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臺灣的汽油沒有加燃料稅,而且國民所得也沒有人家高,怎麼能這樣比?
A:同上,上面的網站也有列出稅前、稅後的價格比,雖然很多人一直吵著嚷著「燃料稅」隨油徵收再說臺灣汽油最便宜」,只要看看稅前價格就知道真假。產油國定油價並不會因為每個國家的GDP 不同而有不同價格,大家用的油成本都一樣,所以臺灣的汽油當然是比較便宜的。此外,一般人口中的「燃料稅」其實是燃料費,交通部徵收之後拿去做道路保養維護,日本也有類似的規費,然後他們還額外收燃料稅,臺灣是根本沒有燃料稅。

燃料稅是燃料費不是你片面說的.歐美不說東南亞許多國家是沒有收取燃料稅的.台灣目前就是名稱燃料稅.
每年都要繳一次.政府說要使用者付費要環保請直接隨油徵收.別說甚麼道路養護.反正你政府收稅名目可多了.例如貨物稅



Q:中油公式到底怎麼來的?是中油公司自己訂的嗎?
A:不是,油價公式是民國95年(2006年)9 月調整完成後政府下令實施的,96年(2007年)9 月再次調整之後就沒做太大更動,中油沒有自己變更公式的權力。

購油相關成本則高達85%。目前浮動油價公式是以七D三B(七成杜拜石油價格、三成布蘭特石油)來計算,但這卻不是中油實際購油來源比重。
程仁宏說,中油實際購油68%來自中東,25%來自西非,剩下來自其他。他也曾不解地問中油主管,為什麼不採用實際交易比例金額,而要用一個假設的公式?中油主管回覆他,「實際交易內容為商業機密,無可奉告。」
現在浮動油價公式,會讓油價愈浮動愈貴。不信?算給你看。假設當國際油價由平均每桶3000元新台幣(把匯率因素消除掉,所以用台幣計算)時,國內每公升油價是30元。

當國際油價每桶漲到6000元,油價的牌價是54元(60*0.8上漲時乘上八成),但若油價再降回3000元,按理國內油價應該回降到每公升30元才對,但若完全依照現行公式卻會讓油價上升到32.4元(54*0.6下跌時乘上六成)。換句話說,隨著國際油價起起伏伏,長期下來,中油跟台塑看似一切例行「公式」,還是吃定老百姓。



Q:中油每年有所謂法定盈餘,賺超過以後不是都發給員工了嗎?
A:所謂法定盈餘,意思是中油每年無論盈虧都得掏出一筆固定的資金給國庫,賠了也得想辦法生出這筆錢來。除此之外,中油每年盈餘最後都要上繳給國庫,國家有規定中油每年最多只能給員工多少錢,這是有上限的,不會說多賺了全發給員工,中油是國營企業不是私人企業,私人企業就可以這麼做,對中油員工來說,賺一百億和賺一兆領到的錢是一樣的,從上到下都是如此,中油董事長也沒有中油股票,不會發股利。

照你所說那中油近年,但每年卻都編列50億元以上作為員工績效獎金。難道是假的嗎?。



Q:我聽說中油員工賠錢也能領4.6 個月的年終,為什麼可以這麼爽?
A:首先,中油沒有所謂「固定4.6 個月年終」,這是一種誤傳,這是績效+工作+不休假最大化得到的結果,中油員工裡面幾乎可以說沒人能真的拿到4.6 個月。其次中油按照當年度營收編列下年度的獎金,假如去年有盈餘今年賠錢,那今年年底拿到去年的獎金就會被誤會成「賠錢還能拿獎金」,但是其實明年度就算賺錢,由於今年大虧損,還是拿不到獎金的。

根據審計部統計,中油員工近三年,均領足最高4.6個月績效獎金.那審計部的報告也是假的囉。



Q:我還是覺得中油很多肥貓,而且都領納稅人的錢不是嗎?
A:中油員工的薪資來自營業所得,也就是說,中油的員工薪資是從他們賣成品所得裡面得到的,根本沒有用到納稅人的錢。中油的高階員工數量有限(作業員13、14等有限,高階工程師12等以上有限制名額),而且所有員工都是單一薪俸死薪水,假如跟同等級(如中鋼之類)的工場來比,中油高階員工的薪水仍然算是偏低的,中油董事長年薪約275 萬元,但是中油是臺灣百大企業,和其他百大企業的高階主管年收入相比,中油人的薪資連肥貓的邊都沾不上。

