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規格如下:
Z690晶片
Intel i9-12900
Intel UHD Graphics 770
10GbE (AQC113) + Intel i225-LM、Intel Wi-Fi 6E AX211(Gig+)
650W 80+ 金牌電供
背面有兩個Thunderbolt 4和六個USB 3.1及HDMI
最方便的是主機前置了SDXC with UHS-II的讀卡機讓工作上更方便
整體在8公升真的厲害

缺點當然還要自行購入SSD、RAM和顯卡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是缺點,因為自組電腦這些也都是花費
---
我就想說可以遇見的硬傷是體積較小的情況下,散熱一定會較差
雖然大多評測起來的狀況其實不算差,也讓我覺得若是要省事我可能就買下去了

但還是想要問看看各位前輩,若是自組的情況下,能否給一些意見呢?
目前的想法是:
採用SSUPD Meshlicious機殼來思考方案(14公升較大的空間與散熱)
Intel i7-12700
MSI Z690I UNIFY
全漢750W 80PLUS 金牌 SFX
剩下的就是我對硬體雖然都能理解,但細節一定需要大家來註解一下
也是來這版希望大家幫忙的地方(也是會考慮INTEL NUC 12代的主因)
冷排目前是對機殼來說好像280可以安裝
NEXT Kraken X63 RGB 280mm
ROG STRIX LC II 280 ARGB
MSI MAG CORELIQUID 280R
但是不是要考慮1700扣具的問題?
最後SSD、RAM、顯卡這三樣是無論自組跟NUC都要用到
SSD為三星980PRO 1T
RAM為美光DDR4 32Gx2
顯卡我就真的不知道怎麼選了...
主要目前為剪接4K需求,未來打算學blender或是其他3D繪圖
所以有想過A4000,但朋友說其實真的用不到繪圖卡
因此是不是3080 12G等級已經足夠應付(還要注意顯卡長度)
---
6/7更新
目前網路上看到這位仁兄的配置似乎跟我開得差不多
貼一下規格跟大家一起集思廣益
SSUPD Meshlicious
ASUS ROG STRIX Z690-I GAMING WIFI
Intel Core i7 12700K
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PL240 Flux
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32GB (2x16GB) 5200MHz
ASUS ROG STRIX RTX 3080 (ROG-STRIX-RTX3080-O10G-GAMING)
Sabrent 2TB Rocket 4 Plus 2 TB
FSP Dagger Pro 850W Power Supply Unit
幾個思考點:
上到K的必要性。若是不超頻,K版也是有明顯的加分效果嗎?
240的冷排似乎對於SSUPD Meshlicious的空間配置更友善,下方多的空間可以用來整線!
我應該還是會用DDR4來節省預算來上到64G。
---
其實打到這邊,甚至會想說是不是直接Mac Studio M1 MAX(64G+1T)真的省事更多呢?
最還感謝各位看那麼多文字,大概也是我煩惱的感覺

希望大家給一些意見或是任何要改動的方面都可以
因為這些討論都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確定感
先感謝各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