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醫師寫的,很多部分看不懂,看得懂的部分覺得很可怕。
底下的留言討論區還有更多的內容。
顛覆思想的心得:高端疫苗(假如有過三期)似乎比AZ、BNT、默德納好,前者是傳統,後者是創新。版主只推薦中國的滅活疫苗及高端的Subunit vaccine。

A-Z疫苗裡面是甚麼?
有人詢問版主腺病毒載體疫苗的長遠副作用,如果你看懂下面的文章,大概就不會去打A-Z疫苗了。
A-Z疫苗裡面是甚麼?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722288/
A-Z疫苗是用感染黑猩猩的腺病毒DNA genome來攜帶新冠病毒的Spike protein cDNA,如上圖的紅色部分。腺病毒Genome的部分基因(E1及E3)已被人工刪除,因此腺病毒進入細胞後,病毒本身的DNA genome進入細胞核不會複製,只會表現腺病毒蛋白及新冠病毒Spike protein的mRNA。請注意Spike protein cDNA前面有一個CMV promoter,它是用來驅動Spike protein大量表現。請不要只看Spike protein,A-Z疫苗的腺病毒進入細胞後,會製造12個腺病毒的蛋白(灰、黑、藍箭頭)。

Spike protein被細胞分泌出來後,會誘導B cell產生抗體,請注意,腺病毒會進入全身細胞表現Spike protein,因此細胞會成為CD8+ T cell攻擊的目標(95%以上的人類先天就有CD8+ T cell可辨識Spike protein為外來抗原,因此感染後不會發生重症)。此外,上述 12個腺病毒蛋白若被Class-I HLA表現在細胞膜上,也會成為CD8+ T cell攻擊的目標。打A-Z疫苗會吸引你的CD8+ T cell去攻擊表現Spike protein的腦、心、肝、肺、腎細胞。

為何我要打疫苗讓全身細胞大量表現新冠病毒的Spike protein及腺病毒的12種蛋白?

自然界的腺病毒是從呼吸道及腸道入侵人體,免疫細胞會形成層層障礙阻絕病毒進入血液中。正常情況下,腺病毒感染會局限在呼吸道及腸道,很少進入血液中。然而,腺病毒載體疫苗是將腺病毒直接打進人體。任何病毒進入血液中都有機會引發血液凝集,造成血栓。

腺病毒引起的血栓
https://jvi.asm.org/content/81/9/4866

流感病毒引起的血栓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582236/

腺病毒載體疫苗會引發微細血栓,血栓包住病毒,然後被肝脾清除,這是病毒進入血液後,人體正常的抗病毒機制。在某些人的某種情況下,微細血栓可能聚集,異常的血栓可能塞住心臟或腦部的血管。長期的副作用是CD8+ T cell對全身細胞的攻擊,造成Silent death。為了對抗新冠病毒,蓄意給自己製造一個自體免疫反應,可謂得不償失。

如果真的需要打疫苗,最好打滅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或次單元疫苗(Subunit vaccine)。滅活疫苗含有整個病毒的屍體--Spike、Membrane、Envelope、Nucleocapsid四種蛋白;次單元疫苗含有Spike protein的部分片段。兩種疫苗都會加入佐劑(Adjuvant),吸引Dendritic cell過來吞食疫苗,疫苗中的蛋白進入血中若被Naïve B cell抓到,該B cell就會活化產生抗體。這兩種疫苗不像mRNA疫苗及腺病毒載體疫苗會讓外來的RNA或DNA進入全身細胞大量表現Spike protein,因此誘導產生的抗體不會比mRNA疫苗及腺病毒載體疫苗多,短期的臨床試驗會發現效果是mRNA疫苗 > 腺病毒載體疫苗 > 滅活疫苗。

長遠來看,T cell immunity勝過B cell immunity。mRNA疫苗只讓全身細胞大量表現Spike protein,沒有模仿感染去誘導T cell immunity的Trigger point,即使Dendritic cell會吃進Spike protein,但不痛不癢又能怎樣?CD8+ T cell天生對Spike protein無感的人照樣沒感覺。但滅活疫苗及次單元疫苗會用佐劑去激怒Dendritic cell,就像民國五六十年代吃飯時吃到一顆石子會生氣一樣(誰洗的米?),Dendritic cell發怒後會回到局部淋巴結去向Th cell告狀(誘導T cell immunity)。腺病毒載體疫苗是有活性的病毒(Trigger point),誘導T cell immunity的機會也比mRNA疫苗大。

