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我的專業:教你投資理財(共同基金篇)

> 銀行的『保管費』,是在你贖回時,銀行一次收取的;

這一點倒是要看不同銀行的政策而定。例如花旗銀行的單筆投資第一年內贖回要收3%,逐年遞減1%,滿三年後贖回就完全不收費了。

另外銀行收取的保管費是屬於費用部分,基金的漲跌並不會反映到這這筆費用,所以不需要計算在投資報酬之內。而是投資人要計算扣除費用後的獲利時,才需要納入計算的。

我自己從1998年開始投資海外基金迄今,總體而言是獲利的(我曾提過,成果就是四百萬的房貸還清了),而關鍵在於「行動力」--就是達到預設的獲利點或停損點時,真正做出行動獲利了結或停損贖回。當然,我也經過幾次僥倖貪念的考驗,才有今天的果斷力啦。

其實關於獲利贖回的部分,我的做法有彈性。如果當時那筆基金還在上漲的走勢而又沒有急用的話,我會只贖回獲利的部分,讓本金持續投資。像我投資的歐洲基金和日小基金就曾在這個策略下,達到2~3次的預設獲利點喔 (不過缺點是本金會越來越少...)
ASKA6011 wrote:
感謝,大概想問的應該...(恕刪)


這位大俠別急
待看過我全部的文章後再決定
能夠有別的選擇千萬別選定存

除非你真的錢超多
年紀又超大
不然非常非常不建議把錢擺在定存
那真的非常非常聰明有限
楚狂人的Blog:http://www.shukai.biz
其實基金穩賺的神話真的是被人建造出來。

雖然我目前基金小賺8%(我想是運氣好吧),但總覺得那不算理財。

而且就像樓主說的,基金在股市空頭的時候,會很慘。


不過我想請問一下樓主,海外基金是否也有最低持股的限制呢??
Sam-obile 懶人包 /tinyurl.com/a44xzgp
cookiess46 wrote:
其實基金穩賺的神話真...(恕刪)海外基金是否也有最低持股的限制呢??

海外基金是沒有持股的限制 ~
有單筆最少要購買3萬或5萬以上~
定期定額跟國內一樣差不多
我覺得買基金 要看該市場未來的股市成長潛力~
才有投資價值 要多找些資訊~
這樣風險會相對減少 每年10啪真的不是夢~
還有一個重點 買海外基金要找抗跌的基金~
有的以前績效很好 但是不代表景氣不好或突然有變化時不會跌很快~


這種有意義又分享知識的文章,怎麼可以不進來推一下…
近來剛開始工作,正在想說要如何有效的規劃未來的資金呢~
我覺得沒有所謂的懶人投資法
即使投資基金也一樣
有的人手上的基金可以耐心的持有三年, 然後完全空手兩年
基金只是一種工具, 一種讓我們可以跨到歐美或新興市場的投資工具
決不是神奇的免傷神投資

所以
1. 對總經的研究不可少
2. 想投錢進去的時候, 想一下這個投資是不是因媒體報導讓你很興奮??
如果是的話, 至少一年內不可買
(請自行研究媒體在第三季對能源, 黃金基金的報導)

我投資基金都做單筆, 所以比較在意時間點, 以求較高報酬率.....

近日研究分享 => 日本經濟復甦中, 逐步買進, 獲利可期
請問各位前輩:


請問有哪幾支基金是以 "環保" 產業為標的物(新能源開發除外)? 比如說資源回收、環保認證等... 我找了找卻都沒有看到,是否有哪一位前輩對這方面有經驗的可以說明? 謝謝。
我也有投資基金,大約是6年前開始投資基金,因為那個時候我是標準的月光族
(到月底一定花光光),

後來偶然看到基金的介紹,就跑去銀行那說要買基金,那家銀行沒有什麼理財專員,

只有一個服務小姐拿給小弟一疊各家基金的廣告單,然後問我要買那一家,

那時也不懂,心中想一想, 歐洲好了,就胡里胡塗的以每個月5000定期定額方式買了歐洲基金,

結果第一年賠了14%左右...........= =",

後來一方面是懶,一方面是想說這玩意大家都說要長期投資的,就不管它,

就每個月繼續給它扣款,一直到現在,

結果今年中寄來績效對帳單,獲利+74%.........

現在反而在煩惱要繼續扣款還是先全部贖回?.......

我覺得基金對於像我這種不太懂理財,(其實是懶)算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工具,

只要偶爾看一下現在的獲利狀況還有注意一下全球的經濟景氣狀態,

在加上有耐心的長期投資,應該都會有不錯的獲利,至少比定存好吧.
我舉自己的例子好了(公司名稱及基金名稱都修飾掉免得打廣告)

我是從1993年開始投入基金市場(之前研究了一年多)
一開始都買國內基金(因為那時股市開始上漲)
當時強迫自己每個月買兩萬基金(四家不同公司)留一萬應付其他所有開銷
[所以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是吃土司當三餐的]
當民國八十六年大家開始瘋狂炒股票
指數開始搭電梯的時候
我手中的每一檔基金
獲益率都超過50%
可是那時候聽信某號人物 [ 股市上萬點 ] 的迷湯
沒有辦理贖回
之後我就嘗試到了什麼叫做腰斬的痛苦.......

以下是我以去年年底的結算點來說
老牌的光X投信(被外商吃掉了)某基金
曾經讓我狂賠到只剩下30% 所以五年前(2000年)贖回
全部只剩下67% 賠掉我33%

建X投信某基金
定時定額累積五年後停止扣款放著不動
到去年為止獲益率是43%

景X投信某科技基金(國內)
定時定額一樣五年後停止扣款放著不動
上上個月忍痛贖回
因為只剩下79% 賠掉我21%

元X投信兩檔不是科技基金後來也變成科技基金的
上個月為止獲益率是28% 及 34%
我在考慮要不要等下一波股市高檔時贖回

至於海外基金
說真的我真的很後悔當初未啥要買國內基金

富X公司
北歐OO基金
淨值從318到上個月618
匯率從19多變到現在的42多
不管是淨值或是匯差
我應該都賺飽了
平均算起來獲利是180%
可惜的是四年前淨值是548的時候不知道哪根筋不對
全部贖回了
算算看也賺了超過80%以上
也算是不錯啦

另外一檔歐洲XX基金
也是四年前贖回
獲益率是63%
(如果是去年底贖回獲益率就是178%)

遠的不說
前年底為了當時馬子的業績
配合她們公司的[信用卡買基金]新業務
買了兩檔同樣都是歐洲的基金
定時定額到現在也不過才23個月
獲益率是23%及27%
暫時就繼續扣款扣下去反正不需要用到錢


我只能說
每個基金經理人的本事不一樣
所以並不代表基金一定會賺
要能適時的調整你的基金比重
(我是賺到一定比例就部分贖回 然後去投資其他基金)

但是真的不要投資以台灣股市為主要標的基金
那種腰折再腰折的淨值真的會讓你心臟病發
還有那種水餃基金的 多半也是追逐台灣股市下的產物......
真的是除了敗家之外

多看一下各位大大 賺錢實錄

才能體會 養兒方知父母恩 (養那四個小朋友)

真是 加油囉 多賺點小朋友才是真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