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投入SE陣營的手機,自然也對SE的相關商品關切起來,看了許多文章,其實似乎就是沒有個定論,
基於研究精神(菸酒生的毛病)彙整了版上較具討論性的文章如後,主要是針對電池與耳機部分,
若有漏網的請告知,我再補上,這樣應該也方便查閱或搜尋。
---
電池部分討論:
如何辨別真假電池BST-37
W800I電池是否為原廠的問題 請各位大大指教
SE原廠電池分辨方法
[討論]Sony Ericsson SE 原廠電池。真。仿~
Sony Ericsson SE 原廠電池照片比較
Y拍上的...SE原廠電池...請大家小心...
---
耳機部分討論:
[討論]SE仿冒問題,便宜誇張的HPM-70免持,網購平輸M2卡分享
有沒有發覺最近SE的配件出現了許多的仿冒貨?我買的HPM82是仿的!
---
花了些時間,看完了諸多討論後,可以發現幾點:
1.不管是電池或耳機,發現不一樣的標示、符號、印刷,原以為是假的,沒多久後來就發現,
原廠的隨機搭載產品確實有這樣的樣貌出現!拍賣上有賣家甚至提供辨識方法,以小人之心臆測...
會不會有有心人士混雜其中故意放出些風聲來混淆?
2.台製電池上的印刷字體,有些人在談論說比較彎、比較寬、比較扁...等等,這樣的說法似乎比較欠缺客觀性,
畢竟不是一個量化的數字參考,當然如此做也有其困難。但以較明顯的印刷風格(粗細)來看,原廠也確實是有此不同的版本!在小弟提出的BST-37電池照後,有版友也證實其存在。
3.台製電池真的這麼不可用嗎?從數位產品問世以來,非原廠電池的存在有其重要性,畢竟原廠電池相當貴,但有其品質保證與良好保固是不爭事實!SE的手機使用原廠旅充真的不可充原廠電池嗎?有些人遇到不行,但大部分人卻似乎沒有?!有此一說SE手機或旅充會辨識是否原廠,當然有人提出說不可能,因為沒有晶片(類似EPSON印表機的墨水夾那樣晶片吧),小弟也認為不太可能有,否則一堆數位產品就慘了,舉凡數位相機、手機、PDA...等都非得用原廠電池了!台製電池也是有不錯的,當然耐用性絕對比不上原廠電池長壽,但是在頻繁使用的一年之中能發揮應有表現就算是相當稱職。有幾點或許大家可以試試看在提出實驗結果:(1)如果...手機或旅充能夠辨識是否為原廠電池,否則不給充電,那麼仿冒的原廠電池應該可以被檢驗出來囉?若是仿冒的原廠電池可以通過檢驗被充電,那這個電池是否不是仿冒而是另有其特殊來源?
(2)仿冒電池的特性是否如台製電池?短時間(半年或一年內)的表現佳,之後表現急速衰退。
(3)有高人會拆解電池嗎?或許實際拆解電池可知道真相,但拆解電池好像有危險性。
4.仿冒品"似乎"已經氾濫到一些原本以為信用良好的商家都有販售,不禁懷疑,既然該產品有正式代理商,為何店家要賣非代理商所代理產品?貨源有點懷疑,是有利可圖嗎?或其他原因?還是少部分真是仿冒品,大部分真的是"水貨"?但國外真的賣的比台灣便宜?!然後我們可以去找什麼管道提出檢舉嗎?這年頭為了著作財產權不是抓的很high嗎...這個可是牽涉到商標權問題,應該也來high一下吧!
另外補上一個不錯的頁面給大家參考,應該會有所助益。
bmw520i wrote:
1.不管是電池或耳機,發現不一樣的標示、符號、印刷,原以為是假的,沒多久後來就發現,
原廠的隨機搭載產品確實有這樣的樣貌出現!拍賣上有賣家甚至提供辨識方法,以小人之心臆測...
會不會有有心人士混雜其中故意放出些風聲來混淆?
原廠電池有兩家供應商,一家是sony,一家是lg,所以兩家的電池構造不相同,包覆方式也不相同
最常見的是sony的鋁殼包覆式鋰聚,但是市面上也是有lg的硬殼鋰聚
當初我以為只有sony的產品線,因為我拆過sony的,沒見過韓國lg的,所以說的很斬釘截鐵,
但是事實上兩者都是原廠電池
某些廠商拿到其中一種,不管是不知道有另一種還是惡意要攻擊其他賣家,總之他就會說自己賣的才是真的,
事實上貼紙圖樣或是外包裝這些,對大量生產的祖國對岸來說絕對不是問題,台灣要仿也不是問題,
問題是台灣廠商不敢做罷了
(前幾年還敢,但是那些被抓一次就倒了,開個加工廠不是簡單的事,現在台灣廠商不敢這樣搞)
放風聲混淆?這是做生意啊~ 把假貨當真貨賣,說人家的貨都是假的只有我才是真的,這就是做生意
原機搭的就是真的? 那網路上賣那麼便宜的真電是哪裡來的? 還不是洗出來的
連sony鋁殼包覆式都可以仿了,有啥不能仿的?
