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現在有越來越多人使用筆記型電腦,甚至是平板/手機,作為工作時的主力設備,處理一般事務的效能也足夠使用,但不管是筆記型電腦還是平板/手機,因為體積限制,在螢幕尺寸跟擴充連接埠的數量上都受到限制,尤其是平板/手機,因為只有一個充電/傳輸連接埠的緣故,一充電就無法再連接其他周邊配件,在工作效率上就無法再進一步的提升,所以市面上有許多透過 USB Type-C 介面進行擴充的 Dock/擴展塢產品,讓使用者即便使用連接埠較少的筆電/平板工作,也能外接擴充更多周邊。
陳拔這次要來開箱的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是 BenQ 首度推出具備多款擴充連接機能,放置在桌面上的桌上型擴充塢產品,最大特色就是具備 HDMI 2.1 傳輸介面,可提供一具 8K 60Hz/4K 120 Hz 螢幕連接,或是一次連接三具 4K 60 Hz 螢幕,另外在周邊連接的供電配置上也是給好給滿,讓使用者連接各項周邊時不會因為連接埠供電不足而有困擾。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開箱與外觀
首先來看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的開箱與外觀配置。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整體採用鋁合金金屬機身設計,在正反兩面都具備大量的連接埠方便使用者進行連接。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的盒裝正面,採用環保單色印刷設計,僅在右上角具備產品的正面影像以及螢幕支援敘述。

標籤內的產品正面影像,影像輸入則是提供 USB-C 跟 HDMI 2.1 兩個選擇,輸出部分則是可連接三具螢幕。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的盒裝側面,以圖示呈現更多特色功能。

包括單鍵訊源切換、 最高單一 4K 120Hz/8K 60 Hz 螢幕支援、三具 4K 60 Hz 螢幕支援、支援包括 Windows、 MacOS、Android、ChromeOS 以及 Ubuntu 作業系統,以及 180W 最大總供電瓦數等。

盒裝背面則是以印刷方式呈現了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正反兩面能提供的連接埠數量與配置,可以看到真的相當多啊。

下方也標示了多連接埠設計以及鋁合金外殼的散熱配置文字。

開啟外盒就會看到快速使用指南,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比較特別的是需要安裝 Synaptics 的 DisplayLink Manager 軟體以及驅動程式來搭配使用(不過也不是必須,下面實測的部分有更詳細的說明)。另外下方的圖示是呈現的可以連接的螢幕連接埠。

Synaptics 的 DisplayLink Manager 軟體是許多多埠輸出 Dock 產品使用的軟體搭配方案。

需要先下載對應的驅動程式。

然後在微軟線上商店可下載 DisplayLink Manager 軟體。(Mac 部分則是在 Synaptics 關網有提供)

透過圖示可以看出,HDMI 2.1 輸入部分僅能傳輸給 HDMI 2.1 輸出,而 USB-C 輸入的部分則是可以提供訊源給 HDMI 2.1 輸出、第二組 HDMI 以及 DisplayPort 輸出,另外圖示來看,這個設計似乎是提供給想要同時連接家用遊戲主機以及電腦的使用者進行配置。

下一層還有延伸保固的掃描登錄 QR-Code。

再下一層則是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的本體,下方的收納盒中則是傳輸線的置放區域。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包裝內隨附了兩條傳輸線,包括 USB-C 3.2 4K 傳輸線以及 HDMI 2.1 8K 認證傳輸線。

右邊的 USB-C 傳輸線支援 USB 3.2 Gen2x2 傳輸規格,提供 20 Gbps 頻寬/100W 供電/4K 解析度,長度為一公尺。左邊的 HDMI 2.1 認證傳輸線則是長度為 1.8 公尺,並且通過 HDMI 協會的 Ultra High Speed 認證(請見:完整支援 4K/120p、8K/60p 規格 HDMI 協會推出超高速 HDMI 傳輸線認證標章),這一條不便宜阿。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的盒裝內部配件,除了本體、說明文件、傳輸線外,還有外接變壓器以及電源線。

