 20~30 年來講的話,只要台灣經濟沒垮,買得夠多夠散,是會賺沒錯。
但 0~10 年這一段就很難說。
10~20 年就看你抓的開始與截止時點。

andy690690 wrote:
想說以現在的模式大方向不變還是以存股為主,看有沒有更有效率的存股模式,能更快的增加被動收入,希望大大能指引方向,也有借出股票賺取利息


這個本金量,已經有作到足夠分散就好。
你大部份是買零股,有花那個工。通常是不太想弄到那麼麻煩。

但同樣的,這個本金量,其實不太值得花太多時間操作。
花太多時間主要是賺學習經驗,
但去學正式的財務分析與 Evaluation 之類,比自己試誤有效,風險也少。

最重要的,本金量小的時候,
研究半天想賺超額報酬,還不如花在加班拿加班費或提昇本業能力有效。
特別是在 35 歲以前的話。

「存」的概念,就是你要能穩下來等時間經過。
這中間把時間拿去作其他的事。
andy690690
有道理 弄得太細太複雜把自己搞到頭昏腦脹了😂 那我想是不是就繼續維持每月定期定額這些股票 其他別想太多了?
感覺沒什麼問題,可以算一下年化報酬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