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各自成家後很難得有機會全員一同出門同遊,
可以連絡一下彼此家中晚輩的感情。
另方面也想趁機多陪陪長輩。
那麼,地點呢? 因為老婆家中曾經在孩童時於國境之南生活了頗長的一段時間,
在那個交通不像今天那麼方便的年代,
滿州與恆春的多處景點就是小時候父母親帶出門蹓小孩的地方。
如今數十年過去,當年的小朋友如今都為人母、為人父,
自然也會想要再看看那些曾經陪伴自己青澀歲月的地方,如今是否一如往昔。
於是,從年初就開始著手規劃墾丁懷舊之旅。
從時間的選定,到找到民宿包棟,到行程的排定,可以說歷經不少波折。
因為我們全部接近30人,其中有老有少,
有遇上考試、參加活動、個人工作需要…各種不同的變數,
後來終於找到了7月中旬的3天空檔。
至於老狗呢?雖然今年3月才去了一趟恆春半島,
不過不同季節玩法完全不同,所以當然樂的再玩一趟。
畢竟出門玩耍這件事,老狗從來是不落人後的呀!
由於這次的行程定調為老婆家人的懷舊之旅,
因此走訪的墾丁景點,全都是幾十年前就頗有名氣的老牌景點。
雖然不如現今的IG打卡景點來的有新鮮感,
不過卻也因為「老牌」遊人較少,顯得清幽,頗符合老狗的反人群心理…

所以,老狗跟著去玩的挺高興的…

所以,究竟走訪了那些地方呢?
- 墾丁南灣:據老婆口述,這裡是小時候他們時常造訪玩水的地方。有一回整群小孩還差點被離岸流沖走,後來一群表兄弟姊妹是拉著海灘上的警戒線回到岸上的,因此記憶深刻,列為首要「懷舊」地點。現今的南灣是墾丁水上活動的大本營,想玩到國外知名海島才玩的到的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搖滾飛艇/大力水手/甜甜圈/大腳丫/水戰車...,不用搭飛機出國,在這裡全都可以玩到,只要有體力的話…
- 龍磐公園:位在鵝鑾鼻及風吹砂之間的一段海岸,是上升的石灰岩台地。因為石灰岩遇水容易溶蝕,因而不斷崩落形成海崖。又因為海風吹拂,因此高大的植物不易生長,形成一大片遼闊的草原。站在崖邊可以欣賞曲折有致的海岸線,是相當特殊的景觀。
- 香蕉灣:位在鵝鑾鼻附近的一處小漁港。說實在話,在老狗還沒到訪之前,不知道這裡究竟有什麼好玩的,也不知道為什麼老婆一家子從前會帶到這裡來玩。後來看到有遊人穿泳衣從草叢裡走出來,才知道原來在港口旁就是由珊瑚礁上升所形成的海蝕溝,之間就是一小區一小區的天然海水泳池。懂玩的人就會帶著浮潛用具來這裡浮潛,當然也是很安全的戲水區域。
- 白砂:白砂位在恆春半島的西側,在從前就已經是知名景點,是看夕陽的好地方。自從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國片海角七號在這裡取景後更是聲名大噪。我們一群人這次造訪當然也是想看夕陽,不過颱風在外圍作怪,雲層厚了點,但風景依然很漂亮!
- 九棚/八瑤灣:據說是老婆家昔日從滿州到太平洋岸看海的地方。相較於熱鬧的墾丁一帶,九棚顯的原始許多,幾乎看不到遊客的影子。不過,這裡的原始風景可是更吸引人,而且,這裡牛比人多,我們巧遇成群水牛渡河,National Geographic的畫面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
因此,還去了幾處代表性地理位置點,包括:
- 臺灣最南點:來到國境之南,不到台灣島最南端的地點,實在說不過去。為了替年輕的一代留下紀錄,一行人浩浩蕩蕩從停車場走了幾百公尺,來與已經在最南端站很多年的地標合影。
- 興海海洋驛站:由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設置的海洋驛站,為全臺灣最南端的海洋驛站,以旗魚作為主題展間,提供免費的海洋教育導覽,也是旅途中很好的休息站。 除了海洋知識的介紹外,還有不限時欣賞的無敵海景。
- 東港 東昇餐廳:這次很幸運的遇上老狗在東港工作的同學正巧有空,招待了一桌東港海鮮。
- 森食堂●新台菜海鮮料理餐廳:是家人訂的在地精緻特色料理,位在白砂附近。餐點分量不多,但都頗具特色。
- 滿州 阿美之家民宿:住宿地點位在老婆家曾經居住的滿州,也是老狗第一次住到「包棟」的民宿。除了住宿的房間外,外面的空間可以自由運用,還提供烤肉架,可以在月光下烤肉。沒能提供廚房是美中不足的一點。
有興趣想看看墾丁熱門景點的朋友,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 墾丁南灣,水上活動的天堂
南灣位在臺26線墾丁段旁,核三廠的隔壁。來墾丁玩的朋友,就算沒有下車走進沙灘,也一定會從旁經過。
現在的南灣是墾丁水上活動的大本營,
各種想的到的水上遊樂活動,在這裡幾乎都找的到。
如果想要省點錢,上Klook等網站去買套票是不錯的選擇。
但如果不想動腦的話,一下車就會有業者來招攬。
老狗比較了一下上網買套票的價錢和現場業者招攬的價格,每個人頭大概少100元。
要不要事先買套票就看個人覺得差價值不值了。
第一張照片當然先放上水上摩托車乘風破浪的樣子,
現在看到在騎水上摩托車的都是業者,遊客不能自己騎,太危險了。

