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142536 wrote:少了AMD CPU你覺得Intel CPU 會賣很便宜嗎?....一家獨大時, 受害一定是消費者這是商場法則!!少了國產車制衡,進口車必然瞞天喊價,只要賣得掉我幹嗎便宜賣!!! 這個邏輯不通...沒了AMD,你只能買Intel,因為是一家獨大沒競爭但是進口車至少有數十種廠牌,上百種車型並不是單一品牌的獨門生意,相互之間有銷售競爭的所以不能用CPU的那種極端二分法來看車界...話說,支持沒競爭力的國產車商儘快倒一倒如能開放大陸製成車進口更好,肖想對岸的E200L很久了
y20070122 wrote:這些車企EPS賺飽飽,有回饋到這些員工身上嗎? 沒有! 只是在剝削台灣的消費者!這些年來的關稅保護, 已經讓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工業茁壯起來, 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 ,這樣應該達到目標了!國內的車市,政府應該要放手讓全球的車企們去公平競爭了, 讓台灣的消費者可以享受到真正物美價廉的產品. 台灣想要發展自有品牌的時機已經消逝了!養了一批產能利用率不到50%的組裝廠,一點意義也沒有. 該是拿掉關稅保護的時候了.
其實ARTC早在2014年就有分析文了。澳洲汽車工業凋零,台灣車廠契機浮現文中提到關稅低與生產成本高造成汽車業萎縮,而生產成本高是主因。這文還提到台灣汽車外銷有斬獲,追根究柢也是台灣生產成本低才有可能。很多人會扯台灣汽車業倒了很多人會失業,我覺得蠻好笑的。如果哪天台灣汽車業倒了,一定是因為生產成本高或產品品質差無法跟國外競爭。生產成本高而生產品質差的話,那就要提升品質,而不是不斷拿自己跟豪車比較,結果骨子裡爛到不行。在這個全球化浪潮之下,想要一直守著一成不變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台灣多年前被稱為世界工廠,其實代表著台灣企業讓很多國家的工廠很難做,甚至收起來,台灣汽車業也一樣,哪一天生產成本提高到進口車還比較划算時,自然會收起來,企業該思索的是轉型與持續降低成本,保持競爭力。
補充水份 wrote:小弟有個疑問,為什...(恕刪) 為什麼說台灣汽車市場小 看到澳洲就說汽車市場大澳洲年銷售量將近100萬台,台灣只有40來萬。雖然台灣和澳洲人口差不多都二千多萬,澳洲土地廣闊,台灣騎機車可以,澳洲可就要開車。台灣可能平均一戶有1~2輛車,澳洲可能就每人有一台車。加上台灣小,車子行駛較少,相對耗損較小,車子壽命較長,淘汰慢,銷量就變小。澳洲土地廣闊,車子行駛較長,相對耗損較大,車子壽命變短,淘汰快,銷量就變大。
james142536 wrote:少了AMD CPU你覺得Intel CPU 會賣很便宜嗎?....一家獨大時, 受害一定是消費者這是商場法則!!少了國產車制衡,進口車必然瞞天喊價,只要賣得掉我幹嗎便宜賣!!! 高通S835可以跑Windows 10,所以不用擔心intel漲價同樣的,進口車品牌這麼多,相互廝殺,貴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