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王CTWANT] 美國宣布11月初開始,外國旅客須完整接種疫苗才能入境,我國研發的高端疫苗恐被排除在認可名單之外,國家政策基金會批評,政府從疫苗採購、研發、邊境管制、疫苗護照等措施不斷失誤。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則點出,台灣防疫缺乏「尊重疫苗」4字,完整接種疫苗入境一律要關14天,失去打疫苗的意義,台灣的防疫排名也跟著不斷下降。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台灣防疫缺了「尊重疫苗」。(圖/國家政策基金會提供)
國家政策基金會今舉辦「新冠肺炎疫苗發展的瓶頸及解決之道」第16場座談會,邀集醫界與觀光業專家,討論疫苗護照、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研發趨勢等議題。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直言,政府在疫苗採購與研發議題交代不清,疫苗護照更是討論了好幾個月,卻不見具體進展。
王任賢指出,台灣需要「尊重疫苗」,3+11並不是真的大破口,它是一個事件,而3+11這整起事件才是破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弄出破口,卻用把疫情處理好當成一種驕傲,「陳時中說謊的底氣是哪來的?」
王任賢分析,3+11鬆綁是一回事,當時的背景還有疫苗數量不多,僅有10萬劑AZ疫苗,結果用了800多條人命為代價。之後機組員入境政策改回5+9,雖然仍有Delta入境,但一下就處理完了,差別就在於第1劑疫苗施打率已來到40%,病毒很難傳出去。
「疫苗一出來,整個不一樣了,這才給陳時中有說謊的底氣。」王任賢說,如果給了疫苗,3+11與5+9會是一模一樣的快速處理掉,而不是花上800多條人命,這就是不尊重疫苗的結果,再延伸過來,就是疫苗護照問題。
他表示,美國之後要規定打2劑疫苗才能入境,或許還會加些抗體檢驗,但仔細看後面政策,民眾不需要居家檢疫,直接進去美國了,他們尊重疫苗。
「那台灣呢?」王任賢說,打完疫苗入境台灣,照樣居檢14天,搞不好還要多7天,那民眾幹嘛打疫苗?這也是不尊重疫苗結果。疫情指揮中心擔心突破性感染,王認為本來就會發生,但會很容易撲滅。
根據彭博的評比,台灣防疫排名從7月開始落後,7至9月都落後給其他先進國家,主要評比指標包括疫苗覆蓋率、邊境封鎖、航班載客率、接種疫苗者的活動自由度等。
王任賢表示,新冠肺炎已經流感化,未來的重點是開放、拚經濟,目前還在嚴管的國家剩下中國,人家經濟力雄厚、有本錢關,台灣再關下去就垮了。
Smithmsads wrote:
[周刊王CTWANT] 美國宣布11月初開始,外國旅客須完整接種疫苗才能入境,我國研發的高端疫苗恐被排除在認可名單之外,國家政策基金會批評,政府從疫苗採購、研發、邊境管制、疫苗護照等措施不斷失誤。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則點出,台灣防疫缺乏「尊重疫苗」4字,完整接種疫苗入境一律要關14天,失去打疫苗的意義,台灣的防疫排名也跟著不斷下降。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台灣防疫缺了「尊重疫苗」。(圖/國家政策基金會提供)
國家政策基金會今舉辦「新冠肺炎疫苗發展的瓶頸及解決之道」第16場座談會,邀集醫界與觀光業專家,討論疫苗護照、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研發趨勢等議題。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直言,政府在疫苗採購與研發議題交代不清,疫苗護照更是討論了好幾個月,卻不見具體進展。
王任賢指出,台灣需要「尊重疫苗」,3+11並不是真的大破口,它是一個事件,而3+11這整起事件才是破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弄出破口,卻用把疫情處理好當成一種驕傲,「陳時中說謊的底氣是哪來的?」
王任賢分析,3+11鬆綁是一回事,當時的背景還有疫苗數量不多,僅有10萬劑AZ疫苗,結果用了800多條人命為代價。之後機組員入境政策改回5+9,雖然仍有Delta入境,但一下就處理完了,差別就在於第1劑疫苗施打率已來到40%,病毒很難傳出去。
「疫苗一出來,整個不一樣了,這才給陳時中有說謊的底氣。」王任賢說,如果給了疫苗,3+11與5+9會是一模一樣的快速處理掉,而不是花上800多條人命,這就是不尊重疫苗的結果,再延伸過來,就是疫苗護照問題。
他表示,美國之後要規定打2劑疫苗才能入境,或許還會加些抗體檢驗,但仔細看後面政策,民眾不需要居家檢疫,直接進去美國了,他們尊重疫苗。
