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 沒告訴你的真相

最新美國利率決議符合市場預期的降息一碼,但反映在美元與美國公債上的表現上卻好像是升息一碼,美元指數在公布後快速衝破108大關,美元兌台幣也一度觸及32.72,美國長天期公債紛紛呈現破底走勢,究竟聯準會政策帶給投資市場什麼啟示?
強勢美元走越久,長天期美債價格就會持續低迷

我先說結論,聯準會經濟展望將2025年降息幅度下調到兩碼與提高通膨預期,是美元強、美債跌的主因,如果後續經濟表現更好,降息幅度進一步縮減,強勢美元就能走越久,長天期美債價格就會持續低迷。

從聯準會經濟展望(圖一)中可以發現到幾個重要關鍵,我們特別將其用紅色方框標註,這三大項目分別是失業率、PCE物價指數與核心PCE物價指數,在解讀上可以視為就業市場風險高低、通膨表現與扣除高波動商品後的通膨表現。

大家可以看到在失業率方面,原本在9月時預期為4.4%,下調到4.3%自然是認為就業市場表現更好與風險更低,PCE物價指數年增率自2.1%上調到2.5%,代表通膨有進一步升溫的壓力,核心PCE物價指數則是從2.2%上調到2.5%,代表扣除掉油價與食品等商品後的通膨壓力也上升。

瑞士意外降息2碼、加拿大有政治經濟危機,美元成為熱錢聚集地

因此12月這次降息,是在經濟前景穩定,就業市場改善且通膨進一步提高的情況下出手降息,有沒有必要可能還需要時間驗證,但由於2024年降息幅度較大,自然2025年就沒有太多降息空間,當然若出現聯準會預期之外的經濟衰退,就是另一個問題。

而相對於歐元區降息幅度可望擴大,日本也暫時維持利率不變,瑞士意外出手降息兩碼,甚至加拿大還有政治與經濟危機的情況下,美元自然就成為熱錢聚集地,從圖二可以觀察到美元指數一度衝到108.485的近兩年來新高,這個現象使得技術面的大型底部進一步成形。

美元指數衝破108,具備進一步上攻機會

若從2022年9月的114.778起算跌至99.578,可以看到第一波反彈高點落在107.348,後續第二次探底則是落在2024年9月降息後的100.157,在底部墊高的情況下用衝破108來讓這個兩年大底完成,自然具備了進一步上攻的機會。

而在美國長天期公債價格持續走低的問題上,有不少投資朋友都在問說,雖然預期2025年降息幅度縮減,但至少也是在降息循環之中,為什麼長天期公債價格還是一路走低,事實上在投資償債的時候,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除了利率升降外還有通膨問題,因為公債屬於固定收益資產,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以穩定的債息為主要的投資考量點。

通膨預期越高,長天期公債價格就很難有上漲空間

假設以殖利率4%買進十年期公債,每年預期通膨為2%,可以假設至少打贏通膨還有另外2%的實質收益,但若預期通膨上升至2.5%,實質收益就只剩下1.5%,當然會讓不滿意的投資人拋售債券,而且天期越長的影響越大,所以通膨預期越高,長天期公債價格就很難有上漲空間。

金融市場本來就時常有「買在預期、賣在實現」的狀況,目前美元美債都在反映最新利率決議帶來的市場預期,投資朋友了解背後因素,就可以透過趨勢,拿捏是否延續及未來投資方向,如果接下來有轉變機會,至少在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前,都可以用就業市場的變化與通膨前景,再來觀察美元美債趨勢是否出現轉折。

大佛 李奇展12/20


以上分析師之言
為何會 "買在預期 賣在實現" 癥結就是
這樣的結果不就是符合幕後高層交代的算計
或許分析師師和他的高層也只是個小棋子 只能被投餵資訊 哪幾個有分析這塊料
也或是被利用當了幫兇 而不自知 以為自己真的在分析
這些分析是要讓至高無上的無限高深的高高層滿意 從而為韭菜鍊的一環
了解這種分析文絕大多 不是要幫助一班市井小民了解的
這種資訊不對稱的劣勢 無從破解 也不可能打破階級經濟食物鏈
是投資人的宿命和永遠的痛 你比他懂 他怎麼從你這撈錢

