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在找一家咖啡廳.......
不需要裝修很浪漫,但要很方便到達(不論是開車或是搭車)。
不需要咖啡多厲害,但要容易找到座位(平日最好能有空的角落)。
不需要消費很便宜,但要讓人安心完手上的雜務(有WIFI有插座不限時)。
當然~空間有格調、咖啡餐食很厲害、價格很適宜的.....更好!
捌㡯(du)咖啡:聽火車飛渡,看風格小物

這是無意間來到的地點,下礁溪交流道往頭城方向走,沿途還想找個7-11擋擋碰面前的空檔,一閃而過的綠意和窗影吸引了視線。而正好,就有路邊的停車位置。
於是....雨天的午後,就不需要繼續流浪。

老實說,這家咖啡店的名字我不會讀。
"㡯"這個字,我原以為是宅?或是庇? 後來才發現它IG上英文名字是ba_du_cafe,所以這字應該是念Du? 這樣想對吧??
- 前門花木扶疏
- 公路的轉角也是綠蔭
- 入口掩在樹影下
- 隨處都可見佈置
這是一家位在省道旁的木屋改裝的咖啡屋,要說是老宅未免有些勉強,應該還差"老"很大一截,但木製門面窗格與入口門前栽植的成片綠蔭,以及屋內隨處可見的小巧布置,迎面而來的居家風格讓人很是喜歡。

入口的氛圍就很滿,溫暖的木色調充斥,各種植物由市外藉窗景映入室內,再用四散各處點綴的大小盆栽軟化你的視線,雖然家具造型並不統一,擺設的位置也錯錯落落,但卻意外地讓視覺感到溫暖和諧。

各種類型的座位區,或正座、或盤腿、或低矮的木桌、或長大的會議桌,散落四處角落,沒有那麼一致但卻又顯得合理。

吧檯前臨窗看火車的木塌區域,半躺臥坐隨你,應該是最熱門的區域,吧檯小姐說都是第一個被挑走的位置,但....就是不適合四處辦公事的遊牧族,如我。

角落的小圓桌,搭配兩張不一致的木椅,視線被外頭的雨滴綠葉所迷惑,你會忽略遮一點點地差異,只會覺得一切合理氣氛合宜。

深處臨窗的低矮沙發座,兩張獨立的坐椅帶有些隱蔽,離過到的客人有些距離,只有窗外不時掠過的火車,才是驚擾你的風景。

走進後室,有張長條圓桌,適合砸一堆人在此開會,當然,人生不可能這麼苦逼的你,平日裡絕對是領著三五好友前來聚餐的。

挑了一個開放區域中最深遠的角落,臨馬路、靠大窗、背書牆還接近插座,得以一眼可見廁所門的戰略要點,兩人占據一張四方桌,準備展開一個極端適合長期奮鬥的作業。

但這屋裡有太多可愛的小東西會打擾你。
沒有看到之前,你不會想要把它們這樣搭起來,但它就是簡簡單單安安靜靜地湊在一起,無比和諧,如此穩定,彷彿它們本來就該這樣搭配出現。
擺在陳舊木製畫框裡的塑膠汽車玩具,極不統一甚至已經脫漆,隨便用一把古舊白鐵檯燈打亮,卻成為視覺的焦點。

古舊的窗櫺木雕與現代的陶板詩句,上下擺置,內容真的是從遠古到如今了,用這樣的詩句來測量由你至我之間,究竟有多遠的距離,是不是非常合適?

魚和貓的小件陶瓷,樸實笨拙的外型和那些深深淺淺的黑藍色調,到底是怎麼會這麼容易讓人駐足摸索,愛不釋手。

幾個躺在地板上扭動的貓身影,隨意擺置就成為筷架,讓你想要帶走。

不知用途的陶盤,有著景泰的藍和童趣的貓,是貓吧?我看得出那對貓耳,其他.....