「那台灣呢?」王任賢說,打完疫苗入境台灣,照樣居檢14天,搞不好還要多7天,那民眾幹嘛打疫苗?這也是不尊重疫苗結果。疫情指揮中心擔心突破性感染,王認為本來就會發生,但會很容易撲滅。
根據彭博的評比,台灣防疫排名從7月開始落後,7至9月都落後給其他先進國家,主要評比指標包括疫苗覆蓋率、邊境封鎖、航班載客率、接種疫苗者的活動自由度等。
王任賢表示,新冠肺炎已經流感化,未來的重點是開放、拚經濟,目前還在嚴管的國家剩下中國,人家經濟力雄厚、有本錢關,台灣再關下去就垮了。
台灣防疫缺了「尊重疫苗」? 是在說什麼 ? 完全看不懂
怎麼到現在, 資訊如此清楚, 還在 『押寶疫苗』 ?
這又不是在賭博嗎 ?
對於新冠肺炎 SARS-CoV-2 ,這個病 疫苗只是防疫的一部份
以為疫苗萬能 ? 了解實況後反而發現, 是口罩更有效
所以, 了解這個病毒很重要
要知道這個病毒從哪裡來的? 有什麼特性 ? 才能防治
並不是以為這個病毒 和 以前的 流感 一樣? 打了疫苗就壓下來 ???
如果以為這個 "武漢新冠病毒" SARS-CoV-2 和以前的自然病毒一樣 ? 以為打了疫苗可以不必戴口罩? 還歐國杯足球賽群聚? 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不是個普通的 自然界病毒
以色列 全國 疫苗注射達到全體人口的 156% , 但是解封後每天仍然有300個新增病例 , 接種兩劑仍確診,以色列媒體質疑「輝瑞疫苗」效力 。
越南近日傳出53名醫院員工打完2劑AZ疫苗仍確診的事件,但當地衛生部門認為,任何疫苗都非100%的防護力。
南韓衛生單位表示,至少3人接種了輝瑞或AZ疫苗後,還是感染了新冠肺炎。南韓官方初步判斷,這些人可能在接種前就感染,或是在接種後、產生免疫力之前染疫。
美國華盛頓州有102人,在打完全部疫苗後兩個星期左右,仍然確診新冠肺炎。目前華盛頓州衛生廳已經著手調查。
印度裔美國傳染病專家卡比拉(Rajendra Kapila)醫生,他生前曾接種兩劑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疫苗,因為赴印度北方省(Uttar Pradesh)加茲阿巴德市(Ghaziabad),照顧生病的岳父,不幸染疫後,6月3日病逝。
「龐德女郎」蕾雅瑟杜7月10日傳出確診新冠肺炎,蕾雅瑟杜正在拍新片,每天都接受檢測,不過還是在拍攝期間染疫,得到1次陽性結果。她已經接種過2劑疫苗,她目前沒有症狀,在巴黎住所居家隔離中。
台灣 南投一名44歲婦人,境外移入案12294,4月曾在美國接種完2劑BNT疫苗, 6月3日搭機返台居家檢疫期間,確診新冠肺炎,連幫忙送飯的丈夫也因此染疫;婦人的Ct值是25.46,她的先生是17.97。
桃園一名護理師案14351, 接觸到案14010,因此確診,但該名護理師已接種過2劑AZ疫苗, 但她PCR結果顯示Ct值仍有35;王指出,由於確診護理師本身沒出現任何症狀 。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有護理師打過二次疫苗仍然染疫,據了解,該名護理師在專責病房工作,相關醫療人員每周都會採檢,卻在6月23日發現該名護理師確診 。
宜蘭案14265為長年定居美國的70多歲男性,去年底曾在美國確診,今年3月在美國完成2次BNT疫苗注射後於5月返台,但老翁在返美前自費採檢陽性確診。
以為打了"疫苗" 就沒事 ????? 以為依靠"疫苗"就能檔住 ?
忘記這個病毒 感染 , 不一定需要 ACE2 受體
這個病毒還有 『靜電吸附』的能力 , 不必受體也能感染
最早是這一篇 論文
https://www.minervanett.no/files/2020/07/13/TheEvidenceNoNaturalEvol.pdf
The Evidence which Suggests that This Is No Naturally Evolved Virus
A Reconstructed Historical Aetiology of the SARS-CoV-2 Spike
Birger Sørensen, Angus Dalgleish & Andres Susrud
Immunor & St Georges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國倫敦聖喬治大學的腫瘤學教授達格利什(Angus Dalgleish) 和挪威病毒學家索倫森(Birger Sørensen)去年研究新冠病毒,並共同撰寫一份22頁的報告,發現 新冠病毒的棘蛋白上有4種並列的胺基酸且都帶有正電,這使得病毒能夠以『靜電吸附』 牢牢吸附於人體細胞帶負電的部分,這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播能力特別驚人的原因。索倫森表示,由於帶正電的胺基酸會互相排斥,會因此自然界中連3個排成一列的狀況很少見,更何況新冠病毒有4個並排,磁鐵正電端會互斥跳開, 無法放在一起? 自然界如何能同時讓4個帶正電的胺基酸並排?共存? 唯一方法就是實驗室人工製造。