南灣沙灘旁就是停車場,面積挺大。
但南灣可是熱門景點,太晚到在大太陽下排停車場,可就掃興了。
我們到訪那天是週六,為了避免遊人過多,也為了避免在大太陽下活動,
選擇一早就到南灣,預計待到中午離開,所以早上8點多的停車場,看起還是空空的。

從停車場走過一小段步道就會到達海邊。
這裡已經可以看到大海和椰子樹,一種濃濃的熱帶氣息迎面而來。

早上8點多,海灘旁的商店家幾乎全在休息。

沙灘面積很大,還沒有什麼人。
所以我們可以自己找支面海第一排的大陽傘當作休息空間。
大陽傘租一次300元,因為是業者用工具立的,不用擔心會傾倒。

找好位置坐定,可以開始在海邊欣賞海景+發呆了…


當然,面海第一排最大優勢就是視野遼闊,沒有人擋在前面。
可以東看看、西看看…



老狗拿出已經有10歲的FujiFilm XP50,下水游泳去。

在水面上拍到的風景果然不同。
只是經過了10年,當年的防水DC拍照效果早就追不上現今手機的車尾燈。
但是,現今的智慧型手機有那支敢泡海水的?
有知道的朋友可以推薦一下嗎? 可不要推薦一次性的產品呀!



至於海中有什麼?放心,沙灘很乾淨,什麼人工雜物都沒有…


在水中待了20多分鐘,上岸找洗手間,來到了沙灘邊的服務區。

站在這前面看出去,一片藍天白雲。
天氣很好,但真的很熱! 沒辦法,墾丁南灣可是熱帶。

熱帶地區的歐告,生活可悠閒的…


兩側的販賣區店家不少,不過都還沒開門就是了。

一眼看去很有熱帶國家的街市氣氛。

這個大型販賣區的後方就是洗手間和沐浴間,中間還有有工作人員值勤的服務台。

同行的親友覺得只泡海水太無聊,去租了小橡皮艇來玩。
玩這個要留意海中的離岸流,岸上的救生員很盡責的提醒我們,要留在可以玩的地方。

海水泡了1個小時,上岸休息,待在大陽傘下喝飲料拍照。
遠方那塊石頭是七星岩,前方則是許多的水上遊樂器材。

看著水上摩托車在眼前來來去去,感覺很暢快呀!


這些水上摩托車可不是在玩耍,而是在服務遊客,常會見到在後方拉著各式各樣的器材。
雖然都是在水上快速移動,但是器材不同,效果就不同。



遠方有不少人在衝浪,更是需要技巧的運動。

同行的親友不少是年輕人、小朋友。
難得來到墾丁,當然讓他們去玩玩出國才玩的到的水上活動。
以後到墾丁玩水上活動,就會變成他們的共同回憶。
他們現在搭著香蕉船出發了!

