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如果說起「公共廁所」,在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也許是潮濕骯髒的地板、又或者是衛生紙炸滿垃圾桶的雜亂景象,甚至是飄散出陣陣刺鼻難聞的惡臭味,又髒又臭使人心生畏懼也不敢進出使用,導致原本該是便民的設施,反倒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嫌惡設施。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正因如此,由日本財團、澀谷區地方政府,以及澀谷區觀光協會合作發起的「東京公廁計畫(The Tokyo Toilet)」,正是專門針對澀谷區 17 間公園公廁進行重新翻修,並且邀請到安藤忠雄、伊東豊雄、阪茂、隈研吾、槙文彥等 16 位日本著名建築大師與設計師一同參與,憑藉全方位的設計思維與美感,使公廁消弭亂象、煥然新生,不再令人詬病。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既可使當地人放心使用,也能給予旅客留下深刻印象,當然最重要的是,同步涵蓋多元包容性,無論是多元性別、孕婦、高齡者或行動不便者等,均能在此尋得一份體貼與安心。說到這,相信大家一定也很好奇,出自設計大師之手的公廁,究竟長什麼模樣?事實上,從改建完成即引發熱議的「透明廁所」正是此次計畫中相當著名的案例之一,小編彙整了 6 個案例作品,現在就來看看吧!

Case01|春之小川社區公園廁所/代代木深町小公園廁所|設計者 坂茂

由日本建築大師 坂茂 提出的公廁設計,正是引起各界熱烈關注的「透明廁所」,設計緣起即是他認為在使用公廁時,主要顧慮的兩件事即是:「有沒有人?乾不乾淨?」因此顛覆廁所屬於高隱私的既定印象,利用電控玻璃透過電力控制,自由調節霧透的特性,築起穿透感十足的公廁外觀。

當鎖上門,即會因斷電瞬間切換成不透明;解鎖後,又會因通電而恢復成透明狀態,因此無須一間間確認,就能輕鬆一目瞭然,在夜幕降臨時,公廁宛若成為一盞燈籠,透散出令人安心的光,同步利用顏色區分男女廁與無障礙廁所。只不過可惜的是,前不久才因氣溫下降導致電控玻璃的轉換變得遲鈍,出現無法切換霧透的窘境,因此在實務上仍有難關須克服。

春之小川社區公園廁所|透明狀態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春之小川社區公園廁所|霧面狀態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代代木深町小公園廁所|透明狀態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代代木深町小公園廁所|霧面狀態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Case02|惠比壽公園廁所|設計者 片山正通

一個自然而然存在於公園的物件,就如同遊具設施、長椅或樹木那般理所當然,而這也正是惠比壽公園廁所的核心主軸,出自室內設計師 片山正通 之手的公廁設計,從追根溯源開始,以新石器時代位於河流上方、使用硬石與木材搭建而成的「川屋」作為靈感來源,利用 15 道裸感混凝土素材,依循周圍地景交錯排序,看似如迷宮般無序,實則精準切分出男女廁與無障礙廁所,同步於立面佐以自然木紋理與搭配暖黃光,使其在粗獷樸實之間仍具有一定溫度。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Case03|Higashi Sanchome Toilet|設計者 Nao Tamura

鮮豔奪目的紅搭配上俐落線條,令人一時難辨用途的外觀設計,正是由設計師 Nao Tamura 所打造的公廁美學,主要設計概念,正是她認為衛生間是解決全人類基本生理需求的地方,應不限年齡、性別、種族、宗教或膚色等,溫柔包容所有使用者,因此希望創造出一個令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舒適的空間,於是從日本傳統的裝飾性包裝採集靈感,在建築外觀採以「Origata,山根折形」,蘊藏「送禮」含義,也反映著涉谷區對外國旅客的熱情好客精神,同時切分出三個獨立空間,以高度隱私性提供使用者安心踏實且舒服的體驗。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外觀設計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Origata,山根折形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Case04|神宮通公園廁所|設計者 安藤忠雄