變壓器為全漢的製品,電源線長度也留得相當長,方便使用者進行桌面佈線。

供電規格為 180W。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本體,機身前方面板採用黑色的硬塑膠材質,後方主機身部分則是鋁合金材質機身,並且透過這部分的機身提供散熱。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機身正面,由左至右提供兩組 USB 3.2 Gen 2 Type-A 連接埠(提供 10 Gbps 頻寬、7.5W 供電),一組 USB 3.2 Gen 2 Type-C 連接埠(提供 10 Gbps 頻寬、 38W 供電)、3.5mm 耳機孔、電源指示燈、電源按鍵/顯示訊源切換按鍵。

電源指示燈會在電源開啟的時候亮起,並且依照使用的訊源切換燈號顏色,綠色為 HDMI 2.1 輸入、藍色為 USB-C 輸入。

最右側的電源按鍵/顯示訊源切換按鍵真的相當大,大到會讓人誤會它是一個旋鈕,不過老實說並不是很好按,主要是因為按鍵的觸發阻尼太大,需要一定的按壓力道才會觸發,但是若是沒有好好固定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的話,用單手指按很容易會讓 Docking Station 移位,而 BenQ 原廠在機身底部的止滑條也抓不住,變成使用者要用先扣住機身後方後,才能夠順利按壓進行開關電源/切換訊源,反而讓這個快速切換的設計打了折扣。

後方的連接埠配置,由左至右分別是提供給滑鼠/鍵盤使用的 USB 2.0 Type-A 連接埠、1 GbE 有線網路連接埠、USB 3.2 Gen 1 Type-A 連接埠(10 Gbps、7.5W 供電)、DisplayPort 1.2 影像輸出、 HDMI 2.0 影像輸出、 HDMI 2.1 影像輸入、 HDMI 2.1 影像輸出,USB 3.2 Gen 2 Type-C Host 連接埠( 10 Gbps、100W PD 供電)。BenQ 也用不同顏色的區塊與連接線來區分不同訊源可對應的影像輸出埠,方便使用者連接辨識。
- 機身右側/直立底部
- 機身左側/直立頂端
機身兩側就採用比較簡單的設計,直立時機身右側就成為機身底部,BenQ 也在這裡設計了橡膠止滑墊。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直立使用時的狀態。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實際運用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接著來看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的實際使用狀態,陳拔在這邊分別利用蘋果 MacBook Pro 筆電、Windows 筆電、iPad 平板以及 Android 手機來進行搭配測試,螢幕部分因為目前陳拔手邊僅有一顆 4K 60Hz 的 Viewsonic VP2786-4K 螢幕以及 1080p 240Hz 的 Dell S2522HG 螢幕可供搭配測試,另外再以 AverMedia 的 GC555 4K 60p 影像擷取盒模擬成第三顆 4K 螢幕進行測試,來看看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是否能穩定地提供三螢幕輸出效能。

測試設定狀態的示意圖,將 Viewsonic VP2786-4K 螢幕連接到 HDMI 2.1 連接埠、AverMedia GC555 影像擷取盒連接到 HDMI 2.0 連接埠、Dell S2522HG 螢幕則是連接到 DisplayPort 進行測試。
首先使用蘋果 Macbook Pro 筆電進行測試,陳拔手上的這台是使用 AMD Radeon Pro 455 顯示晶片的 2016 年版本,首先在未安裝 DisplayLink Manager 軟體的情形:

可以看到僅有偵測到連接在 HDMI 2.1 的 Viewsonic VP2786-4K 螢幕。

接著開啟 DisplayLink Manager 軟體,可以看到偵測到另外兩台螢幕了。

這時候在顯示器設定中就出現了三台外接螢幕的狀態,以下是三台螢幕個別的設定情形。
- AverMedia GC555 4K60p 擷取盒
- Dell S2522HG 1080p 240Hz 螢幕
- Viewsonic VP2786-4K 4K 60 Hz 螢幕
可以看到連接 HDMI 2.0 的圓剛 GC555 4K 影像擷取盒以及 Dell S2522HG 螢幕都能跑到裝置本身可以輸入的最高規格(4K 60Hz 跟 1080p 240 Hz),但是連接 HDMI 2.1 的 Viewsonic VP2786-4K 仍然只能使用 4K 30Hz 的設定。