其實老狗是坐在大陽傘下用望遠鏡頭錄的影像。
所以錄影當下對於錄到的是什麼人在玩這些活動,透過GX7相機的小螢幕是看不清楚的。
回來後把錄到的影片全部剪成一片,也算是對五花八門的水上活動做個紀錄。
這中間還穿插不少照片…

至於老狗為什麼不去玩? 心臟不好的狗,看別人玩就很過癮了。


這些琳琅滿目的器材,老狗實在叫不出名字來。
只覺得玩起來很有趣的樣子!




當然,利用親友們去玩水上活動的時間,老狗待在大陽傘下,還是有其他收穫的。
像這個…


後來就發現這2位妹子可是專程來自拍的。
拍完想要的照片就收工,撤了! 沒下水玩耍呀!

除了上面這幾張外,坐在海景第一排賞景,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南灣其實沒有臺北盆地的熱,海風徐徐吹來,很舒服!

親友們玩完水上活動,繼續拿出剛剛借的泳圈來玩水。
基本上,在這裡租借器材,像大陽傘、泳圈等都是不限時間的。
因為業者們都知道遊客頂多玩個半天就會歸還了。
他們還有半天可以借下個客人。

年輕人泡在海水裡,那長輩們呢?
四尊「大甲媽」都已經是退休人士,難得一同坐在南臺灣海景第一排「看海配話」。
一邊看著晚輩們玩水的樣子,很快樂呀!

很快的,午餐時間快到了,回頭是岸呀!
集合拍照啦! 該去回民宿去消耗一下早上沒吃完的早餐,順便休息梳洗。

老狗這時忽然發現這位原住民!
這是畢生第一回在遊客來來往往的沙灘上看到野生寄居蟹呀!

幫忙一下,拍張照,馬上讓您回去沙灘裡!

時間接近中午,沙灘上的遊人走的差不多了!
有沒有像是沙灘「走光照」………




不過這時候賣店大多開門營業了,遊客大多也都到這裡來覓食。


是該說再見南灣的時候了。
不知何時有機會再來看看這裡的藍天與沙灘…


墾丁南灣的位置,還需要分享嗎?
▩ 龍磐公園,曲折的海岸與陡峭的崩崖
龍磐公園位在佳樂水與鵝鑾鼻之間的公路上,是一處擁有絕美海景的廣大草原。由於這一區域是上升的石灰岩台地,而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蝕。
因此在這裡可以見到崩崖、滲穴、石灰岩洞、紅土等地形景觀。
而陡峭的崩崖的下方就是曲折的太平洋岸,構成的絕美地形會令人想多駐足一會。
然後當然是留下打卡照,貼到IG上給朋友們朝聖呀!
最近,龍磐公園被美國CNN新聞網評選為亞洲18個被低估的景點。
如果去過墾丁,卻不曾造訪過這裡,那下次記得留半個小時下來走走。
拍拍照丟IG給朋友們看一看在國境之南的絕美崩崖海景。
龍磐公園在公路邊的說明牌。其實只要看到有不少車子停在路旁,大概就是到達了。
龍磐公園有2處可以下來行走的步道,老狗造訪的是北側這條。

現在公園裡有木造步道直通崩崖邊。
這步道走起來的感覺頗像是伸展台…


至於這條步道為什麼做的這麼有型?實在看不出原因來。
遠方就是崩崖所在位置。

走到步道盡頭,往北側看就可以見到曲折的海岸與廣大的草原。

天氣很熱,但是看風景的遊客也頗多。

崩崖邊的珊瑚礁岩。

還有上面的說明牌。

說明牌內容,有興趣的話自行閱讀。

地面相當容易破碎,雖然乍看之下很安全,但還是要小心。
因為舊的指示牌被地形擠的破碎。

而破碎面留下岩石風化後的紅土。

不少人來到這裡,都會和後方的海岸線合照。

站在這裡賞景,真是心曠神怡。


這種「勵志」照片是一定要拍的!