另一個備受矚目的案例,正是由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所設計建造的「Amayadori」,從建築的宏觀視角切題,認為公共廁所不只是如廁空間,亦可成為景觀中的一處「公共場所」。因此憑藉一貫的現代主義手法,採以極簡俐落線條勾勒外觀形體,同步揮別標誌性的混凝土元素,利用金屬材質圍起一座圓形量體,依序採用格柵築起「緣側」空間,搭配雙向入口的回型動線,將男、女廁與無障礙廁所有序定位,當穿梭於此,即可感受微風日光緩緩流動,亦可消弭視線死角、減少不安感受。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神宮通公園廁所 手繪圖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神宮通公園廁所 平面圖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Case05|裏參道廁所|工業設計師 Marc Newson

在今年二月,也有兩間全新的公廁改造案陸續宣布完工,首先來看的,正是出自澳洲工業設計師 Marc Newson 之手的「裏參道廁所」,被稱作是「為世界創造曲線的人」的他,歷年所創造的傢俱傢飾作品,外觀線條總離不開溫潤柔軟的有機曲線,在此次的公廁設計亦可窺見。

設計師從日本傳統建築汲取靈感,移植神社或寺廟常見的屋頂形式,無形中投射出寧靜舒適且安定人心的感受,同步採用古銅材質,帶有時間感的色澤,使其協調融合於城市一隅;內部則以明亮清新的薄荷綠當作主軸,以此帶出簡潔乾淨且衛生的氛圍。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Case06|廣尾東公園廁所|平面設計師 Tomohito Ushiro

今年第二個最新改造案例,正是平面設計師 Tomohito Ushiro 所設計規劃,不只是希望公共廁所也能成為一件公共藝術品,亦是想藉此傳達「我們都一樣,因為我們都不同」的理念,因此不只專注於公廁設計所講究的重點:安全、可靠、乾淨,也希望創造每個人都能易於使用的空間,同步於外牆設置一道光牆,總共有 79 億種發光模式, 正好對應世界人口總數,宛若遊蕩於月光之下的點點螢火蟲,也如同溫暖日光穿梭於樹林所透射出的林間隙光,永不重複的燈光效果,再次體現不一樣的重要。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東京公廁計畫」從 2020 年開始執行至今,已陸續公開 14 個改造案例,目前僅剩 3 個尚未公布,從彙整的六個案例來看,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雖然是一樣的公廁機能,卻在各領域設計師的擘劃下,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與呈現,但完工當下的美好並非永恆,實際使用後的狀態才是常態,究竟在容納形形色色的過客後,是否可以一如初見?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針對此,「東京公廁計畫」不只重視公廁的美學機能,同時提供全方位的「維護」措施,專門組建一支清潔維護團隊,將會每天到各據點清掃三次,並於每年進行一次特別清潔,同步委請第三方清潔顧問負責驗收檢查之外,也會每月舉行維護管理會議,根據每日實際的清潔情況,進行檢討與改進,確保公廁的整潔乾淨。

若剛好計畫到東京旅遊的各位,不妨也能實地走訪看看!不知道大家最喜歡哪個案例呢?對於台灣的公廁設計又有什麼想法~

東京公廁改造計畫|日本公廁美學,告別陰暗、髒亂印象

照片與資料來源|The Tokyo Toilet
日本美學真滴棒
這在台灣會被罵死吧
有時候國家美學是跟議員素質有關
就算通過
也是沒有規劃的設計
很突兀也沒有未來周邊規劃及維護

財團也是
區域美化建設大概就南部比較看的到
北部只想著撈錢
a0951177
沒錯了
好乾淨喔 這樣去公廁再也不用擔心
這些公廁好讚,也希望看齊。大家也要共同維護
好像飯店專用的!質感很好!
好美 很有設計感
春之小川社區公園廁所 / 代代木深町小公園廁所
電動霧面玻璃完全就是個不實用的噱頭設計
重點還是在勤於維持

再美再漂亮再有設計感
如果沒有專人時時刻刻維持
下場都是一樣的
要的是乾淨 其他的都是多餘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