Spike 三聚體中可以看出,大多數陽性帶電氨基酸位於Spike棘突蛋白附近或頂部,為受體結合域提供了一個pI=8.906,而 Cov-2 特定的 Cys538-Cys590 鹽橋salt bridge帶來了 526-560 的額外電荷(甚至更高的 pI=10.03)通過 Cys391-Cys525 到受體結合基序旁邊的位置(其中 ACE2受體位於)。
正是這一點促進了新冠病毒有受體+靜電吸附雙模式能力,兩種方式任何一種都能結合 ACE2 和/或輔助受體/附件受體。
因為 打完號稱 保護力最強 的 BNT 二劑 ? 在以色列每天仍有 數百人感染
因為這個病毒根本就不是過去的 自然界病毒 , 可以用產生『中和抗體』的方法去 中和了病毒

擋得住 靜電吸附 嗎 ? 擋不住
剛開始不能講明 , 不能自己承認在S蛋白上動了手腳 , 在上面增加了 "正電荷" ?
所以 , 用心良苦創造出一個 "氣溶膠" 的名詞 ?
來說明這不只是 "飛沫" , 還能黏上去
剛開始沒有人能了解 , 這冠狀病毒不是飛沫傳染嗎? 一定距離就會掉到地面, 怎麼會是黏上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會飄?氣溶膠 "空氣傳染 ? 沒有靜電吸附黏得上嗎 ?
產生『中和抗體』是以往 對抗自然界 病毒的方法
但是 , 這個病毒還有 『靜電吸附』的能力 , 不必符合受體也能感染
有很多篇報告都顯示 , 這些正電荷群 的結合 目標 是 帶負電荷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醣 (HSPGs)
人類宿主細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醣 (HSPGs) 是由含有多個多硫酸化糖胺聚醣鏈的核心蛋白組成。
具有與肝素Heparin相似的結構。
這一篇
Three-fold mechanism of inhibition of SARS-CoV-2 infection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pike glycoprotein with heparin.
arXiv:2103.07722
實驗證據表明帶負電荷的HSPGs 作為共同受體,通過結合Spike棘蛋白,利於 SARS-CoV-2 黏上人類細胞。
結合肝素鏈的棘蛋白, 模擬後獲得的結構顯示為分子靜電映射到它們的表面以顯示部分帶正電荷的路徑,
可與肝素 31mer 結合。肝素以帶青色碳元素著色的棒狀表示形式顯示。
黃色虛線顯示棘蛋白和肝素之間的 H 鍵。close封閉和開放open的插圖構象突出了肝素和 RBD(T345、
R346、N354、R355、N360)和 S1/S2(R682、R683、R685)HBD 表示

另一篇報告
SARS-CoV-2 Infection Depends on Cellular Heparan Sulfate and ACE2
Cell , VOLUME 183, ISSUE 4, P1043-1057.E15, NOVEMBER 12, 2020

帶正電的氨基酸位於 ACE2受體另一端
與 SARS-CoV-1 相比,SARS-CoV-2 S 一連串的帶正電群的肝素結合位點 , 可能介導了與肝素的增強相互作用,並且這種變化是通過少至兩個氨基酸取代 Thr444Lys 和 Glu354Asn 演變而來的。

圖H,SARS-CoV-2 顯示帶有一群 正電荷(顯示為藍色) 而 相比之下SARS-CoV-1並無增強的正電荷

這一群帶正電氨基酸 K444 R509 R346 , R355 K356 R357 R466 和肝素的結合數 及 使用分子操作環境 (MOE) 軟件評估肝素-蛋白質接觸和能量貢獻表明, 與帶正電荷的氨基酸 R346、R355、K444、R466 和可能的 R509 有很強的相互作用。 貢獻的能量 如圖

