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小孩有兩個,一個確診,但由於住公寓大樓,兩個小孩睡同一間,現在雖將他們分開,但是所有的衣物、書本還有床全部都是一起的,想請問等七天隔離後轉陰,那這間房間要如何清消,怕另外一個小孩回來住後感染到
有一種工業用的蒸氣燙衣機
在服飾店常用到 把試過的衣物吊在衣架上燙的那種東西
基本上只要你看的到的東西全部用那個燙過一遍大概就 ok 了
簡單 好操作 無毒 快速
但是
1. 不是每個人都有 而且很貴
2. 擋的了這次 擋不了下次 正腐說了 自立自強 自主應變
只能希望千萬不要轉重症就好
碼的 家裡小孩昨今大考 挫在等⋯⋯
喔喔 想到還有一個方式 當年流行SARS 的時候的燻醋
用熏精油的方式 倒一些白醋在精油盤上加熱
門窗關好 然後開始加熱 算好時間 人離開家
等幾小時 回家後 開窗通風 等酸氣散去
有印象的人應該都記得 當年 sars 到處都是酸味
這方式 我是不推薦的 但在沒辦法的時候 也就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vivian917 wrote:
,想請問等七天隔離後轉陰,那這間房間要如何清消
上蝦皮買一個10g以上臭氧機,千元上下,房間門窗緊閉,下門縫塞毛巾,開半小時產生高濃度臭氧,靜待2小時後開窗吹散臭氧。臭氧會自然分解成一般氧氣,分解過程就在殺菌(強氧化),過一段時間濃度就為自然降低無害,留下一股曬太陽的味道 (強烈陽光也會產生臭氧)。
這樣相當於所有東西在大太陽下曝曬整天,效果類似死外線殺菌燈但比較方便而且沒有死角。
如果房間門縫不能確實密封,乾脆全部到外面晃一晃,整個房子一起臭氧消毒。機器規格盡量買大一點,價錢都差不多。
不過要注意的是,"高濃度"臭氧是有害氣體,會造成肺部不適,機器運作時人不要待在屋內,進屋後立刻開門窗通風吹散殘餘臭氧。
01newbie wrote:
COVID-19是病毒,不是細菌或塵蟎等微生物。
離開身體,一段時間後就失去活性了。
最可怕的就是口罩!一張圖告訴你,新冠病毒在口罩、衣服可存活多久
2020-04-23 09:55Heho 文、圖/盧映慈

新冠病毒可以活得比我們想像的更久!醫療口罩真的能重複使用嗎?4月2日時,發表在世界最權威醫學期刊之一《刺胳針: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COVID-19病毒基本上可以在各種常見表面存活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以上,而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外科口罩」。
這份由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做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在口罩的外層上存活最久、能達到7天。研究者之一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說,「建議盡量不要重用口罩。」

潘烈文在2003年SARS疫情爆發的時候,是全世界最初分析出SARS病毒序列的幾個研究者之一,對冠狀病毒特別有研究;而這次研究則針對冠狀病毒的在物體上的「存活力」。
研究團隊把溫度控制在一般日常的室溫 22℃、濕度 65% 的環境下,在不同的表面上滴上病毒的溶液,每隔一段時間,就採檢物體上的殘存病毒,進行「培育」,看看病毒是否還有活性、具有傳染力;而使得大家最驚訝的,是即使到了第7天,外科口罩的外層,仍可檢測到一定數量的傳染性病毒。
病毒可存活的時間:
1.紙張跟衛生紙:3小時
2.銅(例如錢幣):4小時
3.紙箱:24小時(1天)
4.木材、木板:48小時(2天)
5.衣服:48小時(2天)
6.不鏽鋼:48~72小時(2~3天)
7.塑膠(以PP為例):72小時(3天)
8.玻璃:96小時(4天)
9.紙鈔:96小時(4天)
10.外科口罩外層:168小時(7天)

冠狀病毒可以存活這麼久!專家教你怎麼防疫
這些材質都是平常非常容易接觸到的材質,像是每天配戴的口罩、家裡使用的不鏽鋼鍋具,每天找錢的錢幣、鈔票,還有塑膠用具、衣服等,幾乎沒有一個是一天當中不會使用的。
不過研究同時發現,環境溫度也會影響病毒的存活率,病毒在22℃環境下,能存活14日;但如果在37℃的環境,就只能存活2天,56℃的環境,只能存活30分鐘,70℃的環境則只能存活5分鐘,所以用熱水浸泡衣物半小時以上,是可以殺病毒的,天氣變熱也會讓病毒不容易保有活性。
所以哈佛大學也在日前提出,出外回家,可以把購物包裝丟掉就丟掉,不能丟掉也建議用肥皂水搓洗。另外,如果購買外食或是訂外送,也建議在收到餐後,將餐放入自己的碗盤中,直接把紙餐盒丟掉,並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醫學專科醫生蔡曉陽也提醒,因為病毒可以停留在紙張表面3小時,建議在辦公室要減少使用紙張,在傳遞文件時,也建議要戴上口罩,在觸碰紙張後,也避免觸碰眼睛、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