新冠病毒只在小於0.05%的台灣人引發重症,你遲早會被感染,一有感冒先兆就吃Nexium(耐適恩40 mg) 1# BID + Erythromycin(紅黴素250 mg) 2# BID,即使不打疫苗,你遲早會產生對抗新冠病毒的T cell and B cell immunity。
登記起來好好研究,感謝樓主費心翻譯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自然界的腺病毒是從呼吸道及腸道入侵人體,免疫細胞會形成層層障礙阻絕病毒進入血液中。正常情況下,腺病毒感染會局限在呼吸道及腸道,很少進入血液中。然而,腺病毒載體疫苗是將腺病毒直接打進人體。任何病毒進入血液中都有機會引發血液凝集,造成血栓。

這點也是反疫苗人士常談的點,注射到血液與自然感染途徑不同,因而引發的反應也不一樣

天然免疫系統運作機制不允許病原:如病毒、細菌、重金屬直接進入體內,而疫苗卻是直接以皮下注射強迫送到血液或肌肉內,跳過天然免疫機制。這始得免疫程序失效,要不短路。人工接種疫苗,與自然感染不同,免疫系統失去了對抗病原的機會。

少了這些程序,人工注射病原,因身體無法適當抵抗,有時會導至低级别慢性疾病。因為天然防禦步驟未被激活,身體無法採取有效方式消除錯誤,自我痊癒。換句話說,注射疫苗無法讓身體有效獲得免疫力,有些急性的病例,會有腹瀉症狀。
Lisa_Hsu wrote:
登記起來好好研究,感謝樓主費心翻譯

不是我翻譯的,是醫師教授部落格裡的文章,
部落格裡還有更多的文章與討論,令人耳目一新,
應該說是他的觀念非我們及歐美醫界目前檯面上的主流,但卻都能論據有典。

這是他在另一篇文章中的回覆,看那日期,預言有點準。
硬推高端的結局
訪客 於 2021/06/13 15:42
希望如版主所言:再過一個月,病毒的命運會像進入磐石軍艦那樣突變成Inactive mutant,失去感染力。
家有孩子在專責病房照顧確診者 ,孩子不敢回家睡覺 ,做家長的每天心情七上八下 。
-------------------------------------------------------------------------------------------------------------
七月初每日確診會降至兩位數, 兩位數(90-80-70-60-50------)會持續下去, 然後居家篩檢會開放, 年底前會降至20上下, 居家篩檢會篩出許多輕症及無症, 讓這數字(20上下)維持很久, 真相就是如此.
wleemc 於 2021/06/13 17:33 回覆
=============================================================================================================================
訪客 於 2021/06/21 14:53
版主6/13回覆:七月初每日確診會降至兩位數, 兩位數(90-80-70-60-50------)會持續下去, 然後居家篩檢會開放, 年底前會降至20上下, 居家篩檢會篩出許多輕症及無症, 讓這數字(20上下)維持很久, 真相就是如此.
才一週後的今天就降至75了 !代表沒靠現在的疫苗也ok 。
------------------------------------------------------------------------------
一直有Infectious mutant從機場帶入萬華茶室,才有北台灣的疫情爆發。當萬華茶室不再有新的Infectious mutant進入,疫情會跟磐石軍艦一樣,經過兩個月的突變,停留在台灣的新冠病毒會轉變成Inactive mutant,只與少數人共生。
wleemc 於 2021/06/21 15:07 回覆
我是覺得這類的文都有問題
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這方面的專業(包含我)
這類的文章說的都是專業的
但是都不是全面專業的
假設評估一支疫苗一共需要100個專業的點
那這些專業的文章只說了其中的1~2個
那就算邏輯思維不錯的人看了文
覺得文章寫的應該是對的
但一樣不夠具備夠專業的知識來判斷
所以疫苗發表要把數據論文發到專業的醫學期刊
給相關專業的人來論證評判

以需要佐劑的疫苗來說好了
對人體來說
佐劑對某些人會產生過敏的(所以等於疫苗的過敏+佐劑的過敏)
要知道嚴重的過敏會造成死亡的
且嚴重的過敏醫學很難處理
所以會有某一派的人覺得使用佐劑的疫苗是落後技術
應該不要用這類的疫苗