其他的位置當然也有機會拍出來啦!
等待有心人士發掘。


龍磐公園的位置,應該不難找才對。
沒去過的朋友,下回真的建議留30分鐘在這裡。
▩ 興海海洋驛站
在從民宿前往龍磐公園的路上經過興海海洋驛站。因為有親人正好在海巡署上班,因此提議進去驛站看看有什麼。
在這一帶的主要漁獲有旗魚及飛魚等,故興海驛站以「旗魚」做為主題。
海巡署所設置的「海洋驛站」,除了做為海巡單位的辦公室與休息區外,
也提供民眾做為休憩空間,兼做為海洋相關知識的宣導與傳播。
我們進去裡面,發現就有一處小型展示室,展示當地漁獲相關知識。
海洋驛站的大門,門口的招牌表示提供洗手間、飲用水及無障礙物設施。


裡面的空間很簡單,就是海巡人員的生活空間。
右邊一樓是展示間,展示當地漁獲相關知識。

展示區的入口。青斑海蛇是興海海洋驛站的吉祥物。

內部主要展示與海洋生態有關的生物資訊,讓小朋友們來看一看挺不錯的。


還有就是佳樂水到鵝鑾鼻這一帶的經濟魚種與觀光資源。

這一帶的漁獲以旗魚為主,所以介紹如何獵捕。

原來旗魚要用「鏢」的,難度相當高。

旁邊是常見的6種旗魚圖示。

然後是海巡單位的工作介紹,可不是只有護漁而已。

另外還提供海域活動的資訊。

全臺灣總共有12座海洋驛站,每一處都有一隻專屬吉祥物,還有用吉祥物做的活動章。

在建築物旁有座觀景平台。

登上平台就可以見到無敵海景!
據說颱風在這時離臺灣不遠,不過卻是風平浪靜!



興海海洋驛站的位置:
▩ 臺灣最南點,臺灣島的最南端,臺灣人必訪
「臺灣最南點」應該不用多加介紹吧! 顧名思義就是臺灣島的最南端。當地有一座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立的「臺灣最南點意象標誌」。
經緯度是東經120度50分0秒;北緯21度53分59秒。
我們這一大群人會來到這裡,主要是為了讓家中的小朋友們留下回憶。
當個臺灣,至少他們的長輩有帶他們到訪過臺灣四極點之一。
至於未來是否有機會再訪,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臺灣最南點意象標誌」,水泥製,一邊尖一邊圓。

從前到訪最南點,可以把車停在道路旁。
不過或許是到訪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墾管處另闢了這座收費停車場。
看到停車場入口收費亭時,可不要誤以為它就是臺灣最南點。
但是,它是全臺灣最南端的收費停車場,這點的確無誤。

從最南點停車場大概要走個800公尺才會到「臺灣最南點意象標誌」。
這一路林相茂密,如果是對植物有興趣的朋友,應該會很有收穫。

沿著柏油路前行,一直到看到這面指標牌,再轉入透水磚舖面的小路裡。

再往下就是這樣的路面,輪椅可達。
兩旁其實有很多有趣的生物,仔細觀察會有收穫。

不信請看,這就是野生動物之一。

而且動作敏捷,說上樹就上樹,毫無遲疑!
這位應該是不靠罐罐過日子的吧!

再往前走到見到陽光的地方,也就快要到「臺灣最南點意象標誌」的位置。


邊走邊玩,走了大約15分鐘,終於見到它了!

「臺灣最南點意象標誌」的全景與木造平台。
事實上這裡還不是真正的最南點,應該是在我們這群人向外望的珊瑚礁岩上。

在意象標誌前的說明牌,有載明經緯度。

真正的最南點應該是在這張照片的左側。

或是這張照片的右側吧?

回程的路上見到另一隻野生動物—斯文豪氏攀蜥,臺灣特有種。

這群小子在回程上看到路邊攤販賣椰子水,趁機敲詐阿媽…


果然人手一瓶。
畢竟在臺灣很難得能喝到正宗棷子水,也算是人生中的記憶吧!

怎麼又見到這隻野生物物?該稱牠為「最南點之喵」嗎?


呃…最南點之喵不能只有一位,要有兩位。
人家在桌上躺很久了…


回程路上還看到這顆球,究竟是什麼球?

門上有解說,應該很容易看懂吧! 氣象球啦!
氣象局頗歡迎遊客和它合照的。

臺灣最南點的位置:
▩ 香蕉灣,天然泳池,戲水浮潛秘境
香蕉灣是一處位在臺26線旁的小漁港,離鵝鑾鼻不遠,曾經是捕鯨基地。只是臺灣自日治時期之後就不曾捕鯨,變成一座安靜的漁港。
所以,我們來這裡幹麼?
老婆的家人把這裡規劃到行程當中,據說是小時候常來這裡玩耍。
老狗停好車後下車來看看,這不就是座小港口,有什麼好玩的?

