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在天氣總是非常炎熱的夏天,冰涼爽快的飲品、冰品或者是食物,往往都是每個人最想要放入口中的消暑良品。尤其在這幾年以來,夏季的平均溫度總是屢屢飆高到不斷破記錄的狀態,在天氣越來越炎熱的趨勢之下,大家對於冰品的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大囉~所以這次小編特別商借了Nostalgia多功能冰品機來進行開箱測試,如果你正好是因為天氣太熱而不想出門,但又想在家裡品嚐到冰沙飲品的人,不妨可以參考看看本篇文章的相關介紹。

Nostalgia多功能冰品機開箱介紹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從Nostalgia多功能冰品機的包裝外箱,就可以直接看到非常完整的彩色商品情境照,而照片當中的藍色冰沙飲品看起來感覺還蠻清涼消暑的。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在包裝外箱的側面,也可以看到印刷清楚且完整的機器使用說明與冰沙製作介紹,只要照著圖片的步驟說明製作,就可以輕鬆得到冰沙的成品囉~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打開箱子之後,映入眼簾的是放在最上面的操作使用說明書以及防護用保麗龍上蓋。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將保麗龍上蓋拿起來之後,就可以看到被透明包材完整包覆的多功能冰品機,由於整台機器的重量並不會太重,所以只要連著包裝一起抓起,就可以把整台機器都拿出來啦!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Nostalgia多功能冰品機包含了以下產品內容物,混合槽上蓋、紅色主機底座、鋁合金冷劑槽、冷劑槽固定座、混合槽以及集水盤,尺寸為20x20x45(單位為公分),消耗功率為120v/60hz/20w,整台機器的淨重為2.4公斤。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主機機體的側邊設置了機器作動的開關,整台多功能冰品機就只有這一個操作開關!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將開關的位置扳往右邊的時候,機器就會開始運作並進行冷凍(freeze)的功能;而開關扳往左邊時,機器則是會開始進行攪拌,接著就可以將冰沙取出享用;最後把開關扳往中間的時候,整台機器就會呈現停止運轉的狀態。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整台多功能冰品機還可以單獨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的混合槽總成可以直接拿取下來與主機底座分開,等到要準備使用的時候,再將兩者之間的卡榫對準裝上就可以了。以這樣的設計來說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當機器需要移動的時候,上下分開來拿會比較容易搬動;第二個好處則是在需要清洗的時候,可以避免主機底座因為碰到水而產生問題與故障。

開箱到目前為止,我的心中其實一直存在著一個疑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台多功能冰品機居然是看不到任何電線的,難道不需要依靠電力嗎?想當然一定是不可能,所以我們就來找找看吧!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將主機底座傾倒之後,最底部所呈現出來的樣貌與設置就如同上面這張照片,除了在底座的四個角落分別設置了防滑腳墊之外,另外也可以看到一個比較突出的旋轉蓋,而蓋子裡面看起來應該是藏有什麼東西的樣子。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將蓋子旋轉打開之後,謎底終於揭曉!原來這台機器所配置的電線就藏在這裡面(難怪一直都沒見到電線的身影),以這樣的收納設計來說,我個人覺得加分不少。不過也因為電線與馬達都設置在主機底座裡面,所以也要特別注意切勿讓主機底座接觸到水,如果需要清潔的話,只需要使用乾淨的濕抹布稍微擦拭乾淨即可。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在主機底座的上方,可以看到設置了與上半部混合槽結合的凹槽設計,以及傳達馬達動力的白色轉動卡榫,只要將上半部混合槽對準這個白色卡榫裝上去,就可以進行攪拌功能的運作囉~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混合槽上蓋前半部設計有「Slush」字樣,而上蓋開啟的方式則是直接將後半部的白色固定扣扳開,就可以把整個混合槽上蓋拿起來。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混合槽上蓋另外也設計了兩個洞口,圓形洞口的功用是用來補充冷凝所需要的冰塊與鹽巴,而方形的凹槽的設計,則是使用於飲料填充的這個部分。我想...這樣分開設計的用意,應該是要避免在加入飲料的時候,會因為沒有倒好而流到鋁合金冷劑槽裡面去吧!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畢竟在使用完畢之後還是會需要清潔,所以混合槽裡面的鋁合金冷劑槽是可以直接拿取出來的,組合在鋁合金冷劑槽周邊的東西為白色固定座以及刮刀。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從鋁合金冷劑槽的上方往冷劑槽內看,就如同上面照片所示,同時也可以看到在最底下的地方,也設置了與主機底座動力卡榫結合的相關設計。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混合槽的內部設計如上面照片中所見,最底下同樣設置了與主機底座動力傳達組件結合的相關零件。另外也可以看到在冰品出口的設計方面,當開關處於關上的時候,冰品出口就會呈現出被阻隔住的狀態(紅色圈圈的地方)。在尚未製作雪泥冰之前,這個冰品出口的開關請務必關緊,以免在製作冰品的過程當中,液態的飲料會因此而漏出來。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承接上面的照片,當雪泥冰製作完成之後,就可以將冰品出口的開關往旁邊打開,這個時候冰品就會順著洞口直接流出來。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混合槽上面也印上了最大液體容量的標示,同時也印有機器操作時間上限的提醒(官方建議一次使用的時間上限為15分鐘)。依照小編的判斷,這個混合槽的材質應該是強化塑料,所以在清洗的時候記得不要使用菜瓜布來刷洗,以免因為混合槽內壁被刮花而造成損傷。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實際使用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首先把鋁合金冷劑槽放進混合槽裡面之後,就可以開始加入製作冰品所需要的冰塊,在加入冰塊時也要記得冰塊所堆積的高度,盡量不要超過鋁合金冷劑槽的頂端,以免上蓋會因此而無法蓋上。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接下來再把鹽巴以及常溫水,依序加入鋁合金冷劑槽裡面,以操作手冊上面的官方建議為基準,至少需要加入的各半杯份量的鹽巴以及常溫水,不過因為手冊裡並沒有提到杯子的大小,所以我先使用一般比較常用的紙杯來作為基準。在經過實際測試之後,我個人覺得可能需要多累積幾次使用的經驗,才有辦法抓到比較準確的鹽巴與常溫水份量。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在加入常溫水之後,就可以把上蓋蓋上準備製作雪泥冰囉~