那從過敏的觀點來看
會使用佐劑甚至還不是只有使用一種佐劑的疫苗不就變得不好了

但這樣就變成從某個觀點看而不是太全面的觀點來評估

所以交給這類真正專業的人去從論文數據看
不然就得看一堆這類的資訊
有夠廣泛的相關這方面的基本邏輯基本知識
可能可以比較用夠廣的角度來評估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lawtaipei
同意
economic wrote:
我是覺得這類的文都有問題(恕刪)

很多人也是如此認為,
也在他的文章底下留言討論或是尋求建議,
他也會回答。
若看文章很吃力,直接看留言區討論也可以明白教授的想法。


這是硬推高端的結局文章底下的一則討論。

訪客 於 2021/06/17 23:12
教授:已經27位長者猝死了 。
誠如您昨日說的 ,打AZ 若身體承受不了, 死亡是疫苗注射後的常態.
教授,你親手養過腺病毒嗎 ? (我也好奇這點 )
===============================================================
https://digitalcommons.library.tmc.edu/dissertations/AAI9964745/
這是我的博士論文

AZ疫苗注射後,腺病毒會在一兩個小時後循環全身,並進入全身細胞,肝脾最多,其它器官平均分布。約12小時後,當Spike protein表現在全身細胞時,被CD8+ T cell發現,就會攻擊表現Spike protein的細胞。細胞死亡數超過某個量,CD8+ T cell會被Treg制止,對年輕人還好,但80歲以上的老人死亡5%細胞,支撐他們最後的樑柱就垮了。
wleemc 於 2021/06/17 23:36 回覆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很多人也是如此認為,(恕刪)


他這種觀點我是相信疫苗開發會估算到
例如你這邊下面貼的
那80歲他覺得有風險
可疫苗有針對年齡層去做實驗阿
一開始可能19~65歲
然後針對老人 青少年 小孩
劑量調整那些
實驗會做啊
一定會實驗到一定安全度才會開放大量施打
所以他說的風險在實務操作上應該都不大了

然後某些如他說的血栓那些
最後務實上只是看機率的
因為不可能100%都安全的
所以只要科學風險可以接受
實際上還是會覺得那還是打吧
不然每種疫苗都有不同的風險
不存在100%安全的疫苗

然後我覺得AZ這類很大的優點是成本低
世界上起碼幾十億人是窮人
只能用得起這樣的
東西是非常好
買不起那一點用都沒有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關於新冠肺炎疫苗的文章被他歸類於
免疫學這個目錄下,
文章有點多,還在消化中。

這是他的預言

北台灣這波疫情何時結束?
新冠病毒對華人的感染力不強,最強的病毒株是源於武漢的原始病毒。當病毒大流行時,我們只會注意感染力變強的突變株。有趣的是,新冠病毒在華人身上會突變產生Inactive mutant(失去感染活性的突變株),然後莫名奇妙消失。磐石軍艦群聚感染即是一個封閉的活體實驗室,744名官兵於2/21登艦,4/15離艦,病毒在艦上經過八週的突變,很神奇的是,官兵離艦休假與家人及女友相聚時,36名確診官兵身上的病毒沒有傳染給任何軍艦以外的人,官兵所到之處,小吃店,百貨店,摩鐵,KTV都安然無恙,代表官兵身上的病毒已進入Inactive mutant。當病毒失去繁殖能力,我們也無法找到自然下的突變點。

從台大公衛的血清抗體陽性0.083%可推估,截至去年五月,台灣有19000人曾感染新冠病毒。過去一年半,新冠病毒一直從機場進入台灣社區,病毒在台灣人身上一直像磐石軍艦官兵那樣突變成Inactive mutant,我們沒做普篩,因此不覺得病毒存在。

柯P於5/14在萬華開設篩檢站,掀開從機場到茶室的秘密,不難想像一直有人把新種病毒從機場帶進茶室。萬華茶室所醞釀的一波一波疫情早就存在北台灣,以前沒做篩檢,就讓它擺著,波起波停,從未中止。觀察磐石軍艦的群聚感染不難發現,官兵的免疫系統用八週便可馴化帶入艦上的新冠病毒。從機場到茶室一直是病毒的溫床,只要掀開溫床,疫情兩個月便會完全結束。可以預期,從萬華茶室散布出去的病毒會像磐石軍艦疫情那樣莫名其妙地消失。如果陳時中有防疫的Sense,當初就該請台大公衛擴大抗體篩檢,萬華地區異常高的血清IgG/IgM陽性反應會提早曝光。

以上只是版主個人的觀察,準不準,只能靠時間來判定。
blu4526
以前應該有人跟川普說過一樣的話吧?就會 "莫名其妙地消失" 了
JM-James
種牛痘是否有相關性
早安!
不同廠牌疫苗數據比對,是需要!
但同廠牌,不同代工廠,施打後有狀況,分析成分比對,來釋疑,不是更簡單,更需要嗎?