中油五十歲以上員工達六十七%其實勞力付出的工作原本就比較艱辛所以勞務性工作花錢外包人力處理,使同期六年間產生550萬外包勞務費用,(其實有使用中華電信網路或者遇過台電施作外部工程都知道.他們都把最硬最艱難的工作外包了.輕鬆的流著自己做)但是都這樣了還可以在單一年度提報逾4.1萬小時加班費.且中油曾在民國90年向經濟部承諾,人力精簡後的目標為11612人,不但前幾年人力精簡沒落實,這幾年更離目標「愈減愈遠」。根據審計部最近的調查,最新的100年中油員工總人數達15219人,創下近年來中油員工人數新高。
並且被監委程仁宏曾調查並糾正中油人事費用浮編,其中連離退員工部分也有問題,因為這些人往往在離退職的前半年,呈現異常加班,最後獲得鉅額退休金。





請政府不要把老百姓當笨蛋.
我贊成油價調漲且一次漲足.但必須1.中油員工薪資採取軍公教公務人員參考.年薪14.5個月.中油營利與員工切割.2.取消燃料稅.3.加大補貼大眾運輸工具(不含計程車)控管大眾運輸工具票價.

那如果漲到一公升50元我也沒話說.加不起油老子乖乖去坐公車坐捷運.



文章關鍵字
非常贊同~~!!

我在Mobile01另一篇也有提到 中油的浮動機制 有很大的問題!!!
點此入內
只能說很多舊習不對.久而久之.被積非成是.自己又不改進.
君不見那些公僕一句話就打死你了:以前都是這樣做的啊.

光一個事就知這些公務員從沒變過40年來始終如一.
電力公司請電(一般家庭都請人申請所以不知道.但這筆錢幫你申請的人也算進去了).來掛電表的該員工.是不是還是私下收取500~1000元的所謂規費(沒單據的喔).好像一直沒變過喔.

有多少這種舊習呢?多的勒.
為何購煤成本的文件被偷.無聲無息無人負責.....也無人究責....
公家機關可見一斑.......................

可憐百姓只有一直被課稅.來填洞又沒真相.任人宰割.
假如大家薪水有成長,就不會困擾油價問題了
中油虧錢肯定是人事成本問題, 一間年虧幾百億的公司, 還可以發給員工年終4.5個月, 現今裁員風席捲全世界有哪間公司做得到?

找工作...台積電,鴻海,Google這些公司我都不想去, 我只想去中油工作就好了~~~
反正大家只想把債留子孫…反正歐債剛過,來個台債也不錯,失業40%,公務員裁50%!

老是喊肥貓沒抓出來,別想漲…

那要不要也犯罪率沒下降,警察也不要加薪…


rick88 wrote:
Q:臺灣的汽油沒有加...(恕刪)




漲價沒意見

但養一堆米蟲就不爽
不贊同版大的說法

燃料稅就是燃料稅
為什麼版大要將它導成燃料費
當初政府已有規劃隨油徵收
但又以一大規理由去否決它
或許當初時空的技術能力不足
但多年過去了
根本無心去導正

當想做的時侯
你可以克服眾困難(亦即排除萬難)
當不想做的時侯
就會想出各種奇奇怪怪的理由去否決它

今天若不是因為油品在台灣是特許/也是寡占市場
中油及台塑不會這麼老神在在地在那予取予求

因為我必須住在台灣
所以我必須忍受及學會如何去適應它
而不是為政府去粉刷

就好像我們的執政者
當老百姓觀感不佳時,他就會說數據良好
當數據不好時,他就會說我們感覺很好啊
真是敗給他了
燃料稅就是燃料稅.不是燃料費沒錯.你誤會了
那是史上最強油價Q&A的板大說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