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死亡率遠遠高於鄰近國家


美國CDC的最新數據,焦慮值滿點:幾乎每五個感染新冠的成年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有長新冠

後續痊癒後還是個大問題哩,20%機率長新冠那真是生不如死
燈塔國長新冠是直接列為殘障人士
國內好像都不注重這個
香港死了 10110 人, 死亡年齡中位數是......86歲 !
這班老人不肯打疫苗, 想早點去見閻王, 自找的.

p33mcv wrote:
蠻奇怪的,為什麼其他...(恕刪)
BigMac4Diet
據說是受台灣新聞影響,怕打疫苗有後遺症...
dhc1473
打疫苗有後遺症...還真多
MICHAELCUB81 wrote:
我不是醫生,不過我也...(恕刪)

第一次看到死亡率這樣比較的....
死亡率 跟染病率的比較 是要看時間點的
舉例來說 新冠開始的點
死亡率偏高 主因是 沒被注意的血氧量 以及 疫苗 特效藥尚未開發

現在多數開放國家死亡率低
則是因為特效藥物 疫苗開發 以及 有效治療(治療經驗已經很多了)
的結果
台灣現在死亡率偏高
是跟其他國家在同期相比
這絕不是可以用 因為資訊比較發達之類的結果論來回推

台灣 使用新冠特效藥 比例偏低
健保(醫療機構) 對於特效藥物的使用 設置的門檻 是高於其他國家的
加上慢性病患比率過高(台灣洗腎 心肺之類慢性病比例是世界第一的)
慢性病患普遍都有體力偏差
而現時的新冠變異 初期對於體力消耗 相對於一般感冒是比較偏高的
另外 血氧差 也是普遍出現在慢性病病人身上

-----
台灣因為防疫政策關係
現在應該處於 染疫的高峰期
更高密度的用(特效)藥應該是可以抑制死亡率
BigMac4Diet
[拇指向上]
答案很明顯
貪腐政權強推假疫苗,擋國際認證合格疫苗
一步悠然,一世逍遙。 Z的個人網站:http://zerozlin.blogspot.tw/
dgame
死亡率偏高 跟 特效藥物 年紀長者有比較多的慢性病 這兩點關係可能比較多(疫苗普及率 台灣已經很高了)
ZEROZ
笑話,國外就沒年長者、慢性病?一開始不擋合格疫苗死亡人數不會這麼多。疫苗普及率是後來擋不住民眾的憤怒才開放合格疫苗提高的。還想幫貪腐政權洗地。
我感覺打越多染疫人越多

沒用針 傷身針, 打3針隔壁老張39幾 ,5/29確診,昨天11/07又確診。打心酸
(他老婆上上週確診)
herblee
您不知道這個病毒的S蛋白帶正電,能靜電吸附,抗體是擋不住的,無法阻絕境外,因為這超出液遞免疫所能做的!打四劑仍有6.9%突破性感染,是被感染後才靠細胞免疫清除,活化T細胞啟動才降低了重症死亡
herblee
不是打心酸,如果沒打,T細胞沒有記憶未被啟動?病毒長驅直入,就會像2019年的武漢,倫敦,紐約轉肺炎需要上呼吸器,擠爆醫院沒病房只能住停車場
瑞典是從頭到尾都沒有嚴格封程防疫的國家,
超額死亡率和鄰國相比




herblee
瑞典的長者疫苗注射率有多高?60-69歲93.07%,70-79歲94.48%,80歲以上95.66%, 當然重症死亡率低
台灣是口罩疫苗打好打滿國家, 打越多染疫人越多

台灣已晉升第17名了 ,瑞典還42名
https://is.gd/S090pG


sabinehua wrote:
瑞典是從頭到尾都沒有...(恕刪)
herblee
餐廳還是會脫口罩,這個新冠不是傳統病毒, 不會像傳統病毒能以中和抗體綑綁,進而阻擋病毒嵌入ACE2受體, 這個病毒帶電能以氣溶膠靜電吸附黏上來感染
如果你感染了新冠病毒,你的一些器官可能會衰老 3-4 年:研究

Ziyad Al-Aly 博士說:“你可以開始考慮讓 COVID 幾乎成為衰老的促進劑。”

https://abc7news.com/amp/covid-long-haul-study-aging-faster-after-organs-kidney/12340213/

