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買債券基金年費太高,想透過券商複委託買海外債券基金ETF,但配息怕被坑了

美國公司發行的就一定扣30% withholding tax? 股息是會扣,但債息不扣.
我有投資GEK約US$10萬.
發債公司是土生土長的美國超大巨型企業;GE Capital Corporation






看看GEK的公開說明書怎麼說的. 我都領過2次債劵利息了,分文不扣.



再看看Deutsche Bank AG在美國發行的公司債,我也投了US$10萬


看看公開說明書怎麼說的,這筆投資我也領過一次債劵利息,分文不扣.



歐系公司的股票(or債劵)不預扣30%, 這句話沒錯,但很奇怪.
30% withholding tax是美國的所得稅規定,歐洲各國當然不扣30%.

但是歐洲每個國家都有獨立的稅務規定,
歐洲有的國家沒有withholding tax,但也有許多國都有withholding tax.
有的豁免股利,有的豁免債劵利息,有的兩者皆免,有的兩者皆課徵.


用二分法簡簡單單地說美國公司發行的要扣,歐洲公司發行的不扣,
稅務並非這樣一翻兩瞪眼的簡單,所以每單債劵的公開說明書都有一個章節在描述各種稅務狀況.

歐洲公司在美國上市的特別股很多,光是RBS一家公司可能就發了近10檔.
再加上HSBC Holding PLC,Barclay PLC,Aviva,Prudential,Deutsche Bank AG,
外加非金融業的公司,算都算不清. 靠不靠普,見仁見智. 不過,天下不會有白吃的午餐.
Katong wrote:
美國公司發行的就一...(恕刪)

你是本版有實務經驗的專家。我相信你說的。
世界各國法規多如牛毛,不用這麼煩腦稅不稅的問題。
規定要扣就會扣,有豁免就會豁免。
想太多,寸步難行。
iunknown wrote:
去開美國券商戶頭是...(恕刪)

在開立死亡證明後時間點由此而定
但死亡後如續用死者帳戶申請匯回款項
應該頂多被台灣課遺產稅而已吧?

如果麻煩 看能不能順道搞個信託
那要確定每個家人都會操作,還要遠端備援。
需要為了省股利30%的稅搞成這麼麻煩,說不定投資的錢會被遺忘? 而且報稅退稅是走灰色地帶。

找個殖利率低的股票或ETF節省一些稅比較實在。

瘦狐狸 wrote:
在開立死亡證明後時間...(恕刪)
謝謝 Katong大詳細回文,這是我這段時間以來得到最明確,最有信心的答案了。

Orz
請問各位先進

最近考慮買進海外公司債

想請教各位,從銀行的管道或券商的管道的優缺點

目前想到的是

銀行
1.交易成本交高(先前買進的手續費用是1.25% X 6折)
2.標的可能較少
3.需要信託費用
4.銀行買賣的價差較高 (之前是差了5%)

券商
1.投資門檻較高


請問除了這些差異, 各位先進有其他的經驗或想法嗎?

不想被抽趴,又想投資高收益債,
有個方法可以免除被抽高%數佣金(將近債息的25%-30%),又不用被抽美國稅30%(高收益債ETF)

就是自己開個美國股票帳戶,直接複製聯博高收債的前10大或20大或50大..100大內容,照單買。

很麻煩,是的,不否認。
有缺點,有的,不夠分散,限於資金有限,可能只買50支債券或以上;也沒買其他國家的債券。
投資績效可能沒聯博好,有可能;但天知道?
小額投資人不適用,也對;資金少的,這樣玩真的划不來。
建議有300萬以上的人,才來參考。
標的以美國區域為主的債券(不含其他國家,..新興國家的我還不知道可不可以債IB買)
打算放個5年以上(或更久),想把資金放在美國收債息的人才來考慮這種配置。
打算短進短出,或者台灣這邊常有資金需求需匯回的人,可能就不適合了。

------
我的作法:

以IB而言,每次最低投入2000美元(大約,要看是溢價還是折價買),
如果買50支不同的債券,約要花50*2000=100,000美元;10萬美元,折合台幣約300萬元
因有10萬美元的淨值在IB,可免除每月10美元的月費(可折抵交易費)
完成這個資產配置約要花費 1300元左右的匯費,跟約2*50=100美元/約3000台幣的交易費
以後就靜靜地等收債息了。

免管理行銷費(總費用率1.79%)及銀行保管費0.2%

首年的交易費比較:
聯博3%打三折 300萬*3%*0.3 =2.7萬 vs 自己組的債券組合= 4300元

每年的年費比較:
300萬*(1.79%+0.2%)=54,300元 每年的債券基金費用 VS 自己組的債券組合費用 0

如果放五年,聯博的費用會高達 294,200元 ;將近本金的一成

這兩篇文章也不錯,可以參考:
http://www.justacafe.com/2017/06/blog-post_5.html
http://ufshanno.pixnet.net/blog/post/65376424-%E5%B0%81%E9%96%89%E5%BC%8F%E5%82%B5%E5%88%B8%E5%9F%BA%E9%87%91---awf-(-%E8%81%AF%E5%8D%9A%E5%85%A8%E7%90%83%E9%AB%98%E6%94%B6%E7%9B%8A-)

digo1971 wrote:
不想被抽趴,又想投...(恕刪)


感謝前輩的回覆

這真的是好方法

我會考慮用這個方式買投資等級的公司債 (垃圾債的話, 感覺還是不夠分散)

感謝
digo1971 wrote:
不想被抽趴,又想投...(恕刪)

digo兄沒加槓桿?

債息平均報酬多少?
去年九月才陸續實驗買入債券跟操作選擇權。基本上選擇權sell put主要是想持有的標的才會去操作。

目前在IB部位:
債息殖利率近6%-10%的約買11檔,總金額5.3萬美金左右。

淨值56萬+槓桿44萬(IB貸款利率1.91%),約100萬總資產
這幾個月還會陸續匯過去10萬usd,以降低槓桿。

今年以來的投報率不會算,但如以IB提供的Time weighted rate of return來算是18%
我目前主要是操作option 的sell put 跟sell call;由於剛學一年,操作績效還很差。

最近震盪厲害,要保守一點了。



瘦狐狸 wrote:
digo兄沒加槓桿...(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