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基金?
一般我們最常聽到的基金其實也叫「共同基金」,簡單來說,當一群投資人把資金集合起來,交給專業的機構管理操作、進行投資,此時投資人除了共同承擔風險, 當基金創造出利潤時也能一同分享,這就叫共同基金。
資料來源:中租基金平台整理
基金有什麼優點?
1. 投資門檻低:許多想著要進入投資世界的新手投資人往往會因為資金過少而感到卻步。然而基金很大的一個優勢就在於較低的投資門檻,以中租基金平台為例, 無論是單筆申購或是定期定額,最低申購門檻都只要新台幣$3,000元,每天少喝兩杯手搖飲,節省下來的開銷就能無痛開始累積財富。
2. 省下精神和時間,投資交給專業的:
平日免不了加班應酬、週末又想好好放鬆或陪伴家人,就問:到底要怎麼擠出時間研究投資啊?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那基金就是很適合你的工具。 如上面提到的,投資基金就是把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和經理人管理,投資人也可以因此省下研究市場消息、公司財報的精神和時間。
3. 分散風險:
好不容易存下了一筆錢來投資,你是否會心驚驚,要是股價跳水該怎麼辦?我們都聽過「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而基金因為是募集了大眾的資金來操作,規模遠比單一散戶投資人大得多,也更能分散到不同標的,例如不同國家、區域、產業,甚至股票、債券等不同性質的標的。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基金該怎麼投資?一圖搞懂單筆投入與定期定額的差異
投資基金,最普遍的兩種方式就是單筆投入和定期定額,兩者究竟有甚麼差異?藉由以下一張圖片就能很清楚地理解:
資料來源:中租基金平台整理
單筆投入:瞄準市場行情,一鼓作氣勇往直前!
由於是一次拿出一筆資金,在進場的那一刻,就決定了投資成本,因此特色是漲跌明顯,較適合波段操作,有機會快速獲利,但整體操作風險較高,投資人需要具備判斷市場行情的能力,才能買在相對低點,賣在相對高點,假若行情判斷錯誤,跌幅也會較明顯。單筆投入適合以下投資人:
1. 手頭有一筆閒置資金可運用
2. 風險承受度較高,可接受較大波動的漲跌
3. 希望更彈性、頻繁進出市場,強調投資時點
定期定額:人人都適合的投資方式也有些小眉角!
除非你剛好有一大筆閒置資金希望馬上進場,或是投資經驗豐富的沙場老將,大部分的人都適合採取定期定額方式投資,但定期定額雖然譽為懶人投資,但也有一些眉角需要留意。1. 如果股市持續上漲,成效相較單筆投入差
因為定期定額「微笑曲線」的攤平成本效果,需要在價格有起伏,才能發揮最大功效,倘若市場情境為趨勢一路向上的大牛市,定期定額的成效可能會不如單筆投入。
2. 長期投資,但也需要適度停利
定期定額雖然強調長期投資、平均成本的效果,但景氣總有循環,當有一定程度的獲利時,搭配適度的停利操作,才能讓資產持盈保泰,創造亮眼的獲利機會。
3. 了解自己的風險屬性,慎選投資標的
分批進場可以有效分散投資風險,但在基金的選擇上仍需要留意,要挑選符合自己風險等級的產品,同時也要考量該基金的長線機會,若不幸投入未來展望不佳的市場,微笑曲線也難有發揮空間。
最常聽到、最基礎的定期定額通常是每月定期投入一定的金額,不過現在許多基金平台也開發出了更進階的功能,帶給投資人更多的便例與彈性。舉例來說,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的中租基金平台就提供自行設定加減碼的功能,投資人在初始投入時可以設定低檔時自動加碼、高檔時自動減碼,進一步優化投資報酬率。同時投資人更可以設定停利點,例如科技基金近期漲高,如果達到投資人心中期待的獲利,就可以自動停立,轉入相對穩定的債券型基金。
該去哪投資基金?銀行 vs. 基金平台
我們應該常常會聽到有長輩會在銀行進行基金投資,這主要是因為過去網路不發達、資訊流通較緩慢,銀行又是唯一的基金管道的緣故。不過銀行通常會收取申購手續費(收購時一次收取的費用,通常牌告為3%),此外還會有一筆信託管理費(每年0.2%贖回時收取),成本相對較高,無形中侵蝕掉不少的獲利。相較之下,基金平台透過集保交易,並不會有信託管理費的問題,另外像是中租基金平台今(2024)年度也提供全年的免申購手續費優惠,為投資人大省荷包!中租投顧行銷資訊【中租投顧獨立經營管理】
中租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407巷22號5樓之1(漢諾威大樓)、電話:(02)7708-8888
金管會核准字號:112年金管投顧新字第010號
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以上提及之個股、產業或投資標的,僅為參考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且不代表本基金未來投組之必要持股或投資標的,投資人須衡量自身之投資風險。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境外基金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或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中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