盧茲·佩納
2022 年 10 月 18 日,星期二

對數百萬以前感染過新冠病毒的美國人進行的研究表明,他們的一些器官衰老速度加快了三到四年。

舊金山——經過兩年半的COVID研究,科學家們看到了第一個數據點,證明 COVID 感染後人體器官發生了巨大變化。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中心主任 Ziyad Al-Aly 博士說:“你可以開始考慮讓 COVID 幾乎成為衰老的加速劑。病毒感染會加速人的衰老過程。”退伍軍人事務部聖路易斯醫療保健系統研究和教育服務主管。

Al-Aly 博士收集了全國數百萬人的數據。他們對長 COVID 、大腦中的長 COVID和心臟中的長 COVID 的腎臟結果的研究具有相似的模式。相關:返回掩蔽?灣區衛生官員說,如果我們今年秋天看到 COVID 激增,這是有可能的, All 指出多個人體器官在 COVID 後衰老得更快。大多數發生在住院的人中,但也有一些人有輕微的 COVID 症狀。

Al-Aly 博士說:“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幾乎是三到四年,”並補充說,“我們所看到的是,人們在感染後的一年中失去了大約 3% 到 4% 的腎功能。那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三到四年的老化。

我們將這些發現交給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傳染病專家 Michael Peluso 博士。他的團隊是該國最早於 2020 年 4 月開始長期 COVID 研究的團隊之一。

“在聖路易斯弗吉尼亞州的 Al-Aly 博士小組在試圖確定人們在他們之後經歷的問題方面非常重要有 COVID。尤其是有人感染 COVID 後對器官系統的影響,”Peluso 博士說,並補充說,“現在,

Peluso 博士說,他的團隊知道為什麼某些器官在 COVID 後可能會老化或受傷。

“關於可能導致長期 COVID 症狀的一些理論包括病毒的持續存在,因此不是病毒來來去去——它會持續存在、炎症、自身免疫問題。微生物組的變化。我們體內的好細菌屍體,”佩盧索說。

儘管需要更多年的數據,但 Al Aly 博士認為,這種增加的衰老過程最終會停止。

“我從數據中得出的預感,以及我希望這最終會變平,並且有一些早期跡象表明,風險或腎功能下降確實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平,”Al Aly 博士說。
p33mcv wrote:
蠻奇怪的,為什麼其他國家的人死的比較少?而且我們還在高原期。有医生解答嗎?

每10萬人死亡人口:

(台灣,55.2), (韓國, 57.1), (日本,35.8), (新加坡,30.9),(越南,43.9), (泰國,47.1), (香港,141.0)

台灣的死亡率並沒有遠遠高於鄰近國家
台灣的"死亡率"並沒有比較高
這是 Google 的數字
台灣 13198死亡/ 789萬病例數 為 16.72 / 每萬人

日本 47133死亡 /2270病例數 為 20.76 /每萬人

南韓 29390死亡 /2590病例數 為 11.34 /每萬人

越南 43166死亡 /1150病例數 為 37.53 /每萬人

泰國 32995死亡 /470病例數 為 70.20 /每萬人


為什麼其他國家的人死的比較少?
死亡率 的分母是 罹病病例數 , 分子是 罹病死亡數
死亡率會增加 , 在分子是因為死亡數增加 , 但是65+以上是高危險群 , 增加的病例若是65+以上, 死亡率上升機率高,若增加的病例是年輕人, 因為死亡率低,一旦罹病放入數據當中,不增加分子,反而可以放大分母,拉低死亡率

減少65+以上的病例 , 或65+以上雖然罹病,但能對抗病毒,就能降低死亡率
死亡率最低的紐西蘭, 65+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接近 100%
比台灣低的南韓 , 60歲以上. 疫苗接種率89.8%接近 90%


新加坡第1-2劑 , 60-69歲完整接種疫苗達90% , 70歲以上達84%


台灣長者的疫苗接種率比不上這些國家,65歲以上1,2劑都還不到90%加強劑在65+以上只有77% ,75歲以上只有69%



但是台灣年輕人1,2劑打超過 100%,第三劑注射也比65+長者高 , 但年輕人死亡率本就低 , 不如 65歲以上高危險群對於死亡率的效應

65+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 是左右"死亡率"的最大因素
p33mcv
他們確診已經停止通報了。
終於有人想到台灣死亡率高的問題,

政府還在防疫好棒棒。
肅清台灣終戰的日本狗
herblee
台灣的死亡率並不高,比日本美國德國法國都要低,65+以上第三劑還有77.4%仍然是前段班 , 只是還有更高如南韓新加坡瑞典達90%,甚至紐西蘭達100%的國家
MOOMS
那種神奇算法就不用拿出來 總數?每月?每週? 話都你在說 光每週對比日本 換算全人口就知道高很多 這還不包含政府不面對的黑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