而且,四週除了我們這群人外,沒看到其他的人呀?

即然都來了,來看看老婆在看什麼? 是小時候下水玩耍的地方嗎?

港口裡的海水非常清澈,還可以看到有魚在游!

可是,漁港是不能下水游泳的。難道從前可以嗎?
而且這底下的深度應該不淺才對。

這個問題,來問問在地神明吧?
這時有人穿著泳衣從小廟旁走出來。

原來,秘境藏在廟旁的矮樹林裡。
只要走進樹林後,多走個幾步就會見到長長的海蝕溝。
在潮汐起落之間形成天然的游泳池。

在珊瑚礁上的小生命。

隔壁是另一條海蝕溝,有遊客在玩水。

轉頭一看,就在漁港邊而已,只是被海蝕溝擋住,看不到。

往下走就會發現這些海蝕溝圍成的空間還算蠻大的,要下水浮潛不會是問題。

只是旁邊的珊瑚礁表面銳利,得穿上厚厚的防寒衣才不會受傷。

在腳底下的貝殼砂中撿到這個漂亮的貝殼。

其實要撿到完整的貝殼很不容易呀!腳底下的全是這種有待自然打磨的…


在這裡待了一下,往回走,記錄一下岸上的樣子。
就是要在茂密的植物之間找到小路才能走到海邊啦!

回到最外面這條海蝕溝,親人們還在玩水、玩沙中。
是該去吃晚餐的時候了…


香蕉灣的位置:
▩ 白砂,捕捉恆春半島夕陽的好位置
在去餐廳吃飯之前,我們規劃先來到恆春半島的西岸,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見到夕陽。所以來到白砂。但停好車一看…停車費看來是白花了…

白砂是電影「海角七號」阿嘉與友子擁抱的海灘,也是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場景。
沙灘全長接近500公尺,寬度大約有50公尺,是很適合玩水的沙灘。
這天落日時分,水面平靜無華,有不少人在玩水。
要不是家人指定要去南灣,老狗應該會想來這裡玩水。

這時候的光線最適合拍照,很難得遇上拿單眼拍寫真的遊客。

西方雲層實在太厚,今天注定看不到太陽掉進海裡。

遠方竟然有人在玩SUP,匆忙下車忘了拿望遠鏡頭,拍不清楚。

也有香蕉船的蹤影,只是沒有南灣那麼多業者。

在沙灘上休息、看海的遊人,還有好大的一隻狗…

這…毛這麼長,在沙灘上走,有得整理了!

在沙灘邊和香蕉灣一樣有座小廟—水仙宮。
網路上查到的資料是2022年11月才剛重修竣工,所以外觀還很新的樣子。

再等了一下子,看來真的沒指望了。

那位划SUP的玩家,天都快黑了還在海上…

可不要真成了「奇幻漂流」呀…


看不到夕陽了…


月亮都出現了…

來去吃晚餐!

離開前看到的白砂地區海岸指示牌。

在海岸邊入口旁有幾家小店。沙灘大概就是他們在管理吧?

再往上是個小聚落,牆上的彩繪很樸實…


白砂的位置:
▩ 九棚/八瑤灣,National Geographic場景,牡丹社事件發生地
隔天的早上行程是安排由滿州經由縣道200一路東行,到達九棚後接著走臺26線,在旭海吃完午餐後各自解散。
自九棚到旭海這一大段路,據說也是老婆家人小時候常去玩耍的地方。
只是從前可能就是車開到那玩到那,沒有一定的定點。
所以當行程安排到九棚時,為了設定可以作為導航目標的定點。
我們就將Google map上的「牡丹社事件點(八瑤灣)」當作集合定點。
於是這趟旅行不再單純只是走馬看花,而是加了些歷史元素。
牡丹社事件發生於1874(清同治13)年,是日本進攻南臺灣的事件。
而其原因則是發生於1871(同治10)年的八瑤灣事件。
詳細的故事,老狗在先前的分享文中有寫過。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開這篇看一看:
琉球國民五十四名墓、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石門古戰場、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與忠魂碑、高士神社、港仔大沙漠|八瑤灣 — 【1874年牡丹社事件】場景 — 恆春半島歷史場景旅程之二
這裡就單純分享風景,因為不但漂亮,還有臺灣已經很少見的原始。
Google map帶著我們一行人來到這個地方,就是地圖上標註的「牡丹社事件點(八瑤灣)」。
前面就是中港溪的出海口。

