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國事務與本國無關+1...難道台灣的新聞話題只停留在"三人選舉"?大家同意"電動車是車界次世代"吧...台灣若是沒有針對電力增加 電系改進,不就像是以前我們嘲諷東南亞國家基礎建設不行!...別人躍進,自己沉淪.
在大陆,因为法规的要求,欧美日韩各国的汽车品牌(就tesla除外)都有跟中国车企建立合资企业,所以一般这类车我们习惯上不会归为国产车,而是称为合资车,一听就明白虽然制造在中国,但是核心竞争力基本还是靠各品牌自己。只有真正的国产品牌的车才叫国产车。CC、Yaris和Altis之所以神主要还是因为便宜吧,在大陆10w RMB左右的区间可以说已经基本被国产车把持了,可以选择的范围实在太广,不必非要找这3辆。
中國市場太大,一堆車子在台灣都沒進口。還有許多歐洲車在中國都國產化了(進入中國一定不能全外資),這就不贅述了。尤其是奧迪和福斯,中國特愛這品牌。而且計程車很多都福斯、雪鐵龍、寶獅之類、通用。台灣市場小、車又貴、選擇少。
台灣政府就是愛抽稅,不只進口車,連國產車的稅都抽得很高,造成價格差不多,幹嘛不買進口車的窘境。下面節錄自網路新聞我國有一種稅叫貨物稅,2000CC以下的國產車輛要課徵25%的稅收,2000CC以上則徵30%,加上營業稅,稅金達3成1到3成6,如果是進口車,一旦又加上關稅,等於是離岸價,再乘上1.5到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