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分析台灣電動車發展卡在哪嗎,政府?車廠?人民?

最近看韓劇~韓國節目~~講韓牛 一千多萬韓幣/頭 都可以買台車了
反觀台灣價值 60萬 最平價的小車

話說回來 您還在 亞洲四小龍~能不卡嗎?
(不能再講了 又要被刪文了.......orz)
就政府啊 還用問
電芯
聽過韓製電芯/日製/陸製(?)
自己國家的電動車都採用自己國家電芯居多
台灣電動車電芯部分都是向這三個地方採購,成本比人家高很多。命脈也掌握在別人身上。

當然台灣廠牌當然也不夠大,量沒大到讓上述三個地方競爭成本
卡在市場,一個只有40萬台左右的市場,沒那種養份滋養一家有競爭力的車廠
卡在政府願不願意做,等電車普及後再全部收割!
全世界有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車廠嗎?並沒有。為何要一直糾結在本土車廠情節?
人民自己,有多少大樓管委會在卡充電樁,有多少人反對狗肉認為圖利廠商,火燒汽油車見怪不怪,火燒電站大驚小怪
哪裡有卡
君不見CMC E300上市販賣了嗎?

CMC 中華汽車工業
母公司為裕隆汽車
不要再說裕隆汽車拿政府補助卻沒有生產電動車了喔
每次在台灣還能聽到韓國車不能買的言論,真的都笑笑
當我們還在看不起韓國車的時候,現代/KIA早就成為全球第3大汽車集團了(一二名是Toyota&福斯),今年還砸了181億美元要發展電動車,目標看往特斯拉&比亞迪,KIA最近EV5、EV5、EV7有都有動作,現代Ioniq7也有消息了
華德動能、成運、創奕、鴻華先進...
小汽車沒有
電巴已經慢慢滿街跑了
非一般消費者市場,就沒什麼人關注
公車就長那樣,沒人會去分辨是純電或柴油

國產電動車,與其讓不成熟的產品放給人買,被嘴砲嘴到爛
不如從公車市場切入,由政府主導進行POC/POS
只有2030導入1萬輛電巴的政策達標壓力,沒有消費者市場的銷量壓力
我覺得是很好的idea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