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芯聽過韓製電芯/日製/陸製(?)自己國家的電動車都採用自己國家電芯居多台灣電動車電芯部分都是向這三個地方採購,成本比人家高很多。命脈也掌握在別人身上。當然台灣廠牌當然也不夠大,量沒大到讓上述三個地方競爭成本
每次在台灣還能聽到韓國車不能買的言論,真的都笑笑當我們還在看不起韓國車的時候,現代/KIA早就成為全球第3大汽車集團了(一二名是Toyota&福斯),今年還砸了181億美元要發展電動車,目標看往特斯拉&比亞迪,KIA最近EV5、EV5、EV7有都有動作,現代Ioniq7也有消息了
華德動能、成運、創奕、鴻華先進...小汽車沒有電巴已經慢慢滿街跑了非一般消費者市場,就沒什麼人關注公車就長那樣,沒人會去分辨是純電或柴油國產電動車,與其讓不成熟的產品放給人買,被嘴砲嘴到爛不如從公車市場切入,由政府主導進行POC/POS只有2030導入1萬輛電巴的政策達標壓力,沒有消費者市場的銷量壓力我覺得是很好的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