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本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舊在延燒中,就在昨日(2022年5月8日)的時候,國內死亡人數創下波段新高,日增十二例死亡,邁入兩位數大關,而今天(2022年5月9日)也同樣新增十二例死亡案例;每日新增的確診人數更是已經連日突破四萬例大關,疫情持續大爆發絲毫不見趨緩,令各界是憂心忡忡。
英國知名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日前以一篇名為「台灣因其黃金標準的防疫戰略享譽世界,如今卻面臨『染疫死亡率恐飆升』」的報導為題,指出台灣在短短的數個星期之內,從單日數百例的確診數,直線式躍升為單日新增數萬例的確診數,認為台灣正在面臨可怕的「垂直彈跳式感染軌跡」,恐怕在今年(2022年)夏天以前,將引發前所未見的高死亡率。
《每日電訊報》的該篇報導提出警告,台灣曾經作為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公認模範生,但是因為解封得太快,未能夠及時宣導以及超前部署,恐怕在今年的夏季前將造成前所未有的死亡率。並還以香港的疫情參考推估,如果台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的接種率都沒有再提升,假若根據香港的疫情死亡率來做計算,那麼接下去恐怕將會有二萬二千名的老年人死亡。報導表示,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低死亡率只不過是假象,大約需要二個星期至四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才會真實呈現。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台灣靠著和中國大陸類似的嚴格邊境管制與清零政策,成功地一定程度上抵擋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並有效地遏制感染擴散和死亡人數。不過,這篇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直言,這一次迎戰Omicron變種病毒株,台灣面對疫情解封得太快,未及時超前部署,反而是邊做邊修改方針、且戰且走式地調整,這在防疫戰略上而言毫無疑問是個「不智之舉」。
以新加坡為例,從去年(2021年)夏天開始,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感冒化之後,由於做好了基本前置部署,並提供居家者適當且適時的醫療建議,包括了遠距醫療和電話諮詢等等,確診者在家就能夠獲得仔細的指引資訊,因此緊急醫療量能也得以被保留給最為需要的人。反觀台灣,很顯然地現階段檢測量能以及醫療量能已經被推至極限,各大醫院被擠爆,長長的隊伍等著做核酸檢測(PCR),更不用說為了搶買快篩試劑在藥局門口大排長龍的群眾,醫院及醫療資源在某種程度上早就不堪負荷。
對此,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認為,在台灣所有的部門中,醫療體系還是表現最好的,相信台灣社會、醫界力量,遇到怎樣大的困難都可以撐過去。另一方面,對於英國媒體的警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星期日下午的記者會上強調,「會參考相關預測理論根據,趨吉避凶盡量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控制好。」陳時中指揮官也坦言,隨著國內確診的人數越來越多,重症的比例會稍微提高,為了「減輕照顧量能」,輕症患者以及無症狀患者確診之後要自己照顧自己,讓有限的醫療量能著重在中重症,才能夠把疫情控制得更好。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