此外,除了 SARS-CoV-2 中的 Asn354 是 SARS-CoV-1 中帶負電荷的谷氨酸殘基外,預測與寡糖協調的其他氨基酸殘基是保守的。除了進入受體 ACE2 和跨膜蛋白酶絲氨酸 2 (TMPRSS2) 之外,SARS-CoV-1 已被證明與細胞 HS 有相互作用。
但是 和 SARS-CoV-1 帶電相比,SARS-CoV-2 有增強的正電荷群 , 能和 帶負電荷的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醣HSPGs結合,獨立於結合Spike棘蛋白ACE2受體的模式 ,利於 SARS-CoV-2 黏上人類細胞 , 以雙重結合模式去感染人類細胞。
用插頭 VS 插座 來解釋
什麼樣的抗原 → 引發特定什麼樣的抗體
台灣 A 型插頭是 兩個平行的金屬片直插頭 , 接上的NEMA 1–15規格 直縫的插座
歐洲C 型插頭具有兩個直徑為4毫米(0.157英尺)的圓頭探針 , 是插入 CEE 7/16 規格 的雙孔插座 ,並無法插入 NEMA 1–15規格 直縫的插座 。
"抗體" 如同買了IKEA 的插座安全蓋 , 擋住了插頭(病毒) , 病毒就進不了插座(人體受體)
不同的病毒 , 有不同的抗原 → 產生 特異性抗體
但是 , 象印熱水瓶的電線插頭是帶磁性 , 接近就會吸上水瓶上的插座
然而武漢病毒 SARS-CoV2 , 是以病毒外殼的Spike protein( S蛋白)嵌合人類ACE2受體 , 當疫苗進入人體內,會遇到先天免疫系統中的抗原呈現細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像是巨噬細胞、樹突細胞。
這些細胞會吞噬掉疫苗顆粒,然後再分解這些疫苗顆粒,之後將部分抗原片段(S蛋白)表現在細胞表面,並轉移至淋巴結,進而活化適應性免疫系統的T淋巴細胞或B淋巴細胞,藉此產生具抗原特異性的細胞性免疫反應或體液免疫反應。

且會產生免疫記憶作用。當下次再有相同的Spike protein( S蛋白)的病原體侵入體內時,就能讓人體很快辨識,再次產生免疫反應,且會比之前來得快又強。
疫苗促進B淋巴細胞產生中和抗體 ,擋住 S蛋白嵌入人類ACE2受體 。
疫苗促進T淋巴細胞進行被感染細胞清除 , CD4+ T細胞活化殺手CD8+ T細胞後,細胞毒性T細胞(CTLs, killer T cells)負責殺傷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清除掉病毒 。
所以口罩還是要戴好 , 口罩過濾具靜電吸附功能,能濾除90%以上的5微米顆粒

CDC 的數據 , 戴了口罩死亡率會降低 59%

最好還要用上"抗病毒藥物" , 印度就用了 Ivermectin 伊維菌素
非洲人為何沒事 ? 因為 造成 武漢新冠肺炎 的 重症基因 , rs35044562 風險等位基因的單倍型來自 Vindija 33.19尼安德塔人
《Nature》 The major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severe COVID-19 is inherited from Neanderthals
是的,年齡跟宿疾(三高)也會影響是否重症化,但以遺傳因素來說,這個基因的影響最大。
南亞約 50% 的人和歐洲約 16% 的人攜帶此種重症基因。
現代人是出非洲之後才遇上 尼安德塔人
尼安德塔人衍生的單倍型在非洲幾乎完全不存在, 非洲人沒有遺傳到 尼安德塔人 的重症基因
對抗這個病毒 ? 並不是疫苗 萬能 ? 必須是 檢疫隔離 + 口罩洗手消毒+疫苗+抗病毒藥物 多管齊下
疫苗只能擋住 S蛋白嵌入人類ACE2受體 , 擋不住病毒以 靜電吸附黏上目標細胞
雖然無法擋住病毒侵入, 病毒還是會進來,被驗到PCR陽性,但是疫苗 仍然事先讓T細胞產生了免疫 。 疫苗能減少重症及死亡 。
打疫苗後 T細胞會記憶這個病毒 ,病毒進來後, 會活化殺手細胞展開毒殺。 最終清除掉病毒 。
疫苗還是要打足打齊 , 但是疫苗只是防疫的一部分 , 不是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