在開始進行製作之前,有幾個注意事項要先提醒一下!
1.加入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的飲料,必須是含有糖份的飲料
2.若是加入無糖或低糖飲料,除了無法結冰之外,還有可能會讓鋁合金冷劑槽因此而損壞
3.請勿加入除了液體之外的任何材料,同樣也會造成鋁合金冷劑槽的損壞
4.含有酒精的飲料也無法加入,與無糖飲料同樣都是無法製作成雪泥冰
5.建議使用冷藏過的飲料來製作,這樣也可以加速雪泥冰的製作時間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首先要先把主機底座的開關調整至「FREEZE」這個功能選項,等待鋁合金冷劑槽開始運轉之後,接著才開始進行將飲料倒入混合槽的這個步驟。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第一次使用我選擇了檸檬紅茶來測試,在混合槽剛倒入飲料的時候,還是可以看到清澈的液體狀態。


當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開始運作大約五分鐘左右時,就可以從影片當中看到原本很清澈的液體狀態,已經開始轉變為清晰度比較模糊的狀態了。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隨著機器運轉的時間越久,混合槽裡面的結冰狀態會越來越明顯,大約運轉到將近十分鐘的時候,混合槽裡面的飲料已經開始出現結冰的狀態。不過在製作雪泥冰的過程當中,我也發現在冰品出口的地方,其實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會從冰品出口漏出一些液體出來(我已經有盡量關緊冰品出口的開關了),雖然底下有設置了一個集水盤,不過依照我所觀察的滲漏速度,可能還是會需要擺放一個杯子會比較保險,因為當飲料在集水盤上面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還是會稍微噴濺到桌面上。


從影片當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飲料質地的轉變狀態,雖然看起來的感覺好像已經結冰為雪泥狀了,不過這個狀態其實是還沒有完成的。(因為我忍不住偷偷倒了一點出來,結果是還沒完成的)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在運轉的同時,小編也順便測試了機器運轉的分貝數,就如同照片所見,在運轉時靠近主機底座所測得的分貝數為86.3(其實整台機器運轉的聲音還蠻大聲的),不過如果可以在十五分鐘之內製作完成的話,其實應該還不至於會造成困擾才是。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在經過十五分鐘的運轉之後,我就立刻將開關調整至OFF,這個時候混合槽裡面的狀態看起來似乎還蠻不錯的哦~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不過實際倒出來之後,感覺上結冰的程度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好,有可能是因為我所加入的鹽巴份量不足,所以冷凝的溫度與效果都不是那麼好。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後來我再把機器打開運轉了約五分鐘左右,這個時候所得到的雪泥冰質地,就比較像我們一般在外面所喝到的思樂冰一樣了!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這個時候來觀察一下鋁合金冷劑槽的狀態,就可以發現冰塊少了很多,我想等等再次製作的時候,應該就可以多放一些鹽巴讓冰塊與溫度能夠維持久一點!