施打日本代工AZ後,死亡數成為災難,讓多數民眾驚慌!
第一批AZ(韓國代工、分兩次進來)與第二批AZ(日本代工),除了施打年齡層不同,是否做過比對?
因為來源不同,施打後又有大狀況,做比對,應該是基本的分析與判斷,但資料?

日本AZ施打後有大狀況,有傳日本不送疫苗過來了,
現在100萬劑AZ疫苗,又傳要過來,不覺得又不符邏輯?
將來若公布驗的結果~
是三批AZ都公布,還是只公布日本捐(不分第二、三批)與第一批(韓國代工)的數據差異?

從去年的蓋牌?今年一開始病毒株定序比例資訊(後雖補了一些)?到出事了疫苗資訊比對?
不說超前佈署,針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公開透明未見,黑幕阻礙我行?
-----------------------------------------------
6/29日指揮中心數據~
新增54例
校正回歸0例
境外0例
死亡8例(累計643例)

6/15至6/29 施打AZ疫苗後 死亡 累計240例
祈願 枉死冤魂 安息!確診微恙者 安康!無辜善良民眾 平安!
-----------------------------------------------
都知-民粹對社會環境與風俗習慣的影響與傷害。
都知-不要臉、堅持、堅持不要臉,不可取。

風俗民情,移風易俗,近來台灣是何種風俗,果現今一一浮現。(悲情台灣,續演中)
基礎若無平穩踏實,說將來如何燦爛,是妄想(建築危樓、黑心食品、詐騙集團(不論金錢或思想)...皆如是)

走過留痕,慣久成習,人在做,天在看,心多善,慧更好。
(不是口說(話術、包裝),而是實行(尊重、不昧心算計))

罩護口!勤洗手!有不舒服就近就醫!還是要繼續自強!
為這片土地的人們,祈福!
能平安度過此次人禍,護住下一代的健康與聰慧,找回有四維、八德的寶島榮景

不論有無確診,徵狀,呼吸道保養很重要!
不要小看流鼻水、鼻塞、有痰,一定要清除,甚而就醫醫治,還是慎重為上!
罩護口、勤洗手,五官黏膜莫亂留!

國際合格疫苗快進來,不是只有救北部,而是救全國!
祝 大家平安!
祝福 中華民國!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95%以上的人類先天就有CD8+ T cell可辨識Spike protein為外來抗原,因此感染後不會發生重症

有沒有疫苗差別在時間

如同疫苗施打後2~3週才有完整保護力
雖然95%的人天然免疫力能抵抗新冠病毒
但是未必能撐過這2~3週的免疫力觸發期

打疫苗可以提早觸發免疫力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打A-Z疫苗會吸引你的CD8+ T cell去攻擊表現Spike protein的腦、心、肝、肺、腎細胞。

喔,怪不得有小孩子死掉了,原來打疫苗跟得病差不多,好厲害的疫苗,科學家真是懂人類的免疫系統
乾脆直接吸病毒,這樣就不用等疫苗了

13-Year-Old Michigan Boy Dies 3 Days After Second Dose of Pfizer Vaccine, Aunt Says ‘Moral, Ethical, Health’ Questions Need Answers

“A week ago today my brother’s 13-year-old son had his 2nd covid shot. Less than 3 days later he died. The initial autopsy results (done Friday) were that his heart was enlarged and there was some fluid surrounding it. He had no known health problems. Was on no medications.”

“一周前的今天,我哥哥 13 歲的兒子打了第二針。 不到3天,他就死了。 最初的屍檢結果(週五完成)是他的心臟擴大了,周圍有一些液體。 他沒有已知的健康問題。 沒有吃藥。”



https://www.reddit.com/r/askscience/comments/o79u81/do_mrnaviral_vector_vaccine_adverse_events_have_a/

A lot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vaccine (from the mild sickness the next day to clotting and myocarditis) mirror the actual symptoms of covid(Mycoarditis did show up as a symptom). To me, that suggests that these are all caused by the body mounting its defense against the virus, or what it thinks is the virus, and not the virus itself.



I believe we'll have to wait for future studies to know for sur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