bmw520i wrote:
2.台製電池上的印刷字體,有些人在談論說比較彎、比較寬、比較扁...等等,這樣的說法似乎比較欠缺客觀性,
畢竟不是一個量化的數字參考,當然如此做也有其困難。但以較明顯的印刷風格(粗細)來看,原廠也確實是有此不同的版本!在小弟提出的BST-37電池照後,有版友也證實其存在。
同上,沒啥不能仿的,有個5k 10k 的量,要作多像都可以,為啥東西都大陸出來的?因為有經濟規模,且獲利頗豐,做的不怕被抓,賣的好賣~
原廠就兩家供應商(電芯),每一批的貼紙印刷都可能不同,本來特殊鋁殼包覆的sony本來是最好認的,但是現在也有鋁殼包覆的仿品,呵呵~ 妳要是拿機子裡來比對,都不見得機子裡的是真的~~!!
bmw520i wrote:
:(1)如果...手機或旅充能夠辨識是否為原廠電池,否則不給充電,那麼仿冒的原廠電池應該可以被檢驗出來囉?若是仿冒的原廠電池可以通過檢驗被充電,那這個電池是否不是仿冒而是另有其特殊來源?
(2)仿冒電池的特性是否如台製電池?短時間(半年或一年內)的表現佳,之後表現急速衰退。
(3)有高人會拆解電池嗎?或許實際拆解電池可知道真相,但拆解電池好像有危險性。
旅充無法辨識,旅充只是變壓器吧了,重點在機子
有的電池上面的確有辨識ic像是 dopod 818 系列拿 hp pda 的晶片來用,
造成成本超高,除此之外,moto全系列的都有code碼,有時候會顯示電池無效就是因為這樣
原廠當然希望鎖住消費者,電池是消耗品也很好賺阿~ 但是這一招根本無用
因為,副廠都可以破解,副廠都可以達到相容~~!!
除非像 dopod 818 系列的電池,成本是真的很高,原廠跟副廠賺的都差不多,
不然在一般電池上,原廠的毛利真的超高的歐~
仿冒電池既是仿冒,就是要賺差價,何必用好貨? 會需要售後服務? 需要建立口碑?
那不是等人去抓他~ 呵呵~
仿冒的品質絕大多數比副廠還要差,很高的因素也是因為是大陸不入流廠商生產,這些小廠又拿得到好貨了嗎?
bmw520i wrote:
4.仿冒品"似乎"已經氾濫到一些原本以為信用良好的商家都有販售,不禁懷疑,既然該產品有正式代理商,為何店家要賣非代理商所代理產品?貨源有點懷疑,是有利可圖嗎?或其他原因?還是少部分真是仿冒品,大部分真的是"水貨"?但國外真的賣的比台灣便宜?!然後我們可以去找什麼管道提出檢舉嗎?這年頭為了著作財產權不是抓的很high嗎...這個可是牽涉到商標權問題,應該也來high一下吧!
呵呵~ 大大知道台灣新力索尼怎麼回應消費者跟他要求要驗證記憶卡或是電池真假嗎?
"本公司不對非本公司銷售之產品提供服務及保證"
意味著,你就算買水貨(平行輸入商品),她也當作是假貨訪或關它啥事,要買就來我直營店或是正統管道買~!
砍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搞,這是商業~~!!
信用良好的商家會這樣搞,那就沒有信用了,了解唄~
這傢伙從今天起禁入八卦版,再犯,就請大家圍勦,謝謝~
李準基 wrote:
我買到的電池
是直接重疊沒有遮蓋!!
可是我才充第一次電,13小時過後100%變成96%
13小時耗掉4%,K800I待機時間為350個小時
100/4=25
25*13時=325時
跟原廠待機時間差了25小時!!
但是電池需三次充滿8~12個小時才會飽!!
我目前新電池充了一次!!大約充10~11小時
所以起子頭部沒有遮蓋並非偽造電池!
這並不是可以受檢驗的測試方式
真正正確的容測還是需要充放電容測機測試才準
你所根據的數據是se所提供的實驗室理論值的通話時間數據,
那個數據是在電信網路強度最高,且沒有任何耗電因素影響的調整下的最大理論值
你所處的環境是得出 350小時的實驗室理論環境嗎?