第二次試做的飲料為乳酸飲品,含糖量比第一次試做的檸檬紅茶還要高,我想最後的雪泥冰成品應該會比第一次的還要更好。在這一段縮時影片當中,大家也可以順便觀察一下,混合槽裡面的液體變化狀態,雖然乳酸飲料並沒有明顯的清澈度可以觀察,不過還是可以看得出來其變化。但是另外要提到的是,在這次製作的過程當中冰品出口還是有些微的滲漏,所以我還是在集水盤的上面放置了一個杯子,以預防液體會在製作的過程當中不斷地滴出來。(由於要和第一次做比較的關係,所以這次的製作時間我一樣拉到二十分鐘)
*特別感謝小惡魔攝影團隊Yves協助拍攝影片

在家吃冰就是這麼簡單 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
以含糖量較多的乳酸飲料所製作出來的雪泥冰成品,不管是滑順度、細緻度或者是結冰的狀態,都比第一次的成品狀態要來得好,不過相對來說對於身體的負擔也就比較大一些了。所以在挑選冰沙製作的飲料時,大家就需要多多斟酌一下,畢竟含糖的飲料喝多了還是會讓體重增加的。

小編也特別針對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列出了以下幾項優缺點提供大家參考一下
優點:
清洗很方便。
製作原料取得容易。
電線可收進機器底部。
產品本身重量不重,方便搬運與移動。

缺點:
冰品出口會滲漏液體。
機器體積不算小,收納不容易。
僅適合製作糖份含量較高的飲料。
馬達運作的噪音稍微比較大聲一點。

使用後感想....

在實際試用過這一款多功能冰品機之後,覺得整體來說還算是還蠻不錯的,畢竟冰塊、鹽巴以及含糖飲料在日常生活當中,算是非常容易取得的東西,而且只要把機器放著不用管它,等個十五分鐘之後就有雪泥冰可以立即享用。對於家中有小孩或者是常常有朋友來聚會的人來說,其實還算是可以考慮入手的小家電,除了能夠自己掌握飲料來源之外,同時在使用上也不會太過於複雜與麻煩,唯一比較需要考量的地方,應該就只有收納的問題而已。

對於Nostalgia 多功能冰品機有興趣的網友,都可以自行上網搜尋相關的購買資訊。
在炎熱的酷夏當中,能夠喝上一杯沁涼的雪泥冰,我想這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啦~

*特別感謝泰三國際開發有限公司借測產品
文章關鍵字

edlin1981 wrote:
在天氣總是非常炎熱...(恕刪)


蠻有趣的自已做思樂冰、雪泥冰、手搖冰,口味上自已來搭
一整個就是鄉下手搖冰的概念!!
綿綿冰啊~~~~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
edlin1981 wrote:
優點:
清洗很方便。
製作原料取得容易。
電線可收進機器底部。
產品本身重量不重,方便搬運與移動。
缺點:
冰品出口會滲漏液體。
機器體積不算小,收納不容易。
僅適合製作糖份含量較高的飲料。
馬達運作的噪音稍微比較大聲一點。


優點當中的重量不重,請問到底是多重?
不敢公佈出來嗎?

缺點當中寫到馬達運作的噪音稍為比較大聲一點
請問分貝值是多少?

該有的數據請量化吧
緑茶、麦茶、ウーロン茶、でもやっぱり〜あきちゃ

Akicha wrote:
優點當中的重量不重...(恕刪)


大大您好,分貝值在文章中已經有記錄了!
重量的部分我會再補上~
分享 就是開心~~~
我認為去買冰沙杯不都好了嗎?
因為都要插電又花時間...
最簡單的作法
放進冰箱冰2~2.5小時拿出來搖一下就變冰沙了
買台電動刨冰機 剉冰機,剉好的冰再加入想加的飲品攪拌攪拌,這樣還比較快,不用一分鐘就搞定

而且現在一台電動刨冰機 剉冰機還不用一張小朋友就買的到了。
直接放冷凝劑下去在加水 不知道可不可以?
用完在拿回去冷凍
我記得小學三年級自然課,就有教用果汁 冰塊 鹽巴 做思樂冰了啊!
隨便搖兩下就會結冰了。

感覺機器設備並不好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