旁邊有塊解說牌,應該是屏東縣文化局設的吧!
裡面簡單介紹了八瑤灣事件與牡丹社事件之間的關係。
另外也標註了相關重要事件的事發地。
其中除了龜山外,其他各點幾乎都在今年3月的旅程中走過一遍。

這一處出海口的風景真的十分漂亮,而且是完全原始的景觀。
河道本身及兩側都沒有人工建築。

在河道的對面有一群水牛,猜測應該是九棚村村民放養的。
這表示這一帶環境保存原始狀況,保存的相當好,牛才能如此自在的放牧。

背對出海口的另一側當然就是山區了,景觀同樣很漂亮!


遠方的這群牛看到老狗,似乎有衝過來的打算…


這群手數目還不少,看起來像是有長有幼…


出海口這一面,就續續看風景吧!
大太陽下待個5分鐘,就該離開了,不然很容易中暑呀!


仔細看看溪裡,也躲著好幾頭牛。


再等一下下,竟然就發現剛剛那群牛開始渡河了!
因為老狗的GX7相機不是用高速卡,因此出現拍攝時按快門無反應的狀況。
上面的影片是老婆拍的片段,下面的照片則是老狗在牛群渡河時拍到的。


有大牛帶著小牛…

兩個小子靠近去看牛,但又怕牛發脾氣,所以站的遠遠的!


這整個畫面就像是National Geographic一樣。
然後還出現了牛騎牛…

之後我們順著道路,往南仁漁港方向再前行一小段,發現這一處欣賞海景的好位置。

往下走個幾步,角度較佳,遠方的沙灘可以看的更清楚。

在這個位置可以把整個八瑤灣盡收眼底。
可以想像在152年前,那54位琉球人在這裡漂流上岸的那一幕。
至於習稱的九棚沙漠,應該就是遠方這一大片沙灘。

整個海岸邊可說是相當原始,幾乎沒有人工雕鑿的痕跡。

錄一段八瑤灣海岸的影像,以及海浪的聲音。
回過頭來,幫辛苦帶我們來這裡的阿塔拍張照片。
道路的另一邊就是墾丁國家公園保護區,未經申請核可不得任意進入。

當然也要幫阿塔和八瑤灣合照。

欣賞八瑤灣海景的最佳位置:
🍽 東港 東昇餐廳、美味生猛海鮮
會在造訪墾丁的行程當中出現東港海鮮,完全純屬巧合。墾丁行的一星期前,老狗參加大學同學會。
同學間在討論下次要在那裡聚會時,
在東港工作的同學說:「那就下星期六吧! 來我這裡,我帶大家去吃海鮮、」
老狗隨口問問:「你是說真的還假的?我們家下星期六正好要去墾丁…」
於是,就這樣撿到一餐又新鮮又豐盛的黑鮪魚海鮮大餐。
老狗酷愛吃海產,這輩子就這次吃的最滿足。
新鮮、美味、好吃…什麼形容詞都用上了,但還是不如實際走一趟來親身享受!

這個季節還在黑鮪魚季的末期,所以主角當然就是黑鮪魚。
老狗不吃生食,但有品嚐過的同桌友人都同聲叫好!

因為老狗不吃生的,所以來了炙熱魚排。
類似牛排的料理方式,但是又軟又嫰的口感真的很棒。
不過還是有一點點魚腥味,告訴老狗:「現在吃的是魚喔…不是牛排」…


這一大盤羮湯的主角是鮪魚鰾。
魚鰾是大部份硬骨魚類體內的一個內充氣體的囊狀器官,
用來控制魚體上浮或下沉的功能。
其實裡面好像還有魚翅,不過相較之下就沒什麼特別的。
這樣的料理方式還是第一次吃到。
特殊的口感搭上南臺灣羮湯的特殊氣味,還真是絕配。