三個月前的數據跟現在差很多嗎 差別只有換新總統
旁支週節 避重就輕 周圍繞圈圈 完全沒正中要害 突破盲腸
還不如就新總統川普未來經濟政策 對於美債不確定性風險因素來分析一下
話是這樣說 但分析完不準的還是不準

而不敢說 的真相大實話 就是買在殖利率倒掛的價位都是盤子
殖利率倒掛終究要反轉
相信市場派聯合媒體派壟斷的騙局 遲早要還的 這就是總結

看來已重演1995年預防性降息的劇本
降息4碼 結果殖利率率從4.0 反彈到4.9
它們說這次會不一樣 其結果不變的就是他們誘騙了大家
的確會不一樣 但不會是這次
劇本總是會一直演下去
這些都不分析 寫一些事後文 無三小路用

如三個月前敢發這些文 就是良知文
如今 就只能雲裡霧裡 天花亂墜 自圓其說的馬後炮
而且還不乏暗藏司馬昭之心 仍企圖在帶風向的洗腦文

就如同我在年初 殖利率4.0時在 美債ETF股利為何與美債利率差這麼多? 之樓
發表文中提及 疾言告知網友已經超前反應五碼
而且是過度反應 我不會買這價位 如同現在美債是破盤價 低到不合理 所以來到4.75我就開始低接
之前有某個槍手反酸我 還酸到這樓來
本人就是背骨 完全不聽信狗屁分析師那套
否則不會撐到現在還沒賠 但終究賠了該賺的利息沒賺
因欠缺大開大闔執行的魄力 這個缺點我真的要痛定思痛
當美債風雲變色 一切都不如預期時
你就會想 他X的 想當初每個分析師說的頭頭是道 當初畫的餅有多大 現在臉就有多腫
現在所有分析師 幾乎異口同聲 每個都來提前反映這套
每個都慢半拍 我一年前就說了

根本跟所謂客觀數據扯不上邊 還要牽拖那微不足道的關聯性
還不如就川普未來經濟政策 對於美債不確定性風險因素來分析一下
話是這樣說 但分析完不準的還是不準
誰有資格當幕後黑手的武林盟主 這些名分析師和他的大頭捧誰的飯碗 用膝蓋想也知道
看觀眾誰有興趣再去翻一下這些傳聲筒 3個月前講的是哪一套
我前文推論沒錯 這兩天很明顯印證
降一碼 美元指數反而走高
所以美元匯率跟長天期美債殖利率連動性大
跟基準利率的連動性不大
其實深究下去 各種美國經濟因素 失業率 政府債務 通膨 關稅 進出口 匯率政策 所影響美元強弱
都是環環相扣
綜合各項指標判斷 到最後就產生了 美元匯率跟長天期美債殖利率連動性大 的結果 但不及於殖利率倒掛
因為殖利率倒掛=人為騙局 開樓文第4點

所以結論 美債發越多 = 殖利率飆高 = 美元越強勢 這真的很弔詭
HK_Sung
另外經濟變數多有內生性的特質,多是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相關性的強弱及時間上的延遲也端看當時的情況,所以說一百個經濟學家會有一百零一個預測就是這個道理。
股海蜉蝣
感謝提供專業見解
分享網友的文章 是否採信作為投資依據 投資朋友請自行判斷
但我個人認為美債天量氾濫的情況下 不至於會重演30年前的戲碼



不說廢話,直接附圖,給各位看 1991年 跟1992年 跟現在 聯邦利率 差不多的時候!!美債長債的殖利率狀況!

1991年 9月,美國的 聯邦基準利率 是5.24 (如左下圖)

ps:是不是跟我們這次2024年9月降息前的聯邦利率5.25 利率差不多呢!!

1992年 12月,美國的 聯邦基準利率 因為當時的降息,來到3.17 (如右下圖)

ps:1992年12月的聯邦利率3.17,是不是跟今年2024年九月開始降息後,我們這波 預期的 一兩後達到的 降息程度,差不多呢,可能這波最多就是降到3.25-3.5附近吧,沒關係,我們假設降息很順利,多降一點,降到跟1992年12月那時的3.17,跟那時候的聯邦利率一樣低。那你有想過 這波降息, 若一兩年後降息結束時,真的降到了3.17了,而長債殖利率 若已恢復正常化時,那長債殖利率 還可以上升到多高呢??? 答案在下面告訴你,但答案會很可怕!!