一般使用者只能用 "感覺" 或是 "比較兩顆電池" 來做為依據,
但是這些都不是精確的
假設兩顆都是假電,或是兩顆都是真電,也很難比出什麼
還有,se手機電池的電量那是利用電壓去預估的,那個數字也不精確,
真正要比較精確的,只有筆記型電腦或是某些 pda 的電池電路板上有電池殘電計量晶片,
計算充進去跟放電的量量差,加上比對電芯的放電曲線得出來的預估,才比較準確
其他的都是單利用電壓判讀,那是不精確的
還有 電池需三次充滿8~12個小時才會飽!! 這句是錯的
請見 http://www.sogi.com.tw/forum/Topic_list.asp?forum_no=2053&nice=1
這傢伙從今天起禁入八卦版,再犯,就請大家圍勦,謝謝~
bmw520i wrote:
另外請教您一下關於鋰電池與鋰聚合電池是不一樣嗎?
好像大家一般都叫"鋰電",沒去特別分,不過看一些文章會有此兩種稱呼,
不知是不是鋰聚合是近期被大量採用,感覺好像是技術比較進步,而且重量也較輕?!
http://www.sogi.com.tw/forum/article_list.asp?forum_no=2053&topic_ID=4548450
這個連結理有照片,可以概略的看看兩種電芯的不同
鋰聚合物又被大陸俗稱為軟包電池,如其名就是外面用鋁箔包包覆,不像方型或是原柱型鋰電是用金屬外殼包覆
鋰聚合物跟鋰離子電池的蓄電原理一樣,只是電解質/正負極材料使用上的不同,但是原理都是一樣的
以重量來說,當然是鋰聚合物電池勝出,畢竟少了金屬外殼,
但是它的外殼強度也大受影響,所以很容易因為外力的碰撞/穿刺等等造成氣體進入,
或是導致內部短路造成膨脹
以安全性來說,鋰離子電池(一般簡稱二次鋰電,或是更簡單就說鋰電)因為採用金屬外殼包覆,
會容易累積過大的壓力造成高溫高壓,其電解液及內容物又是可燃的,
所以以往爆炸燃燒就是鋰電池的風險及陰影,不過日系廠商用自動化生產且調配配方,
加上使用各種安全措施,如防爆線洩氣閥等等,都可以避免那些爆炸起火的機率,
但是就像核電廠一樣,沒有零機率,只能用品管/品質來讓事故機率趨近於零
以蓄電量來說,其實兩者差異不大,但是鋰聚合物電池少了硬金屬殼,所以相對可以利用的空間就比較大,
同體積的鋰電芯與鋰聚電芯來說,鋰聚電芯要超越不是不可能,而且鋰聚不用拘泥於金屬外殼,
所以可以依照廠商設計各種形狀大小(還是要成矩形,不能任意形)
以壽命來說,鋰聚合物的產品壽命短於一般鋰電池,畢竟採用鋁箔包包裝,容易因為內部壓力累積膨脹,
膨脹幅度遠大於使用金屬包覆封裝,所以一膨脹就會造成卡機,也提早失效,
加上封口強度及配方上的問題,鋰聚的壽命約是方形鋰電的8成左右,所以容量衰退幅度會比方型鋰電快
鋰聚不一定是最好,一般鋰電也不一定不好,重點是看應用層面,像筆電就多用圓柱型 18650 鋰電池
最後,鋰電池的正確全名應該是
鋰離子二次電池,意思是可以充放電,運用鋰離子游離蓄電效應的電池,
可稱為鋰離子電池,被簡稱鋰電會有混淆的問題
市售某些數位相機是一次性鋰電池,那是不同的原理,不能充電,其內是用鋰金屬的高密度能量來供電,
所以內部是有鋰金屬的
鋰聚合物電池,跟鋰離子二次電池原理相同m,一般俗稱鋰聚或是軟包(鋰)電池
這傢伙從今天起禁入八卦版,再犯,就請大家圍勦,謝謝~
似乎提到電池中有做辨識IC的可能性是存在,但是會造成電池成本提高的意思,
您也舉出DOPOD的某些型號為例。
SE手機上有人提到非原廠電池不給充電,有些人是顯示"充電錯誤",
而小弟這兩天在嘗試充電手上2顆非原廠電池,一個包裝是祥業的,一個包裝是神腦的,
不過使用原廠旅充時,兩者都不會有錯誤訊息,但是神腦的那個電池似乎就是沒有把電充入,或者是說充的很慢,
因為SE的旅充接上後,正常是有點類似快充,因此會感覺旅充有點熱,然後在變成慢充,
充神腦那個電池就一直是幾乎沒熱度,充祥業那個就跟充原廠電池一樣正常。
會造成這樣的問題會是什麼原因?又或者說影響電池相容性原因?
前面似乎提到有IC辨識是會造成成本提高,而未見普遍被應用,那麼還有其他因素?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