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y Shiau wrote:對耶我也看不太懂問題...(恕刪) 加速齒輪不是重點,因為加速兩倍=轉矩剩1/2。譬如他試了轉矩常數30 NM/A的馬達,發現輸入給馬達1A電流時,無法維持發電機輸出。但馬達不會太嚴重掉轉。於是再找40NM/A的馬達,發現還差一點點,於是他的重心就一直擺在要再找到電流轉矩常數再大一點點的馬達就可以達到他的目的了事實上這位宣稱可以電生電的吳先生,我認為也是落入這個陷阱裡
yagami7215 wrote:加速齒輪不是重點,因...(恕刪) 我聽得有些模糊但謝謝您的解釋我想所謂[守恆]簡單說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道理說增加某部分而其他卻不改變但是有些人會用[生活經驗]去硬反駁像是我理財做槓桿操作不就是付出小獲利大?
Cloudy Shiau wrote:我想所謂[守恆]簡單說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道理說增加某部分而其他卻不改變但是有些人會用[生活經驗]去硬反駁像是我理財做槓桿操作不就是付出小獲利大? 守恆是在一個封閉系統。一個封閉系統,裡面的能量是守恆的。例如一系統裡面原有A能量,沒有外加能量進去,那麼不管你怎麼運用或轉換,能量是不變的。如果你加進B能量,那麼這個封閉系統就是在A+B的能量守恆。一樓PO的系統,原本能量0(齒輪組不是能量),加入B電能後卻得到B+C(多出的電能),所以不可能。多出的電能一定是吳發明家從系統外加進去的。你的理財操作,是在一個開放的系統下操作(你的錢會跑到系統外,也會有原系統沒有的錢跑進來)。若把你的理財系統擴大成整體的金錢世界,那麼錢就守恆了,你賺到的錢就是別人少掉的錢;你輸掉的錢就是進了別人口袋,世界的錢是不變的。(印鈔算是系統外加進來,若你把錢燒掉,就是把錢丟到系統外)其實,自愛因斯提出質能互變說(E = mc² 物質和能量可以互換)後,能量守恆應改改成質能守恆比較正確。但現實世界,質能互換較難觀察到,說能量守恆(或不變)還是符合一般物理現象。觀察質能互換公式,E是能量,m是質量,而C²則是光速的平方,光速己經夠驚人了,平方後更是天文數字。可見把物質變換成能量。一點點物質就可以換得巨大的能量。舉個例子核融合、核分裂時會損失一點點...的物質,其過程產生的能量即是由這一點點點... 的物質質轉變的。或許把物質轉變成能量,才是未來能源永不枯竭的方向。目前人類從物質獲取能量的科技很有限,但得到的能量己很巨大,但副作用也都很大(核融合、核分裂)。
sunyearhuang wrote:守恆是在一個封閉系統...(恕刪) 所以近些年的永動機發明者,應該說,近幾年這些人不會再把永動機掛在嘴邊,因為永動機這個詞已經臭掉了這幾年改用自由能源(free energy)這個詞招謠撞騙的就多了大致上也不會再有輸出功大於輸入功這種內容主要都會朝向從環境中取出能量這個方向,這可以符合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還是守恆的,得到的電能是從環境裡取得不過仍不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
Cloudy Shiau wrote:我聽得有些模糊但謝謝...(恕刪) 覺得模糊就對了,因為要嘛這些人其實懂,故意把事弄得很模糊來呼弄不懂的人又或者這些人自己根本也不懂,當然整個亂七八糟總之只要記得,永動機或類似這種輸出功可以大於輸入功,憑空產生能源的機器是不存在的,就不會被這類東西騙了
sunyearhuang wrote:守恆是在一個封閉系統...(恕刪) 感謝解說像理財部分確實須要看整體封閉系統才可以而且經濟有很多部分是比較理論虛幻的但是因為那是個人經驗不小心就會被自己錯誤引用而沒好好看一下二者原條件不同不可相類比就會覺得也沒什麼不可能
yagami7215 wrote:覺得模糊就對了,因為...(恕刪) 我想就像上幾樓說的只要提到永動機大多數人都是免疫不會被騙但是很多都會包裝得很精美省略很多輸入(成本)讓輸出(效益)看起來極誘人這記者要是不多去計算淨輸出看起來更模稜兩可或許會更多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