此刻, 現在2024年10月,聯邦利率是4.75,而20年的長債殖利率這幾天已經瘋狂上升,來到高達到4.65了,光是升到4.65,美債etf 的價格,就跌到讓很多人債券etf投資者 哇哇叫了。

試想,但若一兩年後,真能順利降息到3.17 那麼低(跟1992年12月的聯邦利率一樣,都是 3.17),那長債殖利率為了達到正常化,要比聯邦利率還高,還可以再升到多高呢???(( 我暫且1992年用10年期長債殖利率 來看即可,因為一時之間,找不到20年期長債殖利率的數據))那時,長債殖利率已恢復到比 聯邦利率 還高的正常化狀態,當時的 長債殖利率,居然可以達到6.92 那麼高!!

你沒看錯,就是6.92(就在右下圖)!此刻是2024年10月的,20年長債殖利率 就已經升到4.65,讓一堆債券投資者受不了啦。試想,若一兩年後,順利降息,聯邦利率降到到3.17那麼低時,像1992年12月一樣,長債殖利率居然還有機會上升到高達6.92那麼高!!(長債殖利率由現在的4.65 ,經過一兩年降息結束,還可能上升到6.92 ,那美債一路下跌,若一路抄底,跟本抄不完底呀!!)

我沒有P圖,也沒亂說,我只是舉一個血淋淋的例子,讓大家感受一下。如右下圖的情況,當年的聯邦利率已降到3.17, 但長債殖利率是可以比 聯邦利率 還高出那麼多的,是真的可以來到6.92的。

因為最近 ,一直看到有人在說,要等20年長債殖利率上升到4.75,或4.8或5.0以上,就差不多是底了,就可以來分批抄底美債etf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勸退有這種想法的朋友們。試想,若未來這一兩年,若一路降息,債券殖利率為了恢復正常化一路上升,債券etf價格將一路跌,你是有多少本錢,可以讓你一路抄到殖利率升到6.92呀!!

降息循環中,長債殖利率 恢復到比 聯邦利率高 的正常化過程,是一定也必然會發生的。但是,要高多少才會正常呢,是高1%? 高1.5%? 還是高2% ? 這就不一定了!!但是,你至少也要等到長債殖利率 升到比當時的 聯邦利率 還高1%時,你再進場美債etf 來抄底,才不會太吃虧呀!那時候再抄底,或許,運氣好一點,還有機會賺到 降息循環後期 的美債etf 價差( 可能有機會因再降息,而美債etf價格上漲的價差!!)

所以,最近,若覺得 長債債券殖利率 已升的夠高,美債etf已跌得夠低,想衝動進場抄底美債etf的朋友們,請你先忍一下,多花個十秒鐘,再仔細看看及思考一下,右下圖的血淋淋得真實狀況。若一兩年後,聯邦利率 因為降息一路降到3.18附近,而長債殖利率若恢復正常化,都還有可能升到6.92那麼高(而現在才升到4.65而已,還有一大段空間上升,代表債券etf價格還有一大段可下跌),你若覺得你能接受這種極可能發生的狀況的話,那再進場抄底吧。

雖然,未來會怎麼樣變化,也都很難說,雖然 歷史不會重來,但總會驚人的相似。希望本文可以幫到一位剛入坑的債券新手或是幫助到一位老手都好,那也就不枉我這篇打這麼多字了!