擺得滿滿當當的長桌,整治的都是茶具,風格材質都不一致,規格大大小小均有,顏色造型各異,隨意的陳設、隨意的客人、隨意咖啡店裡的隨意的買賣。

七福神盯著你看的木門,未開啟請勿進入的門,後面到底藏著甚麼?(似乎是只在假日開放的另外一塊區域)

廁所門前的魚缸和衣帽架,衣帽架的衣架以及掛在廁所門口的鳥籠??
上廁所前掛大衣我可以理解,擺座鳥籠是為了幫在小便斗前的你吹哨?!

魚缸裡的魚。


墊著水和水杯的骨董保險櫃。

角落裡堆疊著的茶箱。

咖啡店的瓦甕裡塵封的陳茶。
這種搭配是不是既突兀又覺得合理???!!!
因為色調總是一致吧! 我猜測,或者材質都能接近吧! 也許可能。
你的視覺被這些莫明所以的大小物件所吸引與擾亂,已經視覺習慣到不會質疑,這種亂七八糟而沒有風格的風格,卻莫名的極為吸引人在其間穿梭流連。
咖啡店裡,總還是要點杯咖啡的
- 菜單01
- 菜單02
- 菜單03
- 菜單04
這是原本的菜單,就這麼塗塗改改,隨興任意的氣氛實在太滿。
- 菜單05
- 菜單06
沒有寫進菜單的,就鋪在櫃檯前的兩塊黑板上,鹹食甜點拉麵飯糰蛋糕布丁,全都匯在一起,粉筆寫上再劃去的任性,這老闆的隨興,全都顯示在我就是不擦黑板的志氣裡。

咖啡是濃郁的,拉花是清晰的,奶泡是綿密但有些微粗糙的,這是有個性且好喝的拿鐵。

紅烏龍是清豔的,沒有那麼厚重的烏龍,多一些紅茶的香氣,或者我等待的時間不夠久,但風味可以。

布丁是滑順凝厚的,你看得出來它的奶香厚重。

蛋糕是煎烤過的,你的舌頭能體會到它外層角落的微微焦蘇,以及內部的鬆軟。
礁溪可以安心游牧的咖啡店
總的來說,捌㡯(du)咖啡對來客算是舒適而寬敞,你很少能在都會區內的咖啡店裡得到這麼寬大的空間尺度,卻安排這麼少的客座位,桌與桌的距離夠寬,不會彼此打擾,也不用擠在狹小的桌面內勉強完成你的公務。對游牧者來說,能在上班日找到一家值得停留的咖啡店其實並不容易,熱門的店其實人很多,互相干擾,無法靜下心情處理事務。
這裡雖然有時間限制,雖然用電需要斗內,雖然假日必定難得一位,但對於平日裡需要四處移動,到處尋找咖啡店流連的人來說,從容的空間是完全的加分項,對我來說,這裡是個容易靜下心來進行日常操作的地方。
雖然價位不是這麼便宜,但在享受空間的同時,適當而有節制的點餐,是很可以接受的。

頭城名物三連吃
都來到礁溪頭城的接壤處了,回台北之前當然得幫口慾帶點東西回去。一般人到了這裡,都會再殺到烏石港前台2線與大坑路口的阿宗芋冰城來上一杯泡泡冰,因為冰店離咖啡店實在很近。

芋冰很讚,但這種冬天的氣溫下,吃冰應該不是這麼舒服,我的推薦是芋冰城隔壁的蔥油餅和香腸店,這兩家店會去買的人不多,但都是好東西。


德芳蔥油餅的蔥油餅皮比一般店家厚很多,特別推薦你買一整包冷凍成品,帶回家自己煎,因為餅皮的厚度夠,可以切開再往裏頭加料。



蔥油餅隔壁的香腸攤也是一絕,現烤完咬下去會噴汁,但要現烤現吃,雖然可以買冷凍香腸帶回,但不是現烤的覺得少點味。
從小經過各種香腸考驗的台灣人,相信對香腸口味都很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愛攤,但這家的香腸應該可以排得上名次。

泡泡冰、蔥油餅、烤香腸三家店,是每次經過頭城都要停車給它三連吃的慣例店,現在除了這三家店,往後的非假日,應該可以再多一家常去的咖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