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4K剪輯需求,INTEL NUC 12代和自組ITX的選擇

首先INTEL在台灣上架的是12代i9版本(我比較想要i7版比較不會浪費功耗)
主要規格如下:
Z690晶片
Intel i9-12900
Intel UHD Graphics 770
10GbE (AQC113) + Intel i225-LM、Intel Wi-Fi 6E AX211(Gig+)
650W 80+ 金牌電供
背面有兩個Thunderbolt 4和六個USB 3.1及HDMI
最方便的是主機前置了SDXC with UHS-II的讀卡機讓工作上更方便
整體在8公升真的厲害

缺點當然還要自行購入SSD、RAM和顯卡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是缺點,因為自組電腦這些也都是花費

---

我就想說可以遇見的硬傷是體積較小的情況下,散熱一定會較差
雖然大多評測起來的狀況其實不算差,也讓我覺得若是要省事我可能就買下去了
但還是想要問看看各位前輩,若是自組的情況下,能否給一些意見呢?

目前的想法是:
採用SSUPD Meshlicious機殼來思考方案(14公升較大的空間與散熱)
Intel i7-12700
MSI Z690I UNIFY
全漢750W 80PLUS 金牌 SFX

剩下的就是我對硬體雖然都能理解,但細節一定需要大家來註解一下
也是來這版希望大家幫忙的地方(也是會考慮INTEL NUC 12代的主因)

冷排目前是對機殼來說好像280可以安裝
NEXT Kraken X63 RGB 280mm
ROG STRIX LC II 280 ARGB
MSI MAG CORELIQUID 280R
但是不是要考慮1700扣具的問題?

最後SSD、RAM、顯卡這三樣是無論自組跟NUC都要用到
SSD為三星980PRO 1T
RAM為美光DDR4 32Gx2
顯卡我就真的不知道怎麼選了...
主要目前為剪接4K需求,未來打算學blender或是其他3D繪圖
所以有想過A4000,但朋友說其實真的用不到繪圖卡
因此是不是3080 12G等級已經足夠應付(還要注意顯卡長度)

---
6/7更新
目前網路上看到這位仁兄的配置似乎跟我開得差不多

貼一下規格跟大家一起集思廣益
SSUPD Meshlicious
ASUS ROG STRIX Z690-I GAMING WIFI
Intel Core i7 12700K
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PL240 Flux
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32GB (2x16GB) 5200MHz
ASUS ROG STRIX RTX 3080 (ROG-STRIX-RTX3080-O10G-GAMING)
Sabrent 2TB Rocket 4 Plus 2 TB
FSP Dagger Pro 850W Power Supply Unit

幾個思考點:
上到K的必要性。若是不超頻,K版也是有明顯的加分效果嗎?
240的冷排似乎對於SSUPD Meshlicious的空間配置更友善,下方多的空間可以用來整線!
我應該還是會用DDR4來節省預算來上到64G。

---

其實打到這邊,甚至會想說是不是直接Mac Studio M1 MAX(64G+1T)真的省事更多呢?
最還感謝各位看那麼多文字,大概也是我煩惱的感覺
希望大家給一些意見或是任何要改動的方面都可以
因為這些討論都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確定感

先感謝各位了
kappodai wrote:
Intel i7-12700
MSI Z690I UNIFY
全漢750W 80PLUS 金牌 SFX

沒有獨顯剪得起來嗎?若不玩遊戲,起碼搭一張 3050 會好很多,

至於為何不選便宜大碗的 A 卡?傳說 Intel + NV 比較適合做影片。
kappodai
12700沒有獨顯嗎??那我記錯了趕快去做一下功課
我是一名之前用Gen 8 Extreme NUC(Hades Canyon),然後轉成用Meshlicious (12700K+3080Ti)的用家