若覺得本文不錯的,請按讚,感恩啦!
承上文 此次美債的殖利率倒掛是否為鞏固美元霸權計畫
疑點1
鮑爾憂慮未來通膨降速 可能黏著度很大
預告未來降息將轉為鷹派
明知不確定性如此之高 加上川普效應的不可預測 為何執意12月降息1碼
反而引發對未來通膨疑慮再起
搞得降息一碼變形同升息一樣 長債跌得滿地找牙

疑點2
堅持降息 不就助長通膨持續惡化
因此讓長天期債眷殖利率合理維持高位 師出有名
使大量美債投資人無法解套 原來想要炒短賺價差的只好改成長線持有或持有到期以減少虧損
可以使短線資金轉換為長線資金 讓大量資金以債劵資產形式鎖在美元 以鞏固美元的霸權地位

疑點3
基準利率 與長債眷殖利率 何者與通膨數據 有較大的關聯性?
但調降降基準利率 卻不一定有助於降低美長債殖利率 中間相關係數是否小於50%?
這波鋪天蓋地美債傾銷下出售的的天量美債 企圖控制較低之基準利率
延長高通膨高原期 支撐長債殖利率不墜 代之改以低利率的短天期美債 借新償舊

疑點4
殖利率倒掛是否為一場人為操控騙局
殖利率倒掛是對未來經濟前景悲觀
以投資心理學 越悲觀越該要買長債
即使是之前一位酸民之言
希望發生經濟崩盤 以追求長債的價差利潤 將非常可觀
我不否定他這個極端說法
預期經濟崩盤前 長債的需求會非常搶手
長債也會應趨向價高低殖利率
但是否是被刻意塑造硬著路假象 至今沒有發生
長債殖利率倒掛態勢因此逆轉
加上一大票被幕後黑手吸收以 執行 美元鎖定 美債套牢 任務分析師的推波助瀾
績效斐然 竟然套了一缸子
始料未及的是 為了穩定經濟 所採取預防性降息 即使終端利率降至3%
長債殖利率仍將維持高位 甚至不降反升


這些思考有時我自己也覺得天人交戰 若從不同角度觀點切入 也非全然能夠說服理智
畢竟以美國巧奪天工的割韭菜大法 我們這些初級的門外漢想一探究竟
恐怕有心無力 不得其門而入 遑論看出門道 還是必須保持高度風險意識 不容輕忽
然如同我一貫的推論 在天量美債的利息壓力下
應該很難有本錢 以30年前 這種操作方式 長久維持
希望這些疑慮 是多慮了 若不幸言中 美債投資人恐有劫數
股海蜉蝣 wrote:
試想,但若一兩年後,真能順利降息到3.17 那麼低(跟1992年12月的聯邦利率一樣,都是 3.17),那長債殖利率為了達到正常化,要比聯邦利率還高,還可以再升到多高呢???(( 我暫且1992年用10年期長債殖利率 來看即可,因為一時之間,找不到20年期長債殖利率的數據))那時,長債殖利率已恢復到比 聯邦利率 還高的正常化狀態,當時的 長債殖利率,居然可以達到6.92 那麼高


我想提醒幾點:

1. 降息周期開始後,引導期限利率正常化,一開始長天期殖利率變化(靠上升)比短天期還快,產生熊陡現象,為的是要快速逆轉殖利率倒掛異常,快速拉開利差。此時長天期債劵不漲反跌!

2. 如果因經濟原因,FED加速降息,此時FFR會降得比長天期殖利率還快,產生牛陡現象,這裡就是盲點,FFR降得比較快,不代表長天期殖利率不會降!如你例子中的一樣,長天期從1990/7的8.43降到1992/12的6.94。



此時雖繼續拉開長短利差,但從降息開始至此,持有長天期債劵者是有獲利的。

3. 從90年代至今,長短利差是逐漸縮小的,尤其2008金融海嘯後,美國國債發行量暴增,影響了長天期債劵的殖利率,但利差縮小不代表沒有利差,持有周期應該選擇降息的開始至下次升息的開始。

股海蜉蝣
感謝HK大 非常合理的觀點與 非常寶貴的資料 但以第3點來說 殖利率高點與降息的開始 仍有不小時序差距 比如此次降息的起點 反而是近期殖利率的低點
HK_Sung
投資抓最高最低很難,能掌握相對高低,我覺得就可以了!
股海蜉蝣 wrote:
1992年 12月,美國的 聯邦基準利率