櫻花蝦炒飯,也是東港美食之一。
飯炒的粒粒分別,有著濃濃蒜香,搭上蝦花蝦的香氣,令人不知不學多吃了幾碗。

大蝦母,正確名字不知道是什麼。
據說這種蝦體內有卵,在外海捕獲後常由養蝦戶購回,
繼續飼養後可以繁殖出沙蝦,但據說無法再進行人工育種繁殖。
因此養殖業者還是必須自漁市場買進像照片中這麼大的活蝦來做為種源。
至於蝦母好不好吃?
懂吃蝦的人就知道它的口感和「蝦味」和常見的白蝦、草蝦有著頗大的差距。
老狗對這種美食絕對是來者不拒,有機會吃到真的是福氣。
遠方是同學沒拍到的豬腳。
東昇餐廳的豬腳料理也是一絕,據說是滷過再整支炸過。
外觀和德國豬腳有點像,但口感、嚼勁是一般廉價德國豬腳不能比的。

處女紅蟳。其實老狗雖然愛吃蟹,但不愛吃紅蟳。
總覺得宴席裡的紅蟳米糕大過乾柴,雖然蟹黃飽但卻不怎麼好吃。
但這盤紅蟳讓老狗在吃了半隻之後又夾起另外半隻。
因為前面講的「乾柴」在這盤紅蟳上完全消失。

雖然老狗很愛吃這種軟體動物,
但在其他道菜都很「厲害」的狀況下,這盤小卷變的平凡許多。
口感Q彈是必備的!

東昇餐廳的位置。
據同學說是因為對面的佳珍訂不到才訂這裡的。
希望下次能有機會去吃同學口中的佳珍餐廳,試試不同口味。
🍽 恆春 森食堂●新台菜海鮮料理餐廳
森食堂●新台菜海鮮料理是同行親人考量行程路順而訂的餐廳,地點就在白砂附近,在白砂看完夕陽後不用5分鐘車程就到了。
這家餐廳位在「嵐翎白砂渡假莊園」裡,
所以到達時第一眼是看到民宿建築。

餐廳的位置在民宿的左側。

這家餐廳的菜色,和前一天中午在東港吃的可以說是大異其趣。
風格走向是精緻及使用在地食材,與東港的海鮮料理強調生鮮原味有一段差距。
照片中的是蘿曼雨來菇,是滿州鄉的特產。
雨來菇並不是菇類,而是一種可食用的陸生藍綠藻,正式名稱為葛仙米藻。
需要純淨無汙染的環境才能生長。

日式炒烏龍,感覺比較沒特色。

這好像是乾燒明太子軟絲,記不太清楚,挺好吃就是。

香檸鹽酥藍鑽蝦,還不錯,可以帶殼一起吃。

金沙墨魚炒飯,口感還不錯。

蔥爆黑豆腐,這也不錯!

鮮魚味噌湯,魚肉大塊、新鮮。

糖醋雞丁,還好不會太酸。

櫻花蝦高麗菜,較一般的菜色!

紅麴松阪豬,相當好入口的豬排。

這好像是三杯魚肚,口感很特殊。

小青龍下蛋,是杏鮑菇燒香後加上皮蛋、青龍椒爆炒的一道菜。
據說是這個季節,有小青龍椒時才有的料理。

整棟餐廳與民宿環境挺好,不過價位也不低就是了。

森食堂新台菜料理的位置:
🛌 滿州 阿美之家民宿
位在滿州鄉永靖村的阿美之家民宿是我們這次住2個晚上的地點。會選這裡的原因就是離老婆家小時候的居住地很近。
因為這次的旅行就定義為「懷舊、復刻」之旅,
當然住的地方就要和曾經住過的家越接近越好。
然後因為同行的親人相當多,所以我們就包棟了!

民宿的一檈有個櫃臺,最後變成為我們放雜物的地方。

房間有不少間,有四人房、二人房。
重點是還有溜滑梯房,小孩看到會瘋掉的那一種。
- 四人房(1)
- 四人房(2)
- 四人房(3)
- 四人房(4)
- 溜滑梯房(1-1)
- 溜滑梯房(1-2)
- 溜滑梯房(2-1)
- 溜滑梯房(2-2)
- 雙人房
包棟的狀況下是可以使用民宿的烤爐的。
所以第一天晚上就在庭院裡烤起肉來。


這一天光這些食物,總共29人吃不完呀!


人多,吃飽又不用開車移動,那來些飲料更是必要的…

不過老狗不喝這個,親友們當然喝不了那麼多。
有不少又帶回家,期待下次再聚了!

最後放上老婆在阿美之家拍的夕陽來做個結束。
希望還能有機會這麼多親人一同出遊!

滿州阿美之家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