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大反擊-共同基金投資一點道理也沒有

共同基金投資一點道理也沒有
不知其非,久將自以為是。——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

這幾年來,你的退休金一定大失血,如果這還不足以證明共同基金產業的無能,讓我再告訴你一個事實:你已經有系統地被你信賴不已的機制洗腦,降低你對退休生活的期許。你把閒置資金透過401(k)來投資股票,或者將退休金交給個人退休帳戶(IRA),殊不知好處都讓別人給拿走了。他們才不會懷著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心情,幫你掙得優渥的退休生活,你就像綿羊一樣,他們照顧你,只為了剪你的羊毛。

你的退休金投資計畫唯一的受惠者,是那些成立這些基金的人,包括基金管理人和經理人。他們設立了一套系統,讓他們最後可以從你的資金中拿走一半到三分之二。你並不知道這一點,對不對?你以為他們只拿走一點點,事實並非如此(撐著點,我很快就會詳細說明)。

這些基金經理人之所以進入共同基金業,是因為這是個不需要才能就能致富的產業。他們不是缺乏成功投資股票的才能,就是沒有時間等待累積持股的大好時機。無論如何,他們都稱不上專業持股人。可是,你卻把錢交給他們,而且是辛苦賺來的錢,讓他們坐擁財富。

你的付出不值得
你的退休基金經理人和理財專員平均每年向你索求預期投資報酬的25%。不管他們有沒有幫你賺到錢,都會拿走這筆錢。以2008 年為例,他們總共收取了約1,000 億美元的費用和佣金,而你的退休基金淨值卻大減了40%。如果你以為這已經夠糟了,再想想看,他們拿走你獲利的25%,但實得其實超過25%。他們在你整個投資生涯中持續收取25% 的費用,等到你退休時,就有六到七成的預期獲利都被剝削??,而且,你退休了他們還不放過你。

我再次重申:你六十五歲時,有六成的獲利都被基金經理人和理專拿走。

這怎麼可能呢?你在基金公司開戶、在虛線上簽名時,他們當然不會告訴你,他們會拿走你終身獲利的六成,大大方方地放進他們的口袋裡。這是一場狡猾的騙局,道理和它的對立面,也就是囤股策略一樣,都是利用複利的概念。我之前提過,愛因斯坦曾說,宇宙間最難懂、卻最強大的一股力量就是複利報酬。你也許不會留意那些微小的手續費,但你的基金經理人早已算出驚人的累進數字。

(轉貼自天下文化‧財經趨勢報)

Living Stream wrote:
共同基金投資一點道理...(恕刪)


胡扯...

懶得說了..

Living Stream wrote:
你的退休基金經理人和理財專員平均每年向你索求預期投資報酬的25%。不管他們有沒有幫你賺到錢,都會拿走這筆錢。以2008 年為例,他們總共收取了約1,000 億美元的費用和佣金,而你的退休基金淨值卻大減了40%。如果你以為這已經夠糟了,再想想看,他們拿走你獲利的25%,但實得其實超過25%。他們在你整個投資生涯中持續收取25% 的費用,等到你退休時,就有六到七成的預期獲利都被剝削??,而且,你退休了他們還不放過你。

當投資人都是白痴嗎

最好虧錢也可以索取預期報酬

> 最好虧錢也可以索取預期報酬 ==> 沒錯呀!

基金經理費保管費,不管你有沒有賺錢都要從淨值內扣的。
因為在淨值內扣你沒有感覺,但不表示你沒有負擔

經理費+保管費合計約2%;而預期報酬率若為8%,那正好是25%,沒錯呀。

沒買過基金嗎?這些都只是基本常識而已。

鼓勵個人自己來

這樣就有很多人可以賺到錢

以台灣來說

非凡受益最多

財經雜誌書籍都受惠

當然招生的也不錯
其實這篇文章並沒說錯,基金管理費不管操作積效如何都會收,更可笑的是大
部份的主動式基金積效都不如被動的指數型基金。



真要買

請買指數型產品,ETF,台灣就是台灣五十0050
中肯

不過從上面的回言,應該了解...
還有許多人不知道這個狀況~~~

> 還有許多人不知道這個狀況~~~

這表示基金(投信)公司配合媒體,操作得很成功!該的他們賺錢。

國內有沒有投信公司上市or上櫃?
事實就是如此..

不知道的多看..多賣..就知道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