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引擎馬力600HP,馬達和曲軸連動,
在高速彎預期500HP馬力過彎,如果用馬達分擔100HP,引擎輸出400HP來達到引擎省油,
控制單元要如何去混合馬達和引擎來輸出預期的500HP綜效馬力?
利用減少截氣門角度來控制引擎出力,同時將電門全輸出。此時引擎轉速會因為馬達而昇轉,因此馬達輸出會出現折抵情況(實際上你可以想象成馬達期實是只推著引擎轉)。而在減少截氣門角度的情況下也就意為著引擎進氣量減少,所以供油也會跟著減少以達燃燒平衡(但還是有輸出)。所以在同輸出的情況下混合動力的引擎只需要較少的進氣量與較少的油量即可達到該輸出的轉速。自然就省油了!(實際引擎運作的情況你可以想象成下坡時引擎在同速度下不用踩這麼多油門的原因)
以上說明的假設是馬達和曲軸連動(也就串連式輸出)而電門為優先動力。
至於「偏時點火」系統是為了製造排氣端壓力(就是一般指的回壓)所產生的方法,主要用於turbo車。目地是要維持turbo葉片轉速,以維持增壓效果減少再加速時的turbo lag,並無法控製引擎轉速。
真實設計與運作的詳細說明如下:
設計:串連式輸出會將曲軸與馬達轉軸連接(或直接延伸曲軸),並在馬達轉軸與轉子之間利用單向軸承連接(註1)。在ECM設計的部份則是會以電門作為輔助使用動力,馬達主要功能是用來協助引擎加速(所以減速時馬達不輸出)。接著在額外設計一個離合器用來強制連接馬達轉子與轉軸(當要車輛需要回充電力時連接兩者)就是混合動力系統。(可參考下圖)

運作過程:當車輛過彎回油時馬達會輸出動力來協助引擎加速(因此輸出力道除了引擎的之外還要加上馬達的),所以引擎的輸出情況就會向是車子處於下坡時因重力拉動車輛,所以可以以較少的油門(截氣門角度較少)來達到同樣的轉速與時速。在每次加速時重複這樣的情況就是會省油。至於如果電池沒電時就利用減速時的慣性力量,將設計於馬達轉子與轉軸的離合器連接帶動轉子進行發電(所以這組離合器平常是不連接的)。
註1:賽車使用為了減少因串連式輸出而產生的引擎動力損耗(馬達只要沒輸出那引擎的出力就必需要推動馬達軸與轉子,此時引擎輸出力量就會有折扣)會在馬達軸與轉子間使用單向軸承來自動分離。
還有其它問題就後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