時空環境不同了。

1992年 12月,美國的國債總額4兆美元,
同一年,美國的GDP約6.52兆美元,
那個年代USA的經濟成長率約3.5%,
3.17%利息支出沒什麼負擔。

現在國債到達破紀錄的36兆美元,
比GDP高出20幾%,還在迅速攀升,
利息的年支出就超過1兆美元,比國防預算還高。

所以...當年的戲碼會重演?
謝謝指教 我完全同意以上觀點

感謝HK大的推論觀點和 太經典的資料圖 信手拈來切中要旨
有圖有真相 真的佩服


但我想以下兩點 我可能會以回溯開樓文或本樓發文資料來進一步釐清 也或許會邊看邊找新的資訊 剛好有看到就來貼上
1.每次殖利率倒掛的成因 是否根源於快速升息 還是經濟崩盤前兆 但後者似乎有了QE 就不太成立
2.是否每次降息週期之前 都逃不過殖利率倒掛的命運
3.10年期殖利率從1990/7的8.43降到1992/12的6.94 但20年殖利率依舊堅挺維持在7.39 紋風不動
剛好以目前在台熱銷最力的幾乎鎖定在20年公債ETF 在當年 20年公債ETF幾乎無利可圖
或是轉到現代也可能成為獲利最低的一群 這種巧合 讓人覺得隱情不單純

如果有有10年期和20年期的 可能會得到更明顯印證

以您第3點10年期和基礎利率的利差河流圖來看 含1989 2008 2001 2020 2022~2024 有殖利率倒掛
除2020那次屬於天災造成倒掛 其他都是人禍
這次倒掛史上最嚴重 竟然沒有崩盤 顯然傳統經濟本質 已經被萬能QE打亂


但不容否認 我們都被狗屁傳聲筒媒體 和推銷分析輸所誤導
上了代價高貴的一課
認清降息1%並不代表美債獲利16%
股海蜉蝣 wrote:
1.每次殖利率倒掛的成因 是否根源於快速升息 還是經濟崩盤前兆 但後者似乎有了QE 就不太成立
2.是否每次降息週期之前 都逃不過殖利率倒掛的命運
3.10年期殖利率從1990/7的8.43降到1992/12的6.94 但20年殖利率依舊堅挺維持在7.39 一點都沒降



1. 倒掛成因多數是投資者認為未來利率會低於現在利率,所以買進長天期債劵,造成需求增加,殖利率反而降低。而利率未來會低於現在就是經濟會著路的一個信號。

2. 不一定,葛林斯班在1995年7月6日開始降息那次,就沒有倒掛。



放大看:




3. 這點是資料不完整,美國FRED數據資料庫剛好這段資料沒有,程式顯示前次最近資料而造成。
Market Yield on U.S. Treasury Securities at 20-Year



很多美國經濟數據資料,在早期都不是有紀錄,或記錄不完整、破碎化,只能用替代數據來表現。

補上FFR vs 20y, 平坦的部分是缺資料的部分:

HK_Sung
已補上
股海蜉蝣
HK大 感恩
借用HK大的圖

2001紅圈圈這個點 就是我比較憂慮的這個點
處在降息循環 20年債殖利反而上升大約比基準利率高出 75個基點 0.75%維持半年
對照現在也就是有可能突破5% 昨天約是4.8%
不同在天量美債的局勢下 有沒有可能 歷史會重演 我們再看下去


再對照10年期公債殖利率 差不多大約比基準利率高出 75個基點 但為期間小於半年
比20年期債比較短 大概只有兩個月



如果這次是走是紅色方框的這段就恐怖了
這就比較類似類似目前預防性降息
只降個4碼後就停了 然後20年期的殖利率開始拉高 帶動美元走強 或著互為因果
時間剛好在亞洲經融風暴前 這段剛好是強勢美元區
美元指數強升 台幣兌美元 從25:1塊 變成35:1 維持到1998後 發生亞洲經融風暴
是不是有一點巧合的恐怖 希望這次不會再重演
強勢美元如何割韭菜的文章 因不是本樓主旨
不多贅述 有興趣網友可以網上找找

以下美元指數歷史
hermas
市場預期明年利率大反彈
股海蜉蝣
我想有可能川普政策 很難跟降通膨聯想 減稅關稅 都與降通膨背道而馳 如果都付諸實行 那就演變成美債大屠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