心得如下

1. NUC和Meshlicious的組裝難度完全不一樣,組Meshlicious前要作很多功課
2. 我是裝聯力的加拉哈德240水冷,要裝280水冷應該很勉強
3. Meshlicious的散熱是很好沒錯,但散熱好機體小硬體又高階的結果是等於組了台隨時能吃500W的space heater,放在身邊是台有感的暖氣
4. 顯卡不用裝到3080等級,小機箱裝太大張顯卡是自找麻煩,同時剪輯4K影片根本不需要用高階顯卡
kappodai wrote:
首先INTEL在台灣(恕刪)


nuc 基本上不是個選擇, 如果你只有剪輯需求你是真的可以考慮 mac mini

反之自組 itx 的價格跟彈性比較大

機殼除非你一定要直立式 itx, 不然 a4/s1 like 橫躺的機種組裝起來會比較輕鬆
srwe wrote:
我是一名之前用Gen(恕刪)
|

哇,有實際玩過的玩家在,太好了~
所以你目前是12700K+3080Ti,用起來真的就是一台暖爐的感覺嗎?
因為依照我做的功課看起來都是負壓進行排風,所以熱氣會往前吹會到很惱人的意思囉?

剪輯4K其實只是個需求,其實過程是中間會有外掛的特效,甚至聯結AE的素材,這些才會是慢慢增加硬體上的需求問題;當然更重要是因為如果要學習3D繪圖製作的話,它跟剪輯上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這也是我考量要自組電腦的一塊原因,畢竟MAC STUDIO無論MAX或是ULTRA在這3D塊的表現還是有極限的(ULTRA也太貴也不想考慮就是了)。

其實我跟你需求是差不多的(12700+3080),你用240是壓得住的,那我就放心可以放入考慮!又或者是說,如果你再組一次,你會有什麼考慮或是在意的地方嗎?感謝提供意見~
kappodai wrote:
|哇,有實際玩過的玩(恕刪)


正如你所知道的,Meshlicious並沒有排風扇,熱氣大部份都會由機箱的上部由對流排出,基本上只要在機殻附近半米內都能感受到全速運作時的温度,我的Meshlicious是放在客廳當遊戲機所是還好,如果當成SFFPC放桌面應該會很

不推薦高階顯卡的話是因為體積和耗電問題,3080以上的顯卡全速時能會用超過400W的電力,不但熱,SFX的電供的散熱風扇大多都不是很寧靜,因為機箱是完全不隔音的,基本上電供的風扇一啟動就能清晰聽到

再組的話應該會考慮使用SFX而不是SFX-L的電供,完全排除水冷的RGB,準備訂製線材和採用較小的顯卡,因為機殻內的空間實在是太有限了

那一張我以前的照片為例


理線的空間和PSU前方線的空間,PSU的走線就全靠水冷和主機板之間的空間,和水冷的水管完全撞在一起
PSU的風扇只能向外,我這個銀欣800W SFX-L真的是超級吵


至於NUC剪片,我覺得沒甚麼不可以的
kappodai
白色好美~
超甜玉米 wrote:
a4/s1


Mac mini的效能應該無法滿足我的需求,多軌加上特效,以及未來3D的需求,我可能會以至少MAX的CPU為選擇,所以自組電腦也會抓在這附近的價位(應該會更便宜一些)。

你說對了,我就是想要嘗試直立式機殼,並不是你推薦的機殼不好,只是因為沒有組過這樣的電腦~
其實不敢說全部,但我認為六七成有關Meshlicious機殼的組裝都有看了,以國外YT和Reddit居多,真的難的地方也了解,尤其電源線如果不訂製真的會很考驗功力,這點我會注意的。

只是沒想到NUC會這麼不堪,還以為算是一種省事的選擇,我是看了這影片才有這樣的選購的想法,當然就衍伸出自組電腦的想法。
Mac Studio vs Intel NUC 12 Extreme




如果純剪片,我想MAC應該是無敵的,如果考慮到多用途,那PC的性價比似乎就好上不少,這其實也是考慮到用PC的主因!謝謝你一起探討,我想這些東西就是多聊可以多認識,歡迎再給我多一些意見~
srwe wrote:
正如你所知道的,Meshlicious...(恕刪)


太棒了,謝謝你的意見,我就是想要當SFFPC,半米內都有感真的有意思
不過玩遊戲才比較有可能全時都在讓GPU運轉,或許剪輯還好?!
但AE和3D即時渲染又可能過來了,或許也會一陣一陣的熱起來也說不一定
還是非常感謝你的使用心得,我會列入考慮的~
Meshlicious改裝貓扇,採用雷射切割製作




ogee wrote:
Meshlicious(恕刪)


的確我有看到不少人有做這樣的改裝來增加進氣~
想問你的電腦配置如何呢?尤其我最好奇CPU散熱的選擇是什麼?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