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物理常識,電磁波頻率越高,波長就越短,繞射能力也就越差

像收音機頻率在100MHz附近,繞射能力就很好,室內都收得到訊號

但手機4G、5G、6G的電磁波都以GHz為單位,波長以毫米記的,繞射能力就極差,雖然在直線視線內(line of sight)速度號稱超快,但只要走進屋子裡馬上收不到訊號

這樣有什麼建設性呢?人們總不可能永遠在基地台的line of sight內使用手機吧,這樣行動通訊領域的科技要怎麼發展呢?
物理現象,無法改變,
所以行動通訊才會設計成頻帶高低配,
高頻段衝網速,低頻段保覆蓋率,

就因如此,1G以下的頻譜才會如此珍貴
一直吹捧5G、6G,什麼可達幾Gbps的下載速度,但進到屋子裡收訊馬上變差,速度剩個不到10M,那不就根本停留在3G時代而已
lza
你乾脆說光纖線在一直吹300M/500M甚至1G/2G,阿跟你56k撥接或256k寬頻用起來一模一樣,阿又不是每個人需求都跟你一樣低
GJRick
樓上幾位不用這麼驚訝,看他的名稱就知道活著只要樂觀就好,沒有手機的年代難道大家就不能樂觀???
所以現在流行微型基站阿,家裡WIFI都要弄MESH架構了。以後家裡行動網路不好,也可以裝一個微型基地台在室內,這樣就沒問題了。
kwg16
台灣鯛會說為什麼要用我的固網、我的電力提供電信服務...........
CONA24 wrote:
所以現在流行微型基站(恕刪)


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的問題,

為了室內5G信號和網速不好,
去牽了一條固網回來架微型基地台改善5G......

但既然都有固網了,那直接用WIFI
不好嗎?
bob0123
+1
所以又回到最原始的方式...
室內就是固網,wifi, 市話...求穩定。
室外就是4G,5G,6G...圖方便?
以為科技發達開發了5G,6G...後面又不曉得幾個G, 結果用戶使用的方式,卻倒退20年...
劍心san
應該有可能是這樣
根據物理常識,知道基地台位置跟頻率(波長)
應該是有機會在繞射衰減點補強波的能量或打的方向(像是指向天線的感覺)
不過這樣算客製化調整....

物理特性沒辦法解決的話,靠技術改變也是一條路,EX.VoWiFi
至少打電話多了選擇
上網就看有沒有發展中的技術....
好像真的就是增加基地台數量跟密度啊.....
樂觀樂觀 wrote:
根據物理常識,電磁波(恕刪)


可用的頻率早已被佔滿了
所以歪腦筋只好動到超高頻上
然後吹噓哇噻真他媽的快!! 😑
然後都不說穿透力超弱 訊號衰減超高
涵蓋範圍超小 手機耗電超快 發熱超嚴重 的缺點
這就是5G 😂🙈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3G 就有裝在電杆上的小型基地台。
4G 就有裝在室內的微型基地台。
5G 甚至有用你家WiFi 來傳送的方案。

問題就在住抗及錢。。。

住抗就不說了,就像有人說,你用我家的電當基地台,怎麼也要給個回饋吧,問題是裝設設備+給回饋,肯定是賠錢,既然要給錢了,那就有多大裝多大。。。所以造成現在的結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