接著利用 Razer Blade 14 筆電來進行測試,首先一樣來看未安裝 DisplayLink Manager 軟體的狀態:

所得到的結果跟 Mac 部分相反,僅偵測到連接 HDMI 2.0 的圓剛 GC555 擷取盒跟 Dell S2522HG 螢幕,兩款螢幕偵測到的最高設定如下:
- 圓剛 GC555 擷取盒
- Dell S2522HG 螢幕
基本上都能跑到螢幕規格的最高設定。

而在開啟 DisplayLink Manager 後,就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可以看到在 Windows 作業系統底下,連接到 HDMI 2.0 跟 DisplayPort 的螢幕被視為由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分接出去的,而連接 HDMI 2.1 的 Viewsonic VP2786-4K 則是被視為另外與筆電直接連接的配置。

開啟 DisplayLink Manager 後,就偵測到 Viewsonic VP2786-4K 螢幕了,以下是各螢幕的設定值:
- 可偵測到三顆外接螢幕
- 圓剛 GC555 4K 擷取盒
- Dell S2522HG
- Viewsonic VP2786-4K
可以看到三顆外接螢幕都可以以最高更新率設定顯示,這部分也跟 Mac 不同。

不過在平板連接部分,如果是使用蘋果 iPad Pro 的話,因為 DisplayLink Manager 目前沒有提供 iPadOS 版本,所以就僅能支援 HDMI 2.1 單螢幕輸出,這部分就有點可惜。

連接蘋果 M1 處理器版本 iPad Pro 後的情形。
至於在供電部分,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在機身背面的 USB-C Host 連接埠提供了 100W 的 PD 充電規格,陳拔也利用 Mac 裡面的裝置資訊欄來看所提供的功率:

交流電充電器資訊部分顯示 100W 的供電規格,對於大部分的筆記型電腦/平板來說足夠使用了。

接著來測試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的 USB 連接埠傳輸性能,這部分測試使用的是 Razer Blade 14 筆電進行測試,利用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正面的 USB 3.2 Gen 2 Type-C 連接埠(10 Gbps)進行測試,測試搭配的 SSD 為目前陳拔工作上使用的美光 Crucial X8 2TB 外接 SSD(請見:美光 Crucial X6/X8 2TB USB-C SSD 實測 兼具輕巧與容量的外接儲存選擇),首先先以單獨接上 Razer Blade 14 筆電的 USB 4 連接埠進行傳輸測試,結果如下:

循序讀取速度為 979.49 MB/s、循序寫入為 982.62 MB/s,畢竟用了兩年了加上裡面試半滿狀態,速度有點衰退。

而接上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搭配三台外接螢幕後,傳輸速度有點略降,循序讀取速度為 863.12 MB/s,循序寫入速度為 840.57 MB/s。
而陳拔也一併測試了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前後端其他 USB Type-A 連接埠的傳輸速度,測試結果如下:
- 前端 USB Type-A 連接埠
- 後方 USB Type-A 連接埠
所測出來的速度也都差不多在 850 MB/s 左右。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試用心得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就測試結果來看,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的確是目前市面上少見,具備三螢幕輸出連接埠/效能的擴充塢產品,可以提供最高三組 4K 解析度螢幕同時輸出的設計,的確可以讓平常使用筆電/平板小螢幕工作的使用者,能夠用更大尺寸/更多數量的螢幕來提高工作效率,並且只要透過單一 USB-C 連接線,就能夠同時提供螢幕訊號傳輸、 USB 傳輸以及 100W 的供電功率,真的相當方便。
不過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仍然還是有點美中不足的地方,像是要額外安裝 DisplayLink 軟體才有最多三螢幕輸出功能,以及有點可惜的切換按鍵設計,另外以創作者角度來說,在前方也缺少了 SD 讀卡機的設計,若是能改善這些部分的話,相信 BenQ beCreatus DP1310 USB-C 跨界擴充座 應該會更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