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買債券基金年費太高,想透過券商複委託買海外債券基金ETF,但配息怕被坑了

HI, ayz847 你好

不好意思,我知道問題很難被釐清,但還是提出來相互探討,希望有答案能讓我心安

1.你說 "會不會扣要看美國的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稅務經驗純熟,非美國來源收益不會扣你30%"。那麼:
1.1 美國來源收益,基金公司會扣30%給美國政府,而且不能退稅,有收入繳稅理所當然
1.2 非美國收益,基金公司不會扣30%的稅額

那所謂先扣30%,隔年再退稅,這種情況不就永遠不會成立,何來的可以退稅一說呢,綠角的文章裡也有提到退稅一說,邏輯推理上實
在想不通。
1.3 前述舉例中,台積電占投資組合比例很低沒錯,但如果台積電會這樣,那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的公司也應該會這樣,這應該就
不是台積電一家公司佔投資組合很低的問題了,而是整支債券基金中非美國公司都會這樣了,不是嗎?

去開美國券商戶頭是最省成本。
但是如果當事人猝死,美國對外國人遺產稅是很麻煩的,目前也沒看到可以輕鬆處理的案例。

owlowlowl0212 wrote:
直接去開美國卷商戶頭...(恕刪)
cavin chen wrote:
不好意思,我知道問題很難被釐清,...(恕刪)

1.我沒開海外證券戶,所以,綠角有關退稅問題,沒仔細看。
 至於綠角所謂可以退稅,是不是就是指1.1的那部分?你問綠角看。
2.國內買基金有解決稅的問題嗎?沒有。(詳見2樓)
 複委託買ETF有解決稅的問題嗎?沒有。
 海外券商買ETF有解決稅的問題嗎?沒有。
 即然都一樣是沒有,那你還執著什麼?

 玩台股就算了吧!
3.我認為,你複委託的那家券商,即然賺了你的錢,它就有義務解決你的疑問。
 何不去問問?若它回答你不滿意,換一家就是了。
4.這個稅的問題,我已經盡我所知,也已經談不下去了。謝謝!


我本人是用複委託買美國的MREITs

配息下來是有預扣30%

但是4月美國報稅季因為房地產信託類的有稅務優惠

所以他有把30%裡面的退快一半再回來

我覺得買美國房地產信託配息股票滿不錯的

證卷商也跟我說德意志銀行的優先股不扣稅(DKT)季配息,年化約7%又不扣股價

但我買的是NRZ年化14%扣稅完還有9.8%,4月又會退回2%多的稅我比較喜歡

複委託的優點是有配息需求的~配回來不用匯費!!!!

在投資也不用匯費,只有買賣手續費
黑心總裁 wrote:
只有買賣手續費 ...(恕刪)

這是關鍵字!哈~~
A大 解釋的好詳細 謝謝了
cavin chen wrote:
大家好,我的投資理...(恕刪)
謝謝前輩費心解釋,很詳細了,其他應該靠我自己,包括心理因素

cavin chen wrote:
1.你說 "會不會扣要看美國的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稅務經驗純熟,非美國來源收益不會扣你30%"。那麼:
1.1 美國來源收益,基金公司會扣30%給美國政府,而且不能退稅,有收入繳稅理所當然
1.2 非美國收益,基金公司不會扣30%的稅額

那所謂先扣30%,隔年再退稅,這種情況不就永遠不會成立,何來的可以退稅一說呢,綠角的文章裡也有提到退稅一說,邏輯推理上實


因為你搞錯了扣稅的單位,扣稅的是券商,不是基金公司

而且所謂美國來源收益(ECI)是美國註冊的基金(不管內容是是美國股票或者中國債券),美國公司的股票

如果是直接持有美國國債,ADR(例如德銀ADR) 本來就是免稅,券商也不會去扣稅,
沒有這麼復雜啦

你只要搞清楚你的標的物是不是美國公司發的,就知道有沒有扣30%或是可不可退

標的物是指原生標的物,債券ETF裡面持有債券的發行公司之類的,不是ETF的發行公司

你買個純歐洲投資債ETF(我不知道有沒有),就沒有30%的問題了

至少我的VGK股利是全退的,我是指NRA身份

daijobu2013 wrote:
沒有這麼復雜啦你只